学生作文网 > 主题征文 >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7篇

时间: 吴泽 主题征文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7篇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篇1)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

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秩序和疏散学生们。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撤离,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篇2)

“同学们请注意,现在是地震广播,请听到广播后迅速就近避险……”一听到紧急通知,同学们都按事先班主任指导的去做,我和大家一样,都迅速护住头部躲在课桌底下,等待时机撤离教室。时机到了,老师叫我们迅速有序撤离教室。大家手抱住头,井然有序排队撤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路小跑,一前一后为同学们保驾护航,仿佛地震真的来了。

安全撤离到了操场上,大家都护着头部蹲在指定的位置。直到副校长宣布防震演练结束,大家这才喘了一口气,有几个同学这时候却开始嬉笑起来,根本没有听副校长的演练小结。我不禁吸了一口凉气,如果真的地震来了,你们几个人还能这样满不在乎地笑出来吗?

从副校长的讲话中,我们知道了,就在今年,亚洲发生了三次大地震,其中,日本最为严重。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核电站爆炸。

通过这次演练,我明白了光有一些保护的知识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在灾难来临之际能把学到的自救自护知识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已、保护同学。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篇3)

地震是残酷的,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让多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与亲人天隔一方,让多少小孩失去父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片抹也抹不去的阴影。地震后城市是一片废墟,里面有哭声、惨叫声,地震的现场让人看了目瞪口呆,看见那些可怜的受难者我们心里会涌起对他们的同情之心。

我想问,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经过上网查找,我知道了: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累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还会引发火山爆发、海啸等灾难。 在20__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房屋高楼倒塌,全省遇难同胞六万八千多名;失踪同胞一万七千九百余人;农房受损三百四十七点六万户;伤病员四百四十五万人次。这一个又一个庞大的数目说明了这次地震非常大,它给汶川同胞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和损失。而我们在其它地方的人们都时刻关注着灾情,为汶川同胞捐善款107.16亿元,这里面包含着我们对汶川同胞的关怀。 他们的死亡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哀痛,更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更加注重平时的地震演习和发生地震时的知识,你们知道吗?让我来讲讲吧。

地震时:

一、要注意,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才会头脑清晰,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地震时要先躲,因为地震时的逃生时间只有黄金的十二秒,但地震会地面摇动,就像走吊桥一样摇摇晃晃走不稳,想逃是行不通的,只有躲了,躲要躲在墙角、厕所,比较结实的角落,在墙倒塌下来时就形成了“活命三角区”。

三、在地震情况稳定时就可以逃生,逃生时要抱头走护住重要部位,朝空旷的地方跑。这三点是我在听地震讲座时知道的,大家也要多了解并掌握这些常识,也许在地震时会给你非常大的帮助。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地球母亲会那么残忍呢?我认为还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地球母亲是无私的,她把她的一切都赐给我们,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等,我们身边的一切,哪样不是她给予我们的呢?但是,我们人类总是不断地从她身上索取,甚至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去伤害我们的地球母亲,她才会生气,这些地震就是她给我们的惩罚吧,这也是我们不精心保护地球的恶果。防震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多知识 重环保,爱惜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然她笑口常开我们的灾难也会少很多。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篇4)

地震,这个字眼我们都十分熟悉。它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惨重事故,对于地震,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呢?

全球共有两大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横跨欧洲和亚洲,环太平洋地震带是环绕中国、日本、美国和海上一些小岛国的地震带。这两条地震带正好把我国夹在中间,所以,每年我国都会发生十几次地震,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对于突发而来的地震,我们应心平气和去面对,不要听信谣言。在大震前发生小的晃动时,应迅速关掉暖气、水壶、煤气和电源,然后躲到桌、椅、床等结实的家具下,在大晃动过后跑到公园、广场、操场等宽阔地,抱头趴下,注意好以上预防措施,才能在地震中生存下来。

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就已有了对地震的预防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地震局。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还发明了“地动仪”,将我国科学事业推向了高峰。而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张衡的科学精神,不相信邪教,不听信谣言,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地震,才能防震减灾,将我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篇5)

汶川发生八级地震,给四川同胞带来了许多伤痛。

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地震带来威力,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震即将来临了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比如:地下水有异常,当岩层受力变形时,地下水往往产生一些异常现象。井水翻花冒泡,忽升忽降,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因此,发现异常不要惊慌,先要报告地震部门。动物异常,鸭子不肯下水,鱼儿在水面上活蹦乱跳,鸡犬不宁。气象异常,天气发生昏暗,有地声与地光。从地震区人们感受来看,从地震到房屋破裂,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

我们知道了地震前兆,我们怎样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居住平房的人员要打开门窗提高警惕。感到地面有震动及时逃离房屋。居住在楼房的人员要提前有所准备。如果遇到地震不要采取跳楼,坐电梯等避震行为,紧急伏在床下,小跨间或蹲伏在两个桌子中间狭小空间,待地震后迅速撤离。

所以我们应该要加强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培训,开展学校和家庭的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

当然我们不希望有自然灾害,如果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时,我的这些小知识可以给大家带来希望,带来预防。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篇6)

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震减灾日,学校在这一天开展了地震疏散演习。

在11日的晚自习,学校广播就播报了第二天举行疏散演习的通知,当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后,都非常激动。我也不例外,等播报完毕,罗老师还特别强调,如果在疏散途中有人摔倒该怎么办,应该及时停下并大声呼喊,做出往后靠的手势。罗老师还嘱咐,要穿舒适的鞋,最重要的是鞋带要系好。

第二天,演练开始了。当警报声响起,同学们飞快地蹲下,将椅子推进去,一手握住书桌腿,一手护着头部,尽量把自己缩成一团,还要避开吊扇和电灯,后座的同学要靠墙角。我们特别安静,这显得警报声突兀了不少。

几分钟后,广播再一次响起,这是通知开始紧急疏散,我们需要有序地走出班级,一路上护住头部跑到操场指定的位置。我们快速起身,从后门有序、快速地出去,楼梯的每一个拐弯处都有老师维持着秩序,尽可能地避免拥挤从而导致摔倒。我们是要从教学楼跑向操场的。一路上都有一种紧迫感伴随,让自己要严肃地对待演练。等所有班级都站在了指定位置后,这次演练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接着,学校领导对这次疏散演练进行了总结,他的一番话告诉我们,这是一堂严谨的生命课,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减灾小知识和经验,才能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临危不惧。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次成功的防震减灾演练。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篇7)

有些人坚持地震离我们很远,我们这里不会发生地震的观念。其实,地震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无处不在的,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次数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的破坏力也是是非常大的。包括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玉树地震等等,以前的、近几年的大小地震都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我们国家虽然不是地震频发地带,但是,如果面对可怕的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地震是自然灾害,当然,地震也不只有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也是地震的主要的原因。人工地震就是由于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过度开发资源等等原因,增加了地壳的压力,地震也会发生。

作为我们小学生,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低碳生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浪费,减少开采,不给地壳带来压力一旦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以镇定的心态面对地震,发生地震了不要慌,如果来得及先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来不及,就用枕头护住头部,躲到桌子或床下,尽量减少地震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34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