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热点资讯 >

邢云文:坚定文化自信与教育的文化使命

时间: 小采 热点资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关键词。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我们生于兹长于兹的文化保有一种礼敬的态度,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就是我们要确立文化主体性,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教育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归根到底是“人化”,而教育的目的则是“化人”。文化让人类走出了野蛮状态,创造出文明的世界,而教育则让人接受文明的洗礼,获得文化的归属。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的文明,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不仅能够从出土文物中触摸到历史的根脉,也可以在浩瀚典籍中找寻到心灵的共鸣。我们甚至依然可以从各种日常礼仪中体验到与古人心有灵犀的感觉。

我们要感谢那些文明薪火的守护者、传承者,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中华民族即便是在至暗时刻也保持着文化的尊严,保留了文明的火种。在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危难时刻,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唤醒亿万民众重振民族自信之觉悟,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征程。也正是在这个充满苦难与辉煌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文化自觉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传统文化最精练的语言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体”就是我们的“魂脉”和“根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无论何时何地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不能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和精神标识,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无论何时何地这个“根脉”不能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用”便是实践,我们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创造历史伟业、坚定文化自信。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使命。现代的中国与历史的中国血脉相连,今天的中国与未来之中国也是精神相继的。五千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中国共产党人在100多年的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当前“两个大局”交织的复杂局面,在新征程上依然会充满了荆棘和坎坷,甚至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终究会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路标”,以奋斗的姿态面向未来,走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之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和使命。

守正创新,育人为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最终要靠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教育深耕易耨、培根固本,成风化人。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青少年,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感召青少年,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让他们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重任。这就是新时代教育的文化使命。

(邢云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教育》2023年第21期

54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