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写作指导 > 造句 >

囫囵吞枣的造句

时间: 春燕2 造句

  囫囵吞枣的详细解释: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囫囵吞枣的造句:

  1) 学习上我们决不能囫囵吞枣。

  2) 你照我的方法去读,自然可以融会贯通,不会只是囫囵吞枣而已。

  3) 读书要思考,不能囫囵吞枣。

  4) 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创新;生活中最痛苦的是自扰;做人中最苦恼的是委屈。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5)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6) 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7) 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8) 读叔本华的书,我们不能囫囵吞枣,要含英咀华。

  9)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10) 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11) 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一目十行,虽看不知精神。民谚

  12) 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13) 生活压力大,鲜枣来帮忙;囫囵吞枣引腹胀,细嚼慢咽帮减压,空腹睡前易烧心,加餐用来效果佳,鲜枣亦防胆结石,注意饮食用处广!

  14) 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15) 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16) 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17) 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8)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9) 每次我看到新的东西,我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在细细琢磨。

  20) 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21) 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22) 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23) 我们囫囵吞枣地吃了几口就出门了。

  24) 我读书经常只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

  25) 他囫囵吞枣地把晚饭塞下肚,好像三天没吃过东西似的。

  26) 读书要反复的读不能囫囵吞枣。

  27) 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别到了临时才囫囵吞枣的抱佛脚,这是不可取的。

  28) 囫囵吞枣地吃食物是个坏习惯。

  29) 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30) 倘使囫囵吞枣,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27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