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
语言是作文表达的基础,有力的语言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表达。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不,我们成都的春节不仅具有特色,更是热闹非凡。
大年三十,整个成都都热闹起来了。早上七点,一个个买年货的小贬便吆喝了起来了。“嘿!这又年货买了!”“切,别听他的,我这的才是最好的!”他们个个都洋溢着笑容,大声的喊着,时不时有人来看看。各家更是热闹非凡,贴春联的,谈笑聊天的更是多得去了。还有的人家在包饺子,煮腊肉,准备着今天的团圆饭。晚上,便是最热闹的时候。饭店,小区灯火明亮,大伙儿围在桌上,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跑着跳着,向大人嬉皮笑脸的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人们就会一脸无奈,没好气的给了小孩红包,然后就坐下,吃着团年饭,看着春晚,一个个面泛红光,高高兴兴。午夜,一阵阵鞭炮声接连不断的响起,以及一阵阵的礼花烟花飞向空中,照亮出了最美的成都。
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就变得更热闹了。早上起来,就比除夕还热闹守岁的人们不但不困,更是神采奕奕,一派和谐的景观。春节最精彩的时候在晚上,应为,晚上我们要去看一个十分具有特色的庙会——成都2017大庙会。看门外,就已经人山人海,磨肩接踵了。人群熙熙攘攘,人们欢声笑语,聊得火热朝天,热闹非凡。交警“哔哔哔”地吹着哨子,涨红了脸。一个“财神小娃”在灯门上伫立着,似乎在祝大家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呢。进了门,发现里面人都不能用“壮观”来形容了,我们缓慢的移动着。咦?那个不是诸葛亮吗?是用灯做的!原来这儿是灯组会场。看,下面十几艘船,都有稻草人,而诸葛亮却十分自信,高高在上,这是《草船借箭》呀!赶快来张自拍。好挤呀!人真的太多了,但是,春节不就要这种喜庆、热闹的气氛吗?瞧,那的大锦鲤再祝我们年年有“鱼”;那儿的小绵羊在祝我们“喜庆羊羊”;那的金鸡在祝我们鸡年快乐……有趣极了!灯会里的灯组做得栩栩如生,妙极了!那儿还有一条美食街对于我这种神级的“吃货”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啊!赖汤圆,狼牙土豆,豆腐脑,龙抄手,三大炮……馋死了!那儿的人更是多,我连挤都挤不进去。那真是“美食在眼前,而我吃不到”的节奏啊!不管了,拼了!好不容易到了“麻辣小面”那儿,却买完了……
春节,一个中国人民的节目,各地各由各地的特色,而我们这是热闹无比。你要来成都过一下春节吗?欢迎你哦!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2
家乡的变化
我们的家乡在短短20年里,从窄小的石子小路和到宽敞的水泥大道,从没电视到有电话,从旧泥屋到高楼等。这一年一年翻天覆地的变经,真是日新月异。
我常听奶奶说起以前,人们生活十分困难,一天三餐连吃也吃不饱,还要起早摸黑地在田地里干活,吃上一点大米也不容易,更不要说鱼、肉了。
从前的时候,没有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并且都住在低矮的小屋子里或茅草屋里,晚上,作业、读书都看不清楚。就拿我们的邻居家来说吧,以前住着小茅屋,每天都吃二三碗稀饭,即使这样 ,家里还常常揭不开锅,改革开放以后,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慢慢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他天天省吃俭用,把钱积攒下来。经过了十几年的辛勤劳动,他用自己血汗挣来的钱造起了一幛三层楼,外面贴上 了瓷砖,里面装璜得非常美丽。还摆着一组组款式新颖的家俱。柜子上放着一台29寸的大彩电,彩电下面放着一台VCD和功放机。现在家里面貌变得焕燃一新,这一切都是党的改革开放和他的勤劳所 得到的。
从前的路又小又窄,还有小坑,很不平整,运输只能靠拖拉机、手推车,每逢集市日道路还经常堵塞,极不方便,我记得我小时候的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快要到学校的时候, 天突然哗哗地下起了大雨,我一看就连忙往学校跑去,可一不小心地摔倒了,弄得一身是泥,我爬起来,哭着跑回家了。
近几年来,靠党的好政策,好领导,靠着人们的勤劳,我们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村口,放眼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崭新的砖瓦房舍,使人爽心悦目,特别是那一条刚刚新建的水泥公路,穿村而过,到了上、下班时间,摩托车、自行车、汽车,川流不息。公路上热闹非 凡,现在下雨也不用怕了,更不用怕摔倒在地了。村里还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厂房,时而从里面传出隆隆的机器声,人们可以不出远门在这村里上班。
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人们在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大米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家乡人民的生活真是富裕了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家乡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得更美丽,更富裕。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3
“贴福字”可是春节中最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现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更有大多数人民喜欢将福倒着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
其实,福字倒贴还有两种传说:①。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②。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封一大批神仙时,却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贴福字其实很简单。首先将那些红底黑字的福翻过来,在背面贴上双面胶,再撕开上面的一层保护层,然后贴到那还清晰的留着以前双面胶的印子的地方,随后再调整一下,最后就用手掌按压,使其完完全全的贴在墙上,你还可以在看一眼你的手——或许它会变得红彤彤的。
贴福字就是这么简单,但它包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旅程,包含着人们所寄托的情怀。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4
每年农历8月15日是家乡的中秋佳节,因为是秋季的中期,所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中秋节。这一天夜晚的月亮是最圆最明亮的,月亮的光柔柔的.,感觉很美,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白色的玉盘扣在天上,又像一块大月饼,看着就想吃,呵呵。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要赏月和吃月饼,吃月饼代表团圆,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我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一边听爸爸给我讲中秋节的来历,晚风轻轻地吹来,我突然想起了一首王维写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时奶奶拿出一个大月饼对我们说:“我们三人分着把这块圆圆的月饼吃了吧!”我开心地把月饼分成了三块,爸爸一块,奶奶一块,我一块,吃着香甜的月饼,睡在爸爸的怀里,我感觉快乐极了。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5
我的家乡四季风景如画,无论春夏秋冬,它都是一幅多彩的画卷!
春天,竹笋从山涧里探出嫩绿的脑袋来,它们想听听,到底是谁在喊“布谷,布谷!”春雨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地落下,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一丝生机。仿佛是一夜之间,绿绿的小草就占满了整个河堤。而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却仍在静静地流淌着,对春天的到来,她不想做出一丝表态。只有河里的小鱼们,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正在水底欢快地舒展筋骨呢!
转眼间,夏天就来了。夏天是个热情的女孩。她的到来,不仅让天气变得火热,还让各种各样的野花开得更加艳丽。山涧流水潺潺,鸟儿在树上忙着歌唱。春天里的那一拨小竹笋呢?它们早已变得挺拔,摇身成为一片茂密的小竹林。每一个夏天的清晨,我都会漫步在小竹林的树荫下,然后深呼吸,仿佛要把这竹的清新、花的芬芳全都吸入我的肺腑。
秋天的家乡变成了金色的音乐厅。金黄的稻田,随着秋风的摇曳不断地起伏,树叶们也在秋风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果园里更为欢悦,果农们的笑声,孩子们的歌声,果子们的窍窍私语声,交织在一起,就变成了一首欢快的交响乐。忽然,一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哦,原来是桂花姐姐们在往自己身上抹撒香粉呢!
冬天悄悄地来了。天公给大地换了件洁白的新衣裳。小河边的鸭子们迈着笨笨的脚步,一摇一摆地在雪地里散步。和它们一样不怕寒冷的,还有一群顽皮的小孩。他们一个个穿着厚厚的棉衣,正在打着雪仗。山那边的腊梅开得真艳,一簇一簇是那么的醒目,它们仿佛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家乡的四季如画,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椒江有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有香喷喷的蛋饼,香香脆脆的泡虾,又又辣又鲜的姜汤面,还有那令人暖到心里的姜汁调蛋……家乡的小吃数也数不尽,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青团。
青团是一种三月清明时的特产。它的外形有的像大大的饺子,有的像圆圆的球。正宗的青团可讲究了,碧绿的粉团外包着一种带着锯齿的树叶,叶子通常有三片。撕开叶子,清晰的叶脉印在绿粉团上,叶子留下的清香味却弥漫在青团里。青团那惹人喜爱的颜色来自哪里呢?哈!原来青团除了米粉外,还夹着一种叫“青”的野草。这种草开着黄色的球状小花,叶瓣下会有一层白白的茸毛。我们上次去找春天的时候,妈妈和阿姨就在田野里发现了一大片的“青”呢!但是在青团的粉团上,你是看不到这种草的,因为它已经经过了煮烂,捣碎,最后揉和在米粉里了,留下来的,只有那碧绿的颜色和那无比清香的气味。青团的味道有两种,一种甜,一种咸。甜的里面有甜甜的豆沙泥和香香的桂花。咸的就更丰富了,它里面有脆脆的春笋,新鲜的肉丁,软软的豆腐丁和红红的萝卜粒,咬一口香喷喷的油汁会直接打动你的味蕾。
要说青团吃的是哪家店呢?我外婆家。但是只供品尝绝不外卖哦!每年的清明节,外婆就会花好几天时间去准备这些食材。等到清明那一天,我们大家都去外婆家帮忙做青团。妈妈的一个常住江苏的阿公也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做青团。
青团,这一年只吃一次的美味小吃,它那无比清香的美味留在我的唇齿间,也印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7
我的家乡十分美,犹如天上的美景。我的家乡到处生机勃勃,大树开出一片片的叶子,遍地都是小草。
早上,农民们都早早的起了床,来到田里干活了。早上的景色十分美,漫天的大雾,好像跟连绵起伏的高山合为一体,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雾中仙境的画。
到了下午,我独自在屋顶躺着,往下一看,绿油油的小草开满六七里,想绿毯一样,让人看了就会感到很舒服。远远望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每当孩子们放学的时候,小溪必定会热闹起来,许多孩子把书包扔在小溪的旁边,马上脱下鞋袜,跑到小溪里玩耍。
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战,有的在捉螃蟹,有的在捡石子……傍晚,我走在路边,看见一大群人在榕树下乘凉,有的在说笑,有的把饭拿出来吃……晚上,寂静笼罩着我的家乡,家乡有沉沉的入睡了……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我的家乡有着美丽的风景,有新鲜的空气,这里的人们很朴素。我的家乡有着许多城市没有的特点,要我选择住在哪里,我一定会选择住在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呀,你是多么的美丽啊!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8
有一次,我们全家去村里四爷家看老奶奶。爸爸开着车向四爷家驶去,一辆陆虎迎面而来,两车相遇,因为路窄,大家都放慢了车速。我便嚷嚷:“这是什么路啊!这么窄!”旁边的奶奶却说:“比起以前的路,那不知道好了多少!”
一旁的爷爷附和着,开始忆当年。“在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那时候路都是土路,如果好久不下雨的话,风一吹,土全被刮起来,出门一会儿,回来洗脸水就是浑浊的了。如果遇上下雨天,那路更是泥泞不堪,我们从地里用架子车拉些庄稼回来的话,我在前面拉,你奶奶在后面推,你伯伯和你爸爸在两旁也使劲推车子才能拉动。脚踩下去,半个小腿都陷在泥里,往前移动一步都万般的艰难。我们从离家100多米的地里把庄稼拉回来,四个人都要气喘吁吁地休息好久!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
爸爸也开始念苦经了:“我八岁的时候,路虽然没有你爷爷那个时候那么烂,都用石子铺了,但还是不好走。小石子多,很容易摔跤,骑自行车经常滑胎,摔得我鼻青脸肿的!”
妈妈笑眯眯地说:“现在村里的路都是柏油路了,像高速公路一样平坦,地里的庄稼再也不用人费力用架子车往回拉了,都有农用车拉!而且逢年过节,子女们都开着小汽车回来看家里的父母!行驶在村里的路上无异于行驶在城里的街道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泥巴路,石子路,柏油路,连一条小路在这几十年里都换了几次新衣,那祖国大地上的那一幢幢高楼,一辆辆汽车,一座座桥梁……旧时又是什么模样呢?我只能说,生于斯,长于斯,幸运之至!
谢谢您,祖国,是您给了我一条康庄大道!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9
我的家乡是美丽而诱人的。
春天,小草发芽了,漂亮的花儿开放了,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调皮的孩子们在玩耍,几只小鸟在树上讥讥喳喳的欢笑。家乡的春到处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都迸发出活力。河里的'鱼儿在水里嬉戏,那是它们在说悄悄话。家乡的夏天,到处充满了生的旺盛。
秋天,仿佛是金色的世界,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树显得更加翠绿了。秋天还是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看!果园里,树上挂满火红的苹果,晶莹剔透的紫宝石般的葡萄真惹人喜受。家乡的秋到处展现着生的鲜明。作文
冬天,虽然很寒冷,但也有美好的景色,刚刚下过一场雪,家乡变得银装素裹,小孩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家乡的冬是多么纯白圣洁,到处勾画着生的淡雅。
家乡的风景如诗如画,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0
带着一片喜庆的红色,春节悄悄来了。
这个时候的潮州总会分外的热闹,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预祝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兆头。
春节,大人们都会事先打扫好房子,所谓”除旧迎新“,并且还会买鸡鸭鹅猪肉年糕等来祭拜神明、天地公。这也是中国上下几千年一直不变的传统和风俗。
在春节里,每个人都要穿上新衣新鞋,新年一片新。来到小镇上,到处都是一片喜庆的红色,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而且东家放完鞭炮西家又开始接着放,永不间断;一到晚上,每家无论在哪里都会亮起灯来,还有人会在家门前放起烟花,天空上也不再孤独。
新年,还有另外一个主题,那便是“团圆”,那些离乡外出打工的潮州人非特殊情况一定都会赶回乡里,在除夕夜里一起吃一顿最丰盛最棒的团圆饭,饭后,也则是我们小孩最期待的环节,因为那时候比我们大一辈的家人总会给我们小孩子分发“压岁钱”。
新年了,父母总会再三叮嘱我们,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说脏话。于是好奇心重的我就会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啊?”大人解释道,如果说了不吉利的话就会一年都不顺利,而且那天如果你扫地的话还会把一切好运一起扫走,所以也不能扫地……所以我并不是很喜欢春节,因为春节的禁忌不是一般的多,还要一个一个的遵守,万一忘记了岂不是糟糕了?
接着,我们总会跟着大人们挨家挨户地去拜访亲戚朋友,这时我们会带上红包,带上柑橘;并且祝贺对方新年快乐,然后他们也总会给我们红包,这对于我们这些小孩来说也是一种抵挡不住的诱惑,也不懂的拒绝,直接伸手就拿,有时还会忘记道谢。
这就是我们潮州人的春节,简单而又有意义。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1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崇明岛,那里远离喧嚣的大都市,自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其中一个就是与众不同的过年习俗——蒸崇明糕。
传说,蒸糕的由来是在战国时期伍子胥预料到吴国将有大难,让家人在大年三十蒸了糕埋在地下,待饥荒时可以取出来食用,人们纷纷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崇明糕。
崇明糕不同于其它年糕,它的重量、配料、做法与其它的有很大不同。做糕时,先将三十斤左右的糯米淘好,滴干水,再磨成粉,便形成了它的原料——糯米粉,再将白糖、红枣、葡萄干、核桃等十几种配料剥壳、去核,再按比例配好,接着将它们倒入一个大盆中混合。由于糕太大了,无法用煤气灶来蒸,必须用土灶,在下面烧火,上面是一口大铁锅。蒸糕前,先在上面烧开小半锅水,再放上铺了一层布的糕笼,在里面均匀的倒上一层原料,接着将剩下的原料不断填平笼中的凹陷,于是糕便节节“生长”起来了,然而,在撒面粉时也必须时刻注意着火候,以免受热不均,这可是技术活呢,等面粉用尽,且最上层的糕已经蒸熟时,便蒸好了。然而,下一个步骤却是最难的,在不损坏糕的情况下,抱着三十斤重的糕到桌上,再将它拍落,将糕笼取走才算真正完成了。
崇明糕还有不少寓意呢,圆形的糕,象征着团团圆圆,做糕时慢慢涨高和糕的谐音都象征着人们步步高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的这些风俗慢慢被我们所遗忘,因此,我们更应该传承这些风俗,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2
我的家乡是南丰的一个小山村,它的名字很有趣,叫“大堡村”。虽说是大,但其实小的可怜。在童年的记忆中,故乡很脏,到处是泥,到处是鸡屎,牛屎,因此从小就不怎么喜欢故乡。
现在长大了,带着一点哀伤,带着一点疑惑,跟着老爸,跟着思绪,回到了家乡。家乡离深圳很远,要坐十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到。旅途的辛苦,都是为了解开心中那小小的谜团。
一下车,绿意扑面而来。满眼的绿色,使眼睛都有有点不习惯。远处,山一座连着一座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是海上的波浪;到处都是一片一片的桔林,听爸说每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山上有各种各样的绿:黯然的绿、活泼的绿、柔绿……太多的绿了!期间夹着红,更是令我目不暇接。当然,在满山苍翠的地方还有其他颜色:白色的小花,黄色的泥土,紫色的杂,但最主要的要说是那一个个挂满枝头的黄橙橙的桔子……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衬托绿色而生,或许说,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绿色的世界中!
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雨中的青山更是令人心生喜爱。隔着雨,看到远处隐隐约约的山,是因为我近视太深,还是因为那儿是仙人住的地方?
故乡的人很亲,我刚下车便跑过来帮忙。有的搬行李,有的提袋子,我只好不断地跟他们言谢,说实话,说的口水都快谢干了。进了屋后,大家都围着我们,问寒问暖。老爸向大家说我的成绩不错,大家就连忙说真是个好女儿,我也顿时感觉不好意思起来了。不过就在这时一群小朋友进来了,拉着我就往草地上走,我们有说有笑,还一起一块儿玩捉迷藏呢,我们玩的好高兴。
这儿的山是绿的,人的心也是绿的。真是个绿色的故乡!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3
我的家乡是一个有花有草的好地方。它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丽。
春天,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开放的花朵,给小河编了个华丽的花环。
夏天,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小河边开满了鲜花,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若霞,黄的赛金晶莹透亮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粼粼的微波。花儿在扑哧一笑中绽开了,犹如一张美丽的笑脸。
秋天,河沿上躺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凋落的花瓣和树叶飞舞着,落在小河上,交织成了一件秋天的衣裳,送给小河。这件“衣裳”成了小朋友的游乐园,成了蚂蚁的运动场,成了鱼儿的遮阳伞,也成了青蛙的嬉戏好地方这一幅美丽的画面,我看得入了迷。
冬天,傲雪斗霜的梅花欣然怒放,散发出阵阵芳香。孩子们都不敢下水,大家站在远远的地方,盼望着春天早点来临。
这就是我的家乡,犹如一幅活生生的,美丽的画卷。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4
我的家乡妈祖故里——福建莆田,古称“兴华府城”。
“大年三十除夕夜团圆饭,初一吃妈祖面,家乡人称它为‘做岁’;正月初四晚上又是满桌丰盛团圆饭,初五也是一碗妈祖面,俗称为‘做大岁’。”爷爷一边吃着妈祖面,一边绕有兴趣介绍“做大岁”的由来。
据莆田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倭寇入侵兴华府城,血腥屠杀,城中官民四处逃亡,倭寇占据兴华府城,直到临近春节,以戚继光将军为首的援兵赶到,和城中幸存的官民一起奋力杀敌,驱赶倭寇,终倭寇不敌,才弃城而去。直到初二,兴华府城幸存民众才陆陆续续回到自己家中,收拾断壁残垣,安葬家中亡故的亲人。也因此,正月初二在莆田民间称为“探亡日”,是民众回到家中后互相探望亡故亲人的日子。为了避讳,在莆田便有了初二这一天不到亲戚朋友家中拜年的习俗。民众安顿好之后便约定在正月初四这天补过了年——“做大岁”,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不仅初四晚团圆饭是丰盛的,初五也不例外,与初一一样。奶奶都会起个大早,为家人准备一碗妈祖面。“在妈祖面上,以八卦的图腾方式,相隔分别放置着五花肉、蛋块、豆腐条,顶方以紫菜、黄花菜及花生仁点缀其中”奶奶一边准备一边介绍,不一会儿一碗碗色、香、味俱佳的妈祖面便呈现在我的面前。“面”与“命”为谐音,一碗妈祖面必须不留一丝面,便意味着平平安安又长了一岁。所以,我一直认为妈祖面是最美味的食物,因为面里有浓浓的亲情和深深的祝福。
“莆田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了‘做大岁’。在莆田人心中‘做大岁’远比除夕夜‘做岁’更加隆重,这是一代又一代传承,因为‘做大岁’,在热热闹闹的团圆背后,是莆田400多年前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巨大苦难。现今传承‘做大岁’,也是让后人记住那段苦难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后人传承抗倭中爱国自强、保卫家乡的莆田人永不言败的精神,是莆田人一笔独特的文化遗产,”爸爸一边慷慨说着,一边指着电视画面说:“宝宝,你看福建省第一批赴鄂抗疫医疗队,有我们莆田儿女身影——赵培培、陈黄冰,她们是昨天抵达武汉,放弃了与家人‘做大岁’团圆,与新冠疫情病毒冲刺抢时间,是莆田人的骄傲,她们身上也正是传承着莆田人永不言败的精神。”
“爸爸,我长大了,也做一个像培培姐姐们那样的人。”从现在开始,我要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做一个永不言败的莆田人。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5
厦门翔安是我的老家,过春节时我总从那鞭炮的喧嚣、灯火的阑珊,还有炸枣香味儿里嗅到一股如火如荼的热情。
爷爷奶奶是土生土长的“爱门”人,过春节时,我们从市区赶回老家,时间总被安排的满满的。一回农村,我总不忘给邻居的牛送上新年的“青草礼包”。奶奶严肃地告诉我:走路时一定要小心,可能时不时哪家的大串鞭炮就在你旁边开“花”。七大姑八大姨手揣着闪亮的红包早早的来到家里,熟悉地进行“红包拉锯战”,我看着却不亦乐呼。
夜晚,终于盼来了除夕的大围炉,这绝对是过年的最重要时刻。能上团圆饭的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佳肴,满桌子鸡鸭鱼肉,一火锅的好料,红酒杯一摆,家里一下子热腾腾了起来,吃着喝着……不知不觉我们都站不起来,只能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扶墙而行。吃完年夜饭,正准备看春晚时,又是一阵热聊:今年考试怎么样?吃胖了啦,长高了啦,一转眼变成大姑娘啦……长辈们一句句嘘寒问暖,令人难以招架,却让人心里倍感温暖!
春晚接近尾声了,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整个村庄仿佛瞬间被点燃了,礼炮齐鸣、烟花四溅、流光溢彩照亮了整个夜空,随即而来的爆竹声、礼炮声震耳欲聋,一浪高过一浪。不知过了多久,才逐渐平息下来,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年味”!
大年初一,爷爷奶奶起了大早,依照习俗摆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炸枣等贡品祭拜天地,说到炸枣很多人都知道:是翔安特产,每当逢年过节或者结婚嫁娶,家里总要做很多招待客人。炸枣已是翔安老家最有特色、最传统的代名词,却鲜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做的!而从爷爷奶奶那得知:做炸枣,首先准备好煮熟的地瓜泥、磨细的糯米粉、炒花生、芝麻和糖,再将煮熟地瓜和糯米粉混匀,加适量糖揉成不软不硬的团块,接着再将芝麻糖或者花生糖馅包在其中,最后用文火下锅油炸,直至变成金黄色的、香喷喷的成品。
家乡的春节处处充满特色年味,洋溢着喜庆气氛,虽远没有市区的繁华、喧嚣,但它的朴实同样令人难忘!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6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在这段期间,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屋子,洗床单窗帘,买腊肉香肠等吃的东西,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六家家贴红红的对联,可喜庆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一家人围在一张圆桌上开开心心的吃连夜饭,大人们还会给孩子门压岁钱。除夕家家灯火通明,不许间断。天一黑,滨江路上就开始放起了鞭炮,礼花,满天五彩滨纷的礼花,鞭炮声不间断。午夜零时,全城礼花声鞭炮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幢震垮似的。这一夜,除了很上的孩子,没有什么睡得站,都要守岁。我却在凌晨一点方左右,就呼呼大睡了。
正月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关门休息,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这天,大多数人们都去逛公园,逛庙会,可开心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家家张灯结彩,红火而美丽。还会在那里赏月,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九的玉盘。家里在电视机面前,看元宵“喜乐会”,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十分开心。
家乡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能得到压岁钱以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在的玩耍。过年真快乐!
正月十五一过就是春节的末尾了,该工作的工作,该上学的上学,日子恢复了往前的平静。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7
万家欢乐的新年过去了,很快就迎来了欢庆的元宵节。
元宵节很热闹,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扭秧歌。妈妈告诉我:“我的家乡东北有个习俗是在喜庆时扭秧歌”。
在看花灯时我们看见了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有红的福字灯、黄的飞龙灯、雪白的兔灯……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雪白的小兔灯,它拿着一个大元宝,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两只长长的耳朵,一个白茸球般的尾巴,可爱极了!微风一吹,我仿佛看见小兔灯像在向我挥手,好象在说:“你好!你好!祝你节日快乐!”
”
在我看得正带劲时,只听“砰”的一声,一颗烟花飞向夜空的深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在夜空中开放,接着,一颗又一颗的烟花不断的飞向夜空的深处。有红的、白的、蓝的、紫的、绿的……把夜空装扮的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美极了!
家乡的元宵节太美了!我家我的家乡!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8
我的家乡在辽宁鞍山,那里盛产水果,七八月有黄杏、蜜桃等诸多美味的水果,但我最喜欢那香甜的南果梨,其中,对桩石的南果梨最好吃。
春天的时候,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片白色的花海。
夏天来了,梨树上多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球,梨园顿时变成了单色调。
南果梨在__月份成熟,九月份上市,大小各不相同。小的如乒乓球,大的如网球。
刚摘下来的南果梨硬硬的,绿绿的,放久了就变成了又软又黄的南果梨了。
南果梨的味道酸酸甜甜,非常好吃。
这就是鞍山独有的特产——南果梨!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南果梨!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19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们家乡安庆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九就开始除尘。除尘就是清洁污垢,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扫墙壁上的灰尘、擦窗户……
过春节当然要买年货。超市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巧克力堆成小山,一袋袋饼干摆放的整整齐齐。我们挑选着自己喜爱的东西一包包往购物车里放。不一会儿,购物车就装满了,妈妈拉着我回家,可我还意犹未尽。
到了年三十儿,我和爸爸开始贴对联了。爸爸站在凳子上,把旧对联撕下来。我在底下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递胶,一会儿递剪刀,一会儿又要递对联……不一会儿,我和爸爸都累得满头大汗了。终于,上联、下联、横批都贴好了。顿时,大门焕然一新。
我大声读道:“万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风顺年年好,吉星高照”话音刚落,爸爸就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一本正经地讲道:“对联又叫门对,它对仗工整,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是汉族特有的形式。读对联时应先读上联,就是右侧的,再读下联,就是左侧的,最后读横批。贴对联时也按这样的顺序!应该是这样读: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我不仅学会了贴对联,还学会了对联的读法。
“吃年饭了!”随着奶奶喜悦的语调,我们一家人围坐到了桌边。
“哇塞!今晚的菜好多啊!”有清炒芹菜、红烧鲢鱼、红烧鸡块、圆子汤…… 妈妈给我夹了一块红烧鱼,嫩嫩的、滑滑的,可好吃了!我又尝了一块红烧鸡块,鸡肉酥滑可口。热腾腾的圆子汤香味扑鼻而来,我盛了一碗,汤味非常鲜美,圆子也香滑无比,一碗热乎乎的圆子汤喝了下去,心里立即涌出一股暖流。听奶奶说这些菜还都有寓意呢:芹菜寓意做事勤勤快快,红烧鲢鱼寓意年年有余,红烧鸡块寓意大吉大利,圆子汤寓意团团圆圆……
听奶奶说完,我连忙拿起杯子向爷爷奶奶敬酒:“爷爷奶奶,我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吉大利!”爷爷乐呵呵地说:“好好,也祝你学习进步。”我又开始敬爸爸妈妈:“我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长大一岁了,现在懂事了!”年夜饭,我既吃到了美味的菜肴,更吃出了团圆和快乐!
大年初一是安静的,大人孩子基本都呆在家里。但初二又热闹起来了,家家忙着去拜年。我早早地起了床,爸爸妈妈也拿好礼物,准备去外婆家拜年。我们来到外婆家。门开了,我赶紧说道:“外公,外婆,新年快乐!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外公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感觉好像年轻了许多。外婆更是容光焕发,马上把红包塞进我的口袋,转身就去抓糖果,抓瓜子,忙得团团转。
这一整天,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外公外婆也忙碌了一整天,他们虽然有些疲惫了,但心里一定是快乐的!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篇20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
听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叫屈原,他积极辅佐楚王,却遭到反对,他还被放逐江南,但屈原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写下诗文以表报国之志。楚国国力日渐衰败,不久,秦国攻占了楚国。屈原听到这一噩耗,无限悲愤,毅然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知道后,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鱼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纪念屈原,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早上,人们把艾叶轻轻放在水里,然后洗脸,这样还能防止蚊虫叮咬。之后还有个习俗,就是把一些艾蒿插在门上,只要一闻,就能闻到一股艾蒿的清香味。你们知道粽子怎么包吗?我来告诉你吧。先把新鲜的粽叶洗干净,然后左手托起粽叶,右手轻轻地填上糯米,并加上红枣、葡萄干,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粽子煮上半个小时左右,煮熟了就可以吃了。你咬上一口尝尝,肯定令你吃一个还想吃一个。
到了下午,人们该洗个舒服的热水澡了。按照习俗,人们该把早上剩下的艾蒿烧上一大盆水,全家都要洗,说是避邪,实际上只是杀菌除湿气,洗后,不容易生痱子。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我希望今年的端午节我能过得更好。
作文有关家乡的作文(范文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