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体裁 > 散文 >

怎么做散文阅读题(2)

时间: 小兰2 散文

  第一节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前文说过,散文侧重于借人、事、景、物寄情寓理。既然这样,阅读散文时,我们首先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也就是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这些人、事、景物又有什么特点。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就要把握好这些内容。

  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本篇着重从叙事类文体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老鸟引路】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

  一、题目追溯法

  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往往忽略了文章的标题,这是一个最不好的习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者绝不可能视为可有可无之物的。文章的标题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交代主要内容,如《等到闲来好读书》、《背着父亲去上学》;

  2、揭示(或暗示)主旨,如《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爱是最高的学位》;

  3、点明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枣核》;

  4、交代写作对象,如《济南的冬天》、《菜花》;

  5、交代要素或环境,如《芦花荡》、《夏日午后》、《风雪夜归人》;

  6、设置悬念,如《城市给了我们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

  7、还有的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如《让我再爱你一次》、《妈妈,来世让你做我的女儿》。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在阅读之前,我们先在头脑里打几个问号,然后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请看毕淑敏的《青虫之爱》。我们在阅读之前先看题目“青虫之爱”,在脑中提出疑问:是写青虫本身吗,还是写人对青虫的爱,又或者是通过青虫表现出的人之爱?是有关青虫的什么事表现了“爱”?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二、段意合并法。

  读完了一遍之后,回头想一想,好像还是不知道写了什么呀,那怎么办呢?这就要用到“段意合并法”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叙事类的文章是写人记事的,所以我们归纳段意的时候,还是要从记叙的要素上把握。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段意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主体部分是重点段。有的文章,段落很多,我们就更应该抓住重点来概括。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不必把每段的内容都按原样写进去,要概括和综合,语句一定要通顺流畅。

  要想学会“段意归纳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先学会概括段意。

  那么怎样概括段意呢?

  【老鸟引路】

  一、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即是“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像《红砖颂》,标题中的“红砖”便是所托之物,《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也是所托之物。但有的散文,题目不能提示象征物的,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如《荔枝蜜》,从题目中不能判断,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看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有荔枝树、荔枝蜜和蜜蜂,那么,这三个事物哪一个才是象征物呢?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重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便可以确定所托之物是蜜蜂。找准所托之物,这是我们把握主旨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如《红砖颂》第一段中的描写:“泥家生的女”、“窑中长成人”,提示了红砖平凡普通的身份;第二段中“一团黄泥”“一件朴素的黄袍”写出了红砖外形的纯朴;第三段中的“棱角分明”从外形写红砖的刚毅;“松又坚”、“脆又韧”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评价。事实上,事物的外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红砖的内在品质: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这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三、仔细品读课文,提示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红砖颂》的结尾,将红砖与砌砖工人融为一体,红砖与砌砖工人都有相同可贵的精神,这就暗示了红砖的品格正是砌砖工人的品格,这样就基本完成了“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

  当然,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各个步骤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一步步展示阅读步骤,是让你有依据可寻,有方法可求。希望这点技巧对你阅读此类散文有所帮助。

  怎样理清散文的思路?

  【老鸟引路】

  二、根据标志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

  很多文章,作者都会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体现自己的行文思路。这一类的文章,我们只要能够把这些标志性的词语标识出来,然后看准标识的内容,这样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标志性的词语来概括。比如:时间性标志、地点性标志、开头的总括句,中间的过渡或总结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每件事结束后作者的议论抒情句,人物感情变化或行为变化的标志句,以及事件变化的语句等都可能为我们提供划分段落,概括内容的依据。

  【开始练飞】

  1、时间变化标志

  有些文章,作者是按照时间的变化来组织材料,安排情节的,我们只要顺着它的时间线索,把握准了这个时间段发生的事件,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看下面的例子:

  闻起来像妈妈一样

  澹 晴

  ⑴小男孩泰迪曾有一个虽不健全却很幸福的家,他和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幼儿园在他的鉴定中这样写道:“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妈妈生了重病。泰迪每日里神思忧惚,变得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终于夺走了泰迪的妈妈。随着妈妈的去世,泰迪的心仿佛也被带走了。那一年他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泰迪全变了,浑身脏兮兮的,乱蓬蓬的头发,挑衅的目光。没有人愿意理他。

  ⑵三年级的时候,班里新来了一位史密斯小姐担任老师。和每个老师一样,史密斯小姐也没有将格外的关注放在泰迪身上,因为还有那么多孩子分散她的精力。但是一件小事却使泰迪发生了巨变。

  ⑶那是三年级的圣诞节。按照习惯,每个孩子都送给史密斯小姐一件礼物,并且兴高采烈地围在她周围,等着她一件件地打开。挤在这堆包装精美的礼物中,有一个用旧包装纸笨拙地包着的小盒子──这是泰迪的礼物。史密斯小姐打开一看,有一只旧的假宝石手镯,上面的装饰有的已经破裂。和它在一起的,是一瓶快用完的香水。让泰迪想不到的是,史密斯小姐高兴地戴上了手镯。并且把剩余地香水高兴地喷向空中。“多好啊!”她笑着。孩子们也快乐地笑着:“多好啊!多好啊!”

  ⑷聚会结束了,学生们离开了校园,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泰迪还站在那里,不肯离去。

  ⑸“还有什么事吗?”史密斯小姐问。

  ⑹“谢谢您收下了我的礼物。” 泰迪小声说,“那手镯是我妈妈用过的,您带上它非常漂亮;香水也是我妈妈用过的,现在您闻起来就像妈妈一样。”乱发下,泰迪昔日桀骜不驯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⑺泰迪完全变了。

  ⑻几年后,离任的史密斯小姐收到了泰迪寄来的第一封短信:“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如果您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非常感谢。爱您的泰迪。”

  ⑼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

  ⑽“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医学院,如您能参加我的入学典礼,我将不胜荣幸。爱您的泰迪。”

  ⑾“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现在即将成为一名医生了,如您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不胜感谢……”

  ⑿“亲爱的史密斯小姐:下周二将是我结婚的日子,如您能光临,我将……”

  ⒀“亲爱的史密斯小姐……”

  ……

  ⒁当年,当史密斯小姐真诚地向周围同学喷洒那半瓶香水时,她未必知道自己播下了怎样的爱与尊重的种子,今天,这一张张报喜的短信都像一枚枚爱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都标志着小泰迪每一个成长过程的时间,只要我们看准这些时间,然后知道小泰迪在这个时间段的成长变化,就知道他的成长经历了。

  对于时间标识性很强的文章,我们只要把握那几个时间段,人物的经历就一目了然了。

  让我们来看一看:

  幼儿园时,老师给了小泰迪很好的评价。

  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得了重病,小泰迪神思忧惚

  自从二年级时,妈妈离世小泰迪就变成了一个孤僻而乖扈的孩子。

  三年级时,史密斯小姐来了

  那是三年级的圣诞节,老师收了小泰迪的礼物,让他有了自尊,并感觉到了爱。从此,

  他与日俱进,成了一个有积极上进的孩子。

  几年后,史密斯小姐收到了泰迪的第一封短信

  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

  怎样把人物各个时间段的经历概括为几句话,简洁地述出他的经历呢?第一:要注意分清主次;第二组织语言要通顺流畅。

  上文中小泰迪的经历概括为:小泰迪开始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后来变得孤僻,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长为一个积极乐观并懂得感恩的人。

  2、地点变化标志

  有的文章不但按时间变化组织材料,有时在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地点的变化也十分明显,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些地点变化的语句,弄清文章的脉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请看下面的例子

  老山界

  陆定一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次又要停下来。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

  “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我们问了瑶民,知道前面还有竹林,可以砍来作火把,就派人到前面竹林去准备。

  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因为确是饿了。我们也拿碗盛给瑶民母女吃。打听前面的路程,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我们现在还没到山脚下呢。

  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饶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免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团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我们可以抓住地点标志性词语,按这样的思路来概括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发生的事情,然后综合归纳就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即:地点+人物+人物所做的事

  这篇文章画线的的语句都标志着事件发展过程中地点的变化,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老山界”——我们要翻过的山;

  “沿着山沟向上走”——在“山沟”里的事儿:“我们”在瑶民家借宿,与瑶民的深情交往。

  “天黑了才到山脚”----在山脚下发生的事儿:虽然不好走,但大家仍愉快地行军。

  “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在峭壁上发生的事儿:露营的所见所感,同志们一路宣传一路小心地过了雷公岩。

  “快要到山顶”-----在山顶下面发生的事儿: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行军。

  “到了山顶”-----在山顶上发生的事儿:休息和感受。

  “下山十五里”----下山时发生的事儿:愉快而顺利地下山。

  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记述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3、内容提示性标志

  我的三次生命

  [美]哈尔.曼纳林

  [1]人们说“猫有九条命”,我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因为我虽然不是猫,却也有三次生命。

  [2]我的第一次生命是父母给的。

  [3]我从小生活在幸福而富裕的家庭里,身体健康,衣食无忧,与家人和睦相处。长大成人后,我有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两个懂事可爱的女儿,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一幢宽敞舒适的小楼。生活就像一个甜美的梦。

  [4]然而,有一天我的美梦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怕的噩梦。我患上了严重的运动神经方面的疾病,病魔首先侵蚀了我右半身,继而蔓及全身。

  [5]我的第二次生命开始了。尽管疾病缠身,但是我没有被击倒。我积极与医生配合,保持乐观的心

  态。

  [6]我没有放弃工作,坚持每天自己开车,由于行动不便,我做事需要比常人花更多的时间和毅力。我家后门有十五级台阶,这成了我进行康复锻炼的地方。十几年过去了,虽然我依然行动不便,但我基本能生活自理。医生说,这简直就是奇迹,因为一般的人早就瘫痪在床了。

  [7]接着,在一个八月的晚上,我开始了我的第三次生命。

  [8]那一天下午,我驾车下班回家。当时,天降暴雨,我的车子在行至一条人迹稀少的道路上时突然不听摆布地向路的右侧冲去,几乎同时我听到了一声可怕的爆响,车子撞在路坎上停了下来。我意识到是车胎爆了。我感受到不知所措,因为我觉得我的身体状况是不允许我亲自更换轮胎的。

  [9]我静静地在车里等待,希望能有车辆或行人经过,但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什么人也没有风着。这时天黑了,我看到路边不远处,有一处明亮的灯火,心中大喜,赶忙发动车子,缓缓地将车子摇摇摆摆地往这户人家开去。我在门前停下车子,打开车灯,按响喇叭。

  [10]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小姑娘站在门口看着我。我放下车窗,探出头,冲着小姑娘大声喊了起来。我告诉她,我是一个需要依靠拐仗行走的残疾人,现在需要有人帮我更换爆裂的轮胎。

  [11]她走进了屋子,没过多久,她穿着雨衣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年长的男人。

  [12]我是一个残疾人,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我坐在舒适的车里,对这个男人和小女孩冒着暴雨替我更换轮胎心中并没有太多的不安。只是雨实在是太大了,我盘算着事后要多给他们一些报酬。但是,他们的活儿似乎干得太慢了,我渐渐地变得不耐烦起来。

  [13]终于,他们干完活儿,走到我的车窗前。这个男人驼背,岁数大概已过花甲,虽然雨衣上的帽子罩住了他的眉眼,但却挡不住他一脸的疲惫。小女孩看上去在九岁左右,笑嘻嘻的,很快乐的样子。

  [14]老人说:“这个鬼天气车子坏了可真麻烦,不过现在问题解决了。”

  [15]“谢谢,”我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

  [16]他摇摇头。“不要钱。我的孙女告诉我你是一个需要依靠拐仗行走的残疾人。很高兴能给你提供帮助。我知道,如果我们对换一下,你也会对我做同样的事的。”

  [17]我有我的做人方式,我从钱包里掏出一张五美元的票子,递到了老人的手上。

  [18]“这是什么?”老人低头摸着手里的钞票问。

  [19]小女孩上前一步,悄悄地我说:“我爷爷是一个盲人。”

  [20]我一下子怔住了,满心民惊讶和羞愧。一个年老的盲人和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在暴风雨中摸索着为我修车子!我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自怜和自私。我只关心和同情自己,而对别人的需求和想法漠不关心。

  [21]从此以后,我不介继续为战胜病魔进行不懈的康复锻练,而且尽我所能给别人提供帮助。这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还需要耗时、费力、花钱。

  [22]但我觉得生命因此才有意义和价值。也许有一天,我也会为一个坐在车里的盲人更换轮胎,尽管他和我曾经一样是一个只关心和同情自我的人。

  很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及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提示全文或段落所写的主要内容。它能告诉我们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读文章时,注意这些提示性的语句,会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它的主要内容。例如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分别提示了下文要写的每一次生命。文章的思路脉落主要内容十分清晰。

  第一节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前文说过,散文侧重于借人、事、景、物寄情寓理。既然这样,阅读散文时,我们首先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也就是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这些人、事、景物又有什么特点。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就要把握好这些内容。

  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本篇着重从叙事类文体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老鸟引路】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

  一、题目追溯法

  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往往忽略了文章的标题,这是一个最不好的习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者绝不可能视为可有可无之物的。文章的标题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交代主要内容,如《等到闲来好读书》、《背着父亲去上学》;

  2、揭示(或暗示)主旨,如《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爱是最高的学位》;

  3、点明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枣核》;

  4、交代写作对象,如《济南的冬天》、《菜花》;

  5、交代要素或环境,如《芦花荡》、《夏日午后》、《风雪夜归人》;

  6、设置悬念,如《城市给了我们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

  7、还有的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如《让我再爱你一次》、《妈妈,来世让你做我的女儿》。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在阅读之前,我们先在头脑里打几个问号,然后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请看毕淑敏的《青虫之爱》。我们在阅读之前先看题目“青虫之爱”,在脑中提出疑问:是写青虫本身吗,还是写人对青虫的爱,又或者是通过青虫表现出的人之爱?是有关青虫的什么事表现了“爱”?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二、段意合并法。

  读完了一遍之后,回头想一想,好像还是不知道写了什么呀,那怎么办呢?这就要用到“段意合并法”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叙事类的文章是写人记事的,所以我们归纳段意的时候,还是要从记叙的要素上把握。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段意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主体部分是重点段。有的文章,段落很多,我们就更应该抓住重点来概括了。

  特殊的考试

  ①她是穷人家的女孩儿,父母举债供她读完大学,就在她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积劳成疾的父亲查出肺癌。

  ②子欲养而亲不待,女孩儿欲哭无泪:工作尚无着落,家里一贫如洗,即便是卖血,也凑不够住院费。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她只能将父亲安顿在家里,叮嘱母亲悉心照料,然后去一家家医院应聘。当她走进那家蜚声医界的私立医院,再一次面对审视的目光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她哭着诉说了自己的困境,恳请能马上工作,拯救危在旦夕的父亲。女孩儿的孝心感动了院方,医院破例未经考试便留下了她,说是试用一个月。

  ③女孩儿拼命地工作,只要能顺利通过试用,四千元的月薪不仅维系着父亲生的希望,也是她美好未来的开端。她的勤恳努力终于赢得了信任,半个月后,护士长便分派她做高级病房的责任护士,独立承担一位肝癌患者的治疗护理。

  ④执行医嘱时,女孩儿惊呆了:医生曾经给父亲开出的,就是这样一张相同的处方:一种进口的化疗药物,三百多元一支,每日一次,静注三支。女孩儿镇静地忙碌着,谁也看不出她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那种粉末状的药物溶入生理盐水后仍然是无色透明的,一瓶澄净的液体,谁也看不出配药前后的区别!而治疗室内,只有她一个人。三支药紧紧地攥在女孩儿手里,她觉得那就是父亲的性命。只要她每天下班后回家执行化疗,她那慈爱的父亲,就有活下去的希望。而一切,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

  ⑤女孩迅速地藏起了三支药,将生理盐水放入治疗盘,面色平静地将它端进了病房。“爸,护士给你换药来了。”陪护的是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儿,一声轻唤,让她的心一颤:躺在床上的,也是命悬一线的父亲。“这种药有特效,用了它咱就好了。”温柔的声音在安慰着父亲。端着治疗盘的手微微地颤抖了,她就用颤抖的手,将输液管从滴空的药瓶内拔出来,插到了那瓶盐水里。只耽误一个疗程,她硬着心肠想:只要他们发现没有效果,马上会换另一种药物,反正病人有的是钱。

  ⑥可是一回到治疗室,女孩儿就瘫坐在椅子上。她想象着接下来的场面:推开门,若无其事地走进值班室打开换衣柜,将三支药放在自己的手包里……突然就打了个寒噤,像是刚刚挣脱了一个可怕的梦魇,她清醒了,清醒地意识到:那段路每走一步,都将践踏自己清白的良心。

  ⑦只是几分钟,却仿佛挣扎了一个世纪。女孩儿鼓足勇气叫来了护士长,嗫嚅着承认:“12床正在滴注的盐水里,我、我没有配药……”护士长绽开了一个欣喜的笑靥:“真的吗?你连这个经验都有呀?我正想提醒你呢,化疗之前,如果患者正在输液,必须用盐水冲净滴管中的残留药物。”没容女孩儿再说什么,护士长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棒!”

  ⑧女孩儿的试用期就在那一天提前结束了,院方同她签订聘用合同的同时,还预支了半年的工资让她给父亲治病。女孩儿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向着决定她命运成全她孝心的人们,深深地鞠躬致谢!后来女孩儿才知道,那其实是一场特殊的考试。所有的一切都被护士长尽收眼底,只要那三支药放进手包,等着她的,必将是被炒的命运。

  ⑨慎独,那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时刻,监督着我们一举一动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良心。

  先看标题:文章的标题“特殊的考试”。什么样的考试那么特殊呢?过程怎样呢?一定和我们平常的答题考试是不一样的。有了这个思路,我们再给文章的每一段概括一下意思。

  第① 段:介绍“她”的生活背景。

  第② 段:女孩儿努力申请到了实习机会。

  第③ 段:女孩的工作拼命工作赢得了信任并承担重要的护理任务。

  第④ 段:女孩发现了和父亲一样的贵重药品并在心里产生了偷梁换柱的念头。

  第⑤ 段:女孩给病人换药。

  第⑥ 段:女孩受到良心上的遣责。

  第⑦ 段:女孩向护士长假说没有配药,以求补救。

  第⑧ 段:女孩通过了试用期。

  第⑨ 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本文叙述了一个女医大实习生(人物)为了给父亲治病(起因)换了一个病人的药(事件)并良心发现通过了实习考试的故事。(经过、结果)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不必把每段的内容都按原样写进去,要概括和综合,语句一定要通顺流畅。

  要想学会“段意归纳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先学会概括段意。

  那么怎样概括段意呢?

  【老鸟引路】

  一、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即是“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像《红砖颂》,标题中的“红砖”便是所托之物,《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也是所托之物。但有的散文,题目不能提示象征物的,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如《荔枝蜜》,从题目中不能判断,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看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有荔枝树、荔枝蜜和蜜蜂,那么,这三个事物哪一个才是象征物呢?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重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便可以确定所托之物是蜜蜂。找准所托之物,这是我们把握主旨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如《红砖颂》第一段中的描写:“泥家生的女”、“窑中长成人”,提示了红砖平凡普通的身份;第二段中“一团黄泥”“一件朴素的黄袍”写出了红砖外形的纯朴;第三段中的“棱角分明”从外形写红砖的刚毅;“松又坚”、“脆又韧”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评价。事实上,事物的外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红砖的内在品质: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无求;献身、奉献、无悔。这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三、仔细品读课文,提示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红砖颂》的结尾,将红砖与砌砖工人融为一体,红砖与砌砖工人都有相同可贵的精神,这就暗示了红砖的品格正是砌砖工人的品格,这样就基本完成了“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

  当然,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各个步骤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一步步展示阅读步骤,是让你有依据可寻,有方法可求。希望这点技巧对你阅读此类散文有所帮助。

看过"怎么做散文阅读题"的人还关注了:

1.初中语文散文阅读训练题

2.初中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

3.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4.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5.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题

30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