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

十个历史典故合集2

时间: 马斌2 历史典故

  国华取印

  【国华取印】

  《宋史·曹彬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也。父芸,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及长,气质淳厚,汉乾佑中,为成德军牙将.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

  宋·曹彬周岁时.父母罗列百玩之具于其前,国华只取干戈、俎豆,又取一印,人都惊异其不同于一般幼儿。后事太祖,平蜀,下江南,功为第一,封鲁国公,后因用为幼异不凡的典故。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国华取印,添丁抹书。”

  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唐·李濬《摭异录》:“太和(即大和,唐文宗年号)中,内殿赏花,上间程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为首?’对日:‘中书舍人李正封《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上叹赏移时。”

  《说郛》卷三引李濬《松窗杂录》记为唐明皇问侍臣事,与此有异。

  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诗:“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夭香。”此亦含“国色天香”之词。古人常以“国色”称誉绝世美人,如《公羊传·僖公十年》说:“骊姬者,国色也。”后因牡丹花美艳,为世人所赏爱,故又以“国色”称誉牡丹。“国色”之外,再加“夭香”,遂以喻牡丹,也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宋·范成大《与至先兄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欲知国色夭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此是咏牡丹花。

  明·郑若庸《玉块记·访友》:“他有个亲生的女儿,叫做娟奴,见在南瓦子住,果是夭香国色.”

  此是写女子之美丽。

  暗室不欺(室可欺)

  【暗室不欺(室可欺)】

  《梁书》卷四《简文帝纪》:“太宗见幽紫,题璧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瓒,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

  古人认为作人的美德是:即使在无人看见的暗室中,也不能作出不合礼仪的行为。后遂用为为人光明磊落之典。

  唐·郑谷《投时相十韵》诗:“薄冰安可履,暗堂岂能欺。”又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其一:“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暗海刻石

  【暗海刻石】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五《前汉》上:“(汉武帝)深嬖李夫人。死后,常思梦之。诏李少君与之语日:‘朕思李夫人,其可得乎?’少君日:‘可遥见,不可同于帷幄。暗海有潜英之石,“…刻为人像,神悟不异真人。使此石像往(相向).则夫人至矣。’”

  汉武帝时,李夫人死后武帝常常思念她。武帝听信方术之士李少君诌说,便在暗海中求得潜英石,使工匠在石上刻上李夫入的像。据说看了就如同见

  到真人一样。后因用为咏思念亡妻之典.

  安事诗书(诗书马上)

  【安事诗书(诗书马上)】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日:‘乃公居马上而得之(注:指夭下,即今所谓政权),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刘邦于秦末夭下大乱与楚汉相争中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就其本人条件而论,主要是他豁达大度,善于用人。文治有萧何,运筹有张良,武略有韩信,一

  批英才的智幽发挥,是汉能成事的重要保证。但刘邦虽有马上出生入死之功,却从来不知读书,也不懂得文治的重要,打天下既不是单凭“马上”能取

  得,治理夭下“读书”则犹不可忽视。“安事诗书”之说,恰恰曝露了刘邦浅薄无知的一面.后因以“安事诗书”用为不重视或不懂得文治之功的典故,

  以“诗书马上”为称誉文武兼备之典。

  宋·辛弃疾《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摘.”又《六么令·浦群花队阙》词:“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安世三箧,收三箧

  【安世三箧】(收三箧)

  《汉书.张汤传》附《张安世》:“安世字子儒,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记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汉武帝巡行河东时丢失了三箱书,诏问大臣,没有人能记起书名单的。张安世知道后,很快根据记忆,将所失书单开列出来。后来购求得到所失之书,

  经校对准确无误。后因用为咏记忆好,搜求图书的典故。

  唐·李瀚《蒙求》:“应奉五行,安世三箧.”唐·李端《送耿拾遗湋使江南括图书》:“汉使收三箧,用诗采百篇.”

  安乐窝

  【安乐窝】

  《宋史.邵雍传》载:北宋著名的宰相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诸贤退居洛中时,经常与学者邵雍交往,并为他买下一座庄园住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晌时酌酒三四欧,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吟诗自咏。”

  邵雍《安乐窝中吟》:“安乐窝中春欲归,春归忍斌送春诗.”后用“安乐窝”比喻舒适安逸的住所和生活环境。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七回:“旁人还猜他在总统府中……谁知他已托病出都,竟另寻一安乐窝。闭户自居。”

  爱媵贱女

  【爱媵贱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为之饰装,从衣文(衣文,穿著有文彩的华丽衣裳)之媵(音Ying[四声],古化陪嫁的人,这里指女妾)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残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这是韩非借田鸠(一作田休,齐人,是传墨子学说的人)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所举“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核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南朝。梁江淹《为到公曹诣竞陵公笺》,”合羞秦媵,志虑楚犊。

  爱人如伤

  【爱人如伤】

  《左传·哀公元年》:“(逢滑对陈怀公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晋·杜预注:“如伤,恐惊动。”

  《孟子·离娄下》:“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对于希冀和已求得的圣道,永不满足,好像尚未见及一样)。

  “视民如伤”,是指统治者对待百姓应十分爱护,就好像唯恐他们有伤痛疾苦而照料不周到那样。后常用以称美或谏戒统治者爱护民众的典故。

  唐,李隆基《肠诸州朝史以题座佑》。“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此用以勉励地方官应爱护百姓,体恤其疾苦。

27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