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药香飘世界——亳州学院助力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安徽省亳州市拥有悠久的中药历史文化及千亿级中药材交易量,被誉为“中华药都”。一直以来,该市坚持“以药立市”,初步形成涵盖中药材种植、中成药制造、中药科研和中药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体系,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中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亳州市委擘画发展蓝图,剑指世界中医药之都。作为当地唯一的本科院校,亳州学院如何根植中医药沃土,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助力亳州实现伟大战略目标?
成立中药学院服务城市发展
2018年3月,在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浪潮下,亳州学院第一个二级学院——中药学院应运而生。
中药学院成立初期,教育教学条件落后、教科研设备短缺,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只有31名教职员工,如此条件怎能服务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
为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亳州学院相继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办法》,分类设定人才引进标准,博士引进人才待遇在原基础上最低提升了20万元,最高提升了50万元。
中药学院博士刘玉说:“博士毕业后,我们一家犹豫是否到亳州工作,后来看到亳州学院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后,就毫不犹豫地发送了简历。现在学校按合同约定兑现了待遇,帮助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可以安心从事教科研工作。”
据统计,2021至2023年,亳州学院中药学院共引进中医药类人才46人,其中引进博士及副高以上人才14人。目前,中药学院教职员工已达93人。
中药学院成立后,围绕中药学学科,逐年申报了中药学、药学、药物分析等专业,建起中药学、药物化学两个学科团队,打造了中药原料产品研发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亳州市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学科平台,同时投入经费5000余万元加强中药学学科建设。2022年,中学药学学科成功获批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
中药学院副院长沈悦道:“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就应该以服务、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破除技术壁垒助力产业升级
功能性红曲因其有降低胆固醇值和低密度脂蛋白值的良好效用,颇受中老年人的偏爱,然而3年前,在亳州市药都路上的安徽德昌药业的厂房内,望着不停旋转的机器,技术人员却犯起了愁。
公司采用“一配二”(1个种子罐配备2个发酵罐)生产设备,产品只能沿着一条线运行,缺乏相互参照,红曲生产工艺得不到改进,产品难以实现迭代更新,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一个晴朗的下午,亳州学院“高Monocolin低桔霉素红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团队走进了德昌药业,“2015年,我们就开始研究红曲,经过5年探索,在实验室研究出了比较成熟的‘三配三’发酵系统,现在想与公司合作实现市场化应用。”
双方一拍即合,很快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之后项目团队入驻企业,着手安装“三配三”(3个种子罐配备3个发酵罐)发酵系统,前后花费半年,终于走向了生产运行。
看着三条线同时开展着平行试验,3个发酵罐生产出了不同的功能性红曲样品,德昌药业技术人员脸上绽放出了花一般的笑容。
“项目团队为我们搭建了较为完善的中试平台,有助于我们开展中试实验,实现红曲产品外观研发、产品升级改造。与亳州学院团队合作2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公司效益有了明显提升。”实验室主任黄卫锋博士介绍,公司每年生产的功能性红曲高达300余吨,按照每公斤大约1000元的市场价格,其功能性红曲年产值超过3000万,2023年销售额预计达1700万。
与德昌药业开展合作只是亳州学院帮助企业破解技术壁垒的一个缩影,如今,学院共与30余家地方龙头中医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企业联合申报了“三七微粉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帮助地方中药企业解决了白术连作障碍等生产技术难题20余个,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当地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超1/3中医药类毕业生留亳就业
亳州市现有产值亿元以上药业企业119家,小微企业数不胜数,可以说当地中药材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如何培养出应用型、专业化、高素质的中医药类人才?
亳州学院进行“四进一考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进”即把中医药专业实践课开进田间地头,开进国家自然保护区、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材展览馆,开进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开进实验、实训室。“一考核”即通过强化考核,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中药学院学生贺宇洁到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参加野外实践后感叹说:“以前,我顶多认识10多种药用植物,野外见习中,我见到了很多常见药材,也见到赤灵芝、太子参、黄精等名贵药材,现在至少认识80多种药用植物了。”
教师郭青欣觉得“四进一考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中医药行业行情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学生大一、大二时要到药企参观制药的整个流程,大四上半年到药企实习,全过程参与药品生产。”
此外,亳州学院还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与地方龙头药企济人药业、协和成药业、沪谯药业共建了“现代中药产业学院”,共同制订产业学院建设方案,共同打造符合中医药市场、符合中医药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药学院学生耿俊梅说:“我去年11月份在安徽济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实习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在校学到的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绩,今年一毕业就留在了济人药业。”
据统计,2021年来,亳州学院累计培养中医药类人才1252人,其中留亳就业435人,超过总数1/3,这些毕业生为亳州市中医药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现在我们正加快推进中医药学院新校区建设,投用后将设置中药系、中医系、护理与康复系、公共卫生管理系,开设12个中医药类专业,可容纳5000余名中医药学生。”亳州学院党委书记胡恩彪表示,届时必将为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王志鹏通讯员王晓军高何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