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一、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打造校企创新联合体
面向能源领域产业发展需求,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1990年,学校探索面向实际工程的工科人才培养,针对企业技术骨干实施“订单式”办学模式;2000年开始在石油企业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将研究场所前移到企业一线,结合企业一线攻关课题培养学生;2010年起,进一步在企业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实施课程学习(1年)—专业实践(1年)—论文研究(1年)的工学交替模式,形成了“共建管理团队、共同科技攻关、共建导师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指导学生”五位一体专业实践模式,并获批3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22年起,本着“强强联合,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围绕能源产业链关键节点,学校优势科研团队与企业攻关团队“结对子”组建校企创新联合体,按导师团队及攻关项目开展工程硕博士招生培养,有组织推进科技攻关—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并以创新联合体作为学校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基层组织。
二、重构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体系,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
为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学校构建了行业企业全程参与的“优生—优育—优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评价标准。
一是优化生源选拔标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邀请具有行业产业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标准制定和考核内容设计,联合开展招生工作,共同选拔具有较高综合实践素质、问题解决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优秀生源。
二是构建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建立“课程实验—专业实践—论文研究”实践能力递进培养模式,实施“实践计划—实践月报—实践总结—成果评优”专业实践过程考核制度,建立专业实践评价量化标准,构建“学生自我总结、导师评价、学院考评和专家评优”四级专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以专业实践为依托,以多元化应用性成果为导向,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基本要求和评阅标准。
三、畅通产教融合通道,重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从学校、专业和导师三个层面疏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通道。学校层面,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国家能源企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总体规划能源产业链、学科链、教育链融合发展;专业层面,按专业领域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培养指导委员会,推动将产业需求和前沿技术融入培养方案;导师层面,明确企业兼职导师须参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通过三级通道,学校重塑了行业企业全程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是校企接力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构建将大庆精神、科学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在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临时党支部,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全过程。二是校企共建研究生课程、案例和教材。设置专项经费,支持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工程开发案例、关键领域科技进展等课程,共同编制工程类案例教材,共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三是实施校企双导师(组)指导。以企业攻关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建导师组,实施按导师组招生制度;导师组共同为学生制定培养计划,确定专业实践课题和论文研究方向,双导师共同对研究生的月度/季度报告、专业实践总结和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和指导。要求学位论文答辩和评审必须有企业专家参与。
四、加强资源投入,持续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治理体系
加强分类管理。专门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推进校企联动,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的培养和管理体系;在联合培养企业设置专人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行业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了企业兼职导师聘任制度,每年对新聘企业导师进行岗前培训,不断提高导师团队联合指导水平。
加大专项经费投入。设置专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为学生生活、企业导师授课和指导、学生论文评阅和答辩提供支持。
探索外部工程教育认证。在中国石油学会和全国工程教指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率先建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并在三所高校开展了认证实践。
建立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管理、专业实践过程管理、专业实践考核、师生互动于一体的数字化研究生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对研究生全过程、一体化的管理服务。
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技术创新创造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的卓越工程师,为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