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成语故事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昆虫的成语故事,供大家学习!
昆虫的成语故事(一):无头苍蝇
形容做事找不到目标,到处碰壁。
苍蝇是双翅目昆虫,我国最常见而与人类关系最大的为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 ,也就是家蝇在我国分布的一个亚种。
热锅上的蚂蚁
形容焦躁不安的样子。
噤若寒蝉
像晚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响。比喻不敢说话。噤:闭口,不作声。若:好象。寒蝉:晚秋的蝉,一般不再叫。
蝉俗称知了,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夏秋季节,当你走进树林时,你就会听到:“知了,知了”的悦耳动听的蝉鸣声。蝉的鸣叫声既不是用嘴,也不是用嗓,而是用翅后空腹里的一对似钹般的“乐器”发出的。蝉鸣,是它的求偶手段,标志着它要举行“婚礼”了。会鸣的都是雄蝉,而雌蝉都是“哑巴”,但雌蝉有专门听雄蝉声音的耳朵(听器)。蝉生活在树上,它有一个针一样的长嘴(刺吸式口器),能插入树枝吮啄汁液。而且,雌蝉在产卵时还要划开树皮,损伤树木。而卵孵化出幼虫,落到地面,钻入土中靠吃树的嫩根生活好几年。有一种十七年蝉,顾名思义要活17年之久。到春暖花开时,蝉的幼虫才爬上树干脱壳而去,渐渐老熟,变为成蝉,爬到树梢上去。夏天,人们常可以看到柳、杨、榆等碧绿的树冠上,出现一蓬蓬蜡黄的枯枝,这就是蝉的所为。所以说蝉是树木的害虫。但蝉又是著名的观赏昆虫,蝉蜕是有用的中药。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个人叫杜密,少年时就显示出了特有的才华。他曾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尚书令、河南尹、太仆等官职。他为人稳重质朴,才华出众,为官清正,执法严明,知人善任。杜密辞官回到家乡以后,对政事依然十分关注。他经常会见郡首、县令,议论天下大事。他常向太守推举好人好事,批评和揭发坏人坏事。当时,有个叫刘胜的官吏是杜密的同乡好友,原任蜀郡太守,后来也辞官还乡。刘胜的为人与杜密正好相反,他名哲保身,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对好人坏人一概不闻不问。
有一次,太守王昱对杜密称赞刘胜是个清高的人。杜密却说:“刘胜是一位大夫,像他这样地位很高的人,受到上宾的礼遇,本应为国为民多做些好事,可是他对好人不敢推荐,听到坏人坏事又不吭声,这就像冷天的知了一样,默不作声。他只图自己平安无事,对国家却不负责任。这样的人实际上是个罪人,有什么可称赞的呢?”杜密又说:“我发现贤人就向你推举,发现坏人坏事就向你揭发,使你能够惩罚分明,扬善除恶,这不也是为国家尽一点力嘛!”王昱听了这番话,很是敬佩,以后更加厚待杜密了。
昆虫的成语故事(二):无头苍蝇
形容做事找不到目标,到处碰壁。
苍蝇是双翅目昆虫,我国最常见而与人类关系最大的为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 ,也就是家蝇在我国分布的一个亚种。
热锅上的蚂蚁
形容焦躁不安的样子。
噤若寒蝉
像晚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响。比喻不敢说话。噤:闭口,不作声。若:好象。寒蝉:晚秋的蝉,一般不再叫。
蝉俗称知了,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夏秋季节,当你走进树林时,你就会听到:“知了,知了”的悦耳动听的蝉鸣声。蝉的鸣叫声既不是用嘴,也不是用嗓,而是用翅后空腹里的一对似钹般的“乐器”发出的。蝉鸣,是它的求偶手段,标志着它要举行“婚礼”了。会鸣的都是雄蝉,而雌蝉都是“哑巴”,但雌蝉有专门听雄蝉声音的耳朵(听器)。蝉生活在树上,它有一个针一样的长嘴(刺吸式口器),能插入树枝吮啄汁液。而且,雌蝉在产卵时还要划开树皮,损伤树木。而卵孵化出幼虫,落到地面,钻入土中靠吃树的嫩根生活好几年。有一种十七年蝉,顾名思义要活17年之久。到春暖花开时,蝉的幼虫才爬上树干脱壳而去,渐渐老熟,变为成蝉,爬到树梢上去。夏天,人们常可以看到柳、杨、榆等碧绿的树冠上,出现一蓬蓬蜡黄的枯枝,这就是蝉的所为。所以说蝉是树木的害虫。但蝉又是著名的观赏昆虫,蝉蜕是有用的中药。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个人叫杜密,少年时就显示出了特有的才华。他曾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尚书令、河南尹、太仆等官职。他为人稳重质朴,才华出众,为官清正,执法严明,知人善任。杜密辞官回到家乡以后,对政事依然十分关注。他经常会见郡首、县令,议论天下大事。他常向太守推举好人好事,批评和揭发坏人坏事。当时,有个叫刘胜的官吏是杜密的同乡好友,原任蜀郡太守,后来也辞官还乡。刘胜的为人与杜密正好相反,他名哲保身,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对好人坏人一概不闻不问。
有一次,太守王昱对杜密称赞刘胜是个清高的人。杜密却说:“刘胜是一位大夫,像他这样地位很高的人,受到上宾的礼遇,本应为国为民多做些好事,可是他对好人不敢推荐,听到坏人坏事又不吭声,这就像冷天的知了一样,默不作声。他只图自己平安无事,对国家却不负责任。这样的人实际上是个罪人,有什么可称赞的呢?”杜密又说:“我发现贤人就向你推举,发现坏人坏事就向你揭发,使你能够惩罚分明,扬善除恶,这不也是为国家尽一点力嘛!”王昱听了这番话,很是敬佩,以后更加厚待杜密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道黄雀在后面正想吃它,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祸害就在后面。此语出自《韩诗外传》卷十:“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在《说苑》也有此故事:“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此寓言起源于公元7世纪(春秋时期),吴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欲出兵攻打楚国,有大臣不敢直言谏阻而编造出来。吴王听后猛然醒悟,连声说对,很有道理。从此以后,吴王再也不提攻打楚国的事。
螳螂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目,以捕食其它昆虫为生,前足很发达,变为捕捉昆虫的有力工具。欲知螳螂的详情,请参阅“昆虫的多样性-螳螂目”与“螳臂当车”条。
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人作事原来希望于自己有利,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也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唐代白居易:“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代释道原:“声闻执法坐禅,如蚕丝自缚。”郭沫若《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作茧自缚,终而至于发狂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
蚕属鳞翅目蚕蛾科,性情温柔,幼虫取食桑叶,老熟化蛹时却银装素裹,显得那么洁白可爱。蚕蛾虽然有翅已不善飞翔,但在求爱婚配时,也常婆娑起舞,怪不得人门称它为“蚕姑娘”。蚕儿“作茧自缚”并非出于自讨苦吃,而是保护没有自卫能力的“蛹宝宝”安全渡过一生中的最后一次静止阶段。请参阅“养蚕与丝绸业的发展”条。
昆虫的成语故事(三):春蚕到死丝方尽
由于蚕一生只吃桑叶,到老时却吐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就被用来赞扬那些有奉献精神的人们。此句源自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蚕蛾属鳞翅目,蚕蛾科,性情温柔。蚕儿的幼年要换四次衣,到幼年老熟时,即不食不动好似睡觉,称为“蚕眠期”,不久即排尽体内的残渣废液,开始吐出洁白的丝,织成一个个丝茧。蚕幼在茧丝吐尽后,呆上几天便蜕去那层满是皱褶的旧皮,变成了圆圆胖胖的黄褐色蛹,人们称它为“蛹宝宝”。不久又变为带有翅膀的蚕蛾,挣破自缚的丝茧,获得自由。由于它们早已被人们从野生驯化为家养,现在的真名实姓叫家蚕蛾。
人们都知道蚕儿会吐丝结茧,可是丝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却不一定完全清楚。原来蚕儿幼虫的身体内,有一套结构完整、构造复杂的叫做丝腺体的造丝系统。丝腺体连接着头部下面叫做挤压器的吐丝泡,由这两个基本部件组成一台“天然纺织机”。一只老熟幼虫的身体内,有两列细胞组成的丝腺体,它要比身体长5倍,并且与贮藏丝液的袋状囊相通。头上的挤压器与周围的肌肉连接着,蚕儿吐丝时,头上的肌肉不停地伸缩,将丝腺体中的丝液抽压出来,丝液与空气接触后,便形成细长的丝。
蚕儿吐丝结茧时,它的头总是时而抬高,时而垂下,并不停地左右摆动着。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儿作茧的丝,是一个个排列得很整齐的“8”字形丝围,每20多个丝圈叫做一个丝列。当茧的一头织好后,它会来个1800大转弯,开始织茧的另一头,因此,家蚕的茧子都是两头稍粗,中间稍细,很像一颗花生。蚕儿每结好一枚茧,需要转换250一500次位置,编织约6万个“8”字形丝围,每个丝围约有0.72厘米长。蚕儿就是这样不停地织呀织的,将自己体内的丝完全抽尽后,才化蛹变娥,接种传代,世世代代为人类造福。
昆虫的成语故事(四):金蝉脱壳
蝉是一种昆虫名。蝉变为成虫时,要蜕去幼虫时的壳,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蝉属于同翅目,蝉科,俗称“知了”。世界已知有3000余种,我国已知种类有120种之多,常见的蝉有:蟪蛄、蚱蝉、寒蝉、鸣鸣蝉、红蝉(药用中文名为红娘子)等。为不完全变态类昆虫。
蝉的若虫生活在地下,老熟时用前足扒开一个通道,上升到地面,傍晚时分钻出洞来,爬到植物茎于、篱笆、墙壁或石块上,用6条腿抓牢,静止半小时左右,从胸部背面裂开一条缝,依靠体内的血液冲涨和肌肉的收缩,便脱出原来若虫期的旧壳,变成一只长着透明翅膀的成虫--蝉。这个过程就叫做“金蝉脱壳”。
刚脱壳的蝉,体色白嫩,四翅卷缩,过一小时左右,逐渐由白变黄,再进一步变为黑褐色,但前后四翅始终保持洁白晶亮,只有纤细的黑色翅脉点缀其中,显得更加精致。人们常把制作精巧,体薄透明的工艺品,喻为“功薄蝉翼”。
蝉的成虫寿命并不长,一般为20天左右,雄虫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虫还继续取食,补充营养,以便使卵巢中的卵粒发育成型,再选择适宜树木的枝条,把卵产下,完成繁殖儿女的重任后,才从容死去。
人们会问,从初夏至秋初都可听到蝉的鸣声,又是何道理?这是因为不同种类的蝉(即使是同一种类的蝉),它们的出土羽化时间极不整齐的缘故。
蝉属同翅目蝉科,俗称“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