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写名人的故事
三年级写名人的故事(1):蔡志忠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乡下孩子。母亲是普通的农家妇女。父亲是村里的“土秀才”,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大凡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有父亲的身影。
记得小时候,他趁父亲不在家,就偷偷溜进书房。他爬上书桌,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在墙上涂画了一个人像。这是他生平的第一幅画作。父亲回家后,看到洁白的墙上留下了儿子的“处女作”,气得操起棍子追着他打。而顽皮的他却边跑边回头,和父亲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把戏。
或许是受到这次涂鸦事件的启发,没过多久,父亲居然买了一块小黑板送给他。从此,他每天都会趴在小黑板上,痴迷地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这块小黑板便成了他漫画人生的起点。
上小学时,他又在书本、作业本的空白处,画上各种人物头像。考入初中后,他开始有意识地阅读了大量的漫画书,细细品味名家的画作,然后将自己的作品寄给出版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画稿不断地被采用。
初二暑假,他收到集英社的聘任书。当晚,父亲一如平常,坐在藤椅上看报,他走到父亲身后,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画漫画。”父亲头也没抬,边看报边问:“有工作吗?”“有了。”“那就去吧。”父亲一动也没动,继续看他的报纸。真想不到,父亲会如此轻易地答应他弃学从画的选择。这十几秒的一问一答,竟成了改变他一生的最重要时刻。
辍学后的他带着200元钱和一个大皮箱只身来到台北。让出版社老板颇感惊讶的是,画出自己中意作品的,竟然是个孩子。
三个月后,他跳槽去了当时最大的漫画出版社——文昌社。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他自修了大学美术系里的所有课程,从顾恺之到拉斐尔、从西方美术史到维纳斯的诞生。
一天,他在报上看见光启社招聘美术设计人才,但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和有两年以上电视节目工作经验的。然而,只有小学毕业证的他,却抱着作品集去找招聘负责人。结果,他击败了29名大学生,如愿进入光启社。他说,“我没有文凭,可是实力超强”。
正是凭着超强的实力,不久,他成立了“远东卡通公司”,专事广告动画片的制作。他制作的《七彩卡通老夫子》,创下电影界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记录,并由此获得当年的最佳动画片金马奖。
三年级写名人的故事(2):道尔顿·盖蒂
他原先是一位从事了20多年的老木工,后来在一次工作中,他的左脚被飞转的锯板机划到,从此落下了残疾,于是只能退休在家。
工作无法继续了,但是道尔顿并没有绝望,而是在家里找一些不太需要体力的事情来做,他用木工的底子对一些小物件进行雕刻,最后,他选定用铅笔的笔芯为对象,进行微雕刻。
当道尔顿迷上微雕后,便花了足足2年半的时间,在细小的铅笔上进行创作。道尔顿惊人的雕塑作品中包括猫王、全套字母表、连接链、工具箱等,所有雕刻都只是一毫米大小。两年中,他已经完成了100多件笔雕做品。道尔顿创作微雕从来不买铅笔,因为他的朋友们总是给他提供用剩的铅笔,有时他也会在街上捡到一些铅笔头来创作,不仅如此,道尔顿还从不销售自己的作品,任凭别人想出多高的价钱都不卖,仅供于收藏和赠送。
前不久的一次,道尔顿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来这里串门,这个老朋友在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他被道尔顿的雕刻作品所折服,最后他邀请道尔顿带上他的所有作品,去残疾人服务中心做展出,用来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道尔顿笑笑说:“如果真的能够鼓励别人,我非常乐意这样做!”道尔顿对老朋友许下承诺,只要手中这件尚未完成的熊猫微雕作品一完成,就立刻送过去做展出。
几天后,道尔顿顺利完成了最后一件作品,就把那100多支铅笔微雕放进一个黑色的小布袋里,柱着拐杖往残疾人服务中心走去,半路上,他在路边的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但等他站起来重新赶路的时候,却忘记了捎上袋子,道尔顿往前走了好一段路后想起来,再回到椅子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了那个小布袋的影子!
道尔顿向很多人打听,可是都没有人留意到过这里曾经出现过一只小布袋,道尔顿着急了,如果不找到,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不能做到了,怎么办?道尔顿只能打电话到报社,悬赏5000美金赎回那包铅笔微雕作品。
当报纸上刊登了这则启事后,第二天,道尔顿接到了一个名叫安德鲁的人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道尔顿先生,你那包铅笔雕刻作品是我在街边的椅子上捡到的,我既不想白白占有这些笔雕作品,也不愿意收下你的酬金,最主要的是,我也不愿意就这样把这包微雕作品归还给你!”
原来,安德鲁是哈特福德城展览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被这些艺术作品打动,准备收藏进展览馆里,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谁是失主,所以他必须要来联系一下,以表示以物主的尊重,安德鲁再三表示,展览馆愿意出3万美元的高价买下这100多支铅笔!
“等等,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愿意用3万美元从你手上赎回这些铅笔!”道尔顿说。
安德鲁一听,笑了:“这些作品是你自己雕的,你有必要自己花钱赎回去吗?你完全可以把这些卖给我,然后你为自己再雕刻一些啊!”
“不!这些铅笔上雕刻着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承诺!”随后,道尔顿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对方,安德鲁听后,没作任何表示,只是问道尔顿要了家庭的住址,第二天上午,邮递员敲响道尔顿的家门,送上了一个包裹,那里面,完好无损地放着道尔顿的100多支铅笔雕刻作品。
道尔顿很快再次把这些铅笔雕刻作品送到了残疾人服务站,他的老朋友把它们陈列在艺术室里,残疾人们看了这些作品,都很受鼓励,他们都深深地感受到哪怕是一个残疾人,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只要肯努力,同样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展出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近道尔顿身边,微笑着说:“如果安德鲁真的要收你3万美元赎金,你觉得值得吗?”
道尔顿诧异地看着对方,他不知道眼前这个男子是如何知道这件事情的,但道尔顿还是真实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真是那样,3万美元能够让我的承诺得以履行,我觉得值得,因为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钱来作标准的,一个人所许出来的承诺,远比任何金钱都更有价值!”
对方微笑着点点头,他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道尔顿,说:“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够邀请到你在我们的展览馆展出你的艺术作品,哦,不,应该是展出的你的承诺,让更多人欣赏到你的自强和美德!”
道尔顿纳闷地往名片上看去,只见上面写着——哈特福德城展览馆卡尔·安德鲁!
三年级写名人的故事(3):戴戈博士
戴戈博士是美国维斯康星大学的植物学教授。1943年的一天,70岁高龄的戴戈博士接到了,威斯康辛大学的通知,说他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龄,让他接到这份通知后就立刻办理退休手续。
戴戈博士却说他不该退休,虽然他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却依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每周都兴致勃勃地打球、长跑、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戴戈博士郑重其事地说:“70岁的我在舞场上简直就是一个激情四溢的小伙子。”
威斯康星大学的领导聆听厂戴戈博士不愿意退休的陈述,对他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不过,威斯康星大学有不可更改的规定:70岁时必须要退休。
戴戈博士还想跟威斯康星大学的领导说他很喜欢给学生讲课,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多年来,作为一名植物学教授的他一直竭尽全力指导那些年轻的植物学家开展科研工作,这让他感到愉快和激动,也让他乐于奉献自己的心力。但是,面对威斯康星大学的决定,戴戈博士选择了沉默,他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向大家说了一声:“再见。”然后,戴戈博士沿着他熟悉的威斯康星大学的校舍绕行了一周,便告别而去。
当时,戴戈博士培养出来的几个威斯康星大学的毕业生在罗德利科研所的一个制药厂里工作。获悉了戴戈博士退休的消息,这几个毕业生便向该厂的老板极力推荐戴戈博士,老板认为这件事可以考虑。几天后,戴戈博士接到制药厂寄来的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热情邀请他到制药厂工作,于是,经过商谈,戴戈博士受聘为这家制药厂的科研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
就在这时,罗德利科研所及其制药厂甚至其他的美国制药厂都认为,减轻和治疗多数传染病的有效的药物是在泥土里。戴戈博士所在的这家制药厂的化验室里有几千个小抽屉,这些小抽屉一行一行地排列着,每个小抽屉上都贴着标签,标明泥土的样品来自世界的哪个地方。戴戈博士和科研人员将一撮撮的泥土样品盛在细菌实验瓶里,不断地做着交互配合的实验。
戴戈博士认真地培育实验样品,使其长出菌丝。戴戈博士夜以继日地做着无数次的试验,他想找到能治疗多数传染病的有效药物。戴戈博士的小抽屉有六千个之多,这样,他至少可以做将近四千万次的交互配合实验。
虽然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戴戈博士在最初的两年里却没有什么发现和进展。
戴戈博士73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戴戈博士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一个实验瓶里有金色的菌丝,这种金色的菌丝似乎在对戴戈博士暗示着什么。戴戈博士两手震颤,最后,他终于在这种菌丝中分离出了一种抗生素,他将这种抗生素命名为“金霉素”。金霉素的发现和临床使用救治了无数的病人,戴戈博士这位古稀之年的老教授在世之日,就目睹金霉素控制了将近60种严重病症的发作。
戴戈博士却并不满足,他说自己还可以再分离出另一种抗生素。
经过不懈的努力,果然,戴戈博士又分离出了四环素。四环素曾经是全球的医生最常用的广谱有效的抗生素,能控制许多疾病,例如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葡萄球菌引起的斑疹伤寒和梅素等疾病,都可以使用四环素来治疗。
戴戈博士在84岁时去世,在去世的前两天,戴戈博士还在科研所里积极地工作着。因为发现了金霉素和四环素,戴戈博士救活了许多人。
戴戈博士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是非常让人仰慕的一位教授,他在古稀之年的勤奋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让人明白:一个人只要勤奋努力,人生的辉煌就无时不在。
三年级写名人的故事(4):孙红雷
早在几年前,当孙红雷还没有成名时,他大多数时候还都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话剧演员。
有一次,他得到机会出演赵宝刚导演的一场话剧。在表演时,孙红雷因为没有把握好情绪,说台词时,笑场了,这对于当时的剧情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赵宝刚当场拍案而起,并质问孙红雷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中戏毕业的。”孙红雷小声地说。
“不对!”赵宝刚的意思是,中戏出来的学生是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
接着,赵宝刚又问孙红雷学什么专业。
“表演系的。”
“不对!”赵宝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怒气冲冲地叫来副导演,吩咐换人。孙红雷一听,急了,两眼紧盯着赵宝刚说:“导演,请让我再试一次。”
“不行!换人!”
此时,全场鸦雀无声,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在经过了几秒钟的沉寂后,孙红雷再次说:“导演,请让我再试一次。”
“不行!换人!”赵宝刚的回答仍旧斩钉截铁。就在这时,有一名工作人员径直来到孙红雷近前,盯着孙红雷的腕部,示意他把手腕上的道具手表摘下来。当时,用孙红雷后来的话说,就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面对导演,面对其他演员和观众,孙红雷后来既没有摘下手表,也没有下场走人,而是鼓足勇气说出了他的第三次请求:“导演,请让我再试一次!”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次赵宝刚导演将大手一挥:“开演!”
孙红雷说:“也许,赵宝刚导演等待的,就是我的第三次请求吧。”而经过这次挫折的洗礼后,孙红雷显得成熟了许多,就像他说的,“从那以后,我就什么也不怕了。”
三年级写名人的故事(5):拜伦
夏天的烈日下,拜伦·皮茨走在路上,心里正盘算着退学。
这时,一辆汽车呼啸着从他身边疾驰而过。路边的乌因为受惊,尖叫着一飞而起。拜伦的心在沮丧中忽然一亮:一辆汽车,如此飞速无疑可以到达目的地,倘若慢一点也可以到达,倘若是辆小马车呢?他的脑海中出现了童话中的小马车,一颠一颠地驶进了城堡。
拜伦从小就是个笨孩子。10岁时,几乎不能辨识课本上的字,这在教育学上叫做“功能性文盲”。可是,他是个要强的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借助一种特殊的学习用具,用超越常人十倍的努力,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考入了梦寐以求的俄亥俄州威斯利亚大学。
可是接下来的大学时光,给了拜伦当头一棒,让他感到自己又重回到小学四年级。考试不及格和严重的口吃,让拜伦多次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那些可敬的老师,给了拜伦无私的帮助:雷曼教授每周花四个小时,帮助拜伦阅读和写作,并且告诉他,一个人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艾迪教授帮助他矫正口吃,教会他将一支圆珠笔含在口中练习说话,给他提供实习主持人的机会。
毕业后,被称为“笨驴”的拜伦·皮茨,从地方媒体开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60分》节目的主持人。在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他成绩斐然,赢得广泛赞誉:六次获得地区艾美奖,四次获得全美联合新闻奖,还夺得全美黑人新闻工作者协会优秀奖。
拜伦抵达目标的速度,不像别人那样坐着飞快的汽车飞奔而去。他是坐着童话中的小马车,方向明确,目标坚定,不畏艰难,百倍努力,慢慢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