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

十个历史典故合集

时间: 马斌2 历史典故

  韩伯複裤,康伯複裤

  【韩伯複裤(康伯複裤)】

  《世说新语。夙惠》:“韩康伯(韩伯字)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複裤(可套棉絮的夹裤)。’儿云:‘已足,不须複裤也。’母问其故,答日:‘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韩伯幼时很聪明(???真的吗???),母亲给他做成了短袄让他穿上身,又操持给他做夹裤。当时令他拿着熨斗,他觉得熨斗中有火,柄也传得热了,于是他告诉母亲说,既然熨斗是这样,那么穿了短袄,下身也就应当暖了,因此不必再做夹裤。母亲见他小小年纪,便会推埋,感到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将来必定能成大器。后因用为幼智不凡的典故.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一《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翁饥不能具小餐,儿冻何由成複裤”

  含饭之恩

  【含饭之恩】

  《晋书·郗鉴传》:“初,鉴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怡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住,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鉴讨饭,带侄儿与外甥同往,乡里说不能兼顾,他就独往,将最后的饭食含在腮中,回来吐给两个幼儿吃。后以此用为施恩畜于晚辈的典故,亦

  泛指恩典。

  含怡弄孙

  【含怡弄孙】

  东汉·班固等编纂《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穰(rang,丰收)岁之后,惟子之志,吾但当含怡弄孙,不能复知政事。”又见南朝,宋·范晔《后仪书·明德马皇后纪》。

  怡(Yi ),用米、麦制成的糖浆,又称麦芽糖或糖稀。“含怡弄孙”,意为含着糖浆逗弄孙儿,后沿用此语形容老年人的闲适生活。

  元·王浑〔越调·平湖乐〕《寿李夫人》:“牙牙长忆点妆红,曾得含怡弄。”

  清·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回目:“小秀才毕姻恋母,老夫人含怡弄孙。”

  海屋添筹

  【海屋添筹】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以竹、木、象牙等制成的小片或小棍,用来作计算的筹码),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相传有三位老人遇到了一起,有人问他们的年龄。其中一位老人说,每次海水变为桑田的时候,我就放一根筹码,如今我放的筹码已堆满了十间屋子。添筹本指添寿算,长寿的意思。

  后因以“海屋添筹”用为祝寿的典故。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传奇》上二:“仙苑春长、北堂景蓦,欣逢日吉时良,海屋添筹,甫山寿祝无疆。”

  邯郸鸠

  【邯郸鸠】

  《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战国时,赵简子得邯郸民正月初一所献的鸠鸟非常高兴。有人问他为何高兴?他说正月初一放生,正好显示君主恩泽及于万物.后用为咏“放生”之典。

  唐·柳宗元《放鹤鸪词》:“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海棠春睡(睡海棠)

  【海棠春睡(睡海棠)】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太真即杨贵妃,初为寿王妃,后为女道士,号太真。后因以“睡海棠”、“海棠睡”等写海棠或比喻娇美的女子。

  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元·卢挚〔双调·蟾宫曲〕《杨妃》:“梧桐雨润零了海棠,荔枝尘埋没了香囊。”

  骇鸡宝(骇鸡珍)

  【骇鸡宝(骇鸡珍)】

  《战国策·楚策一》:“楚王……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壁于秦王。”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一得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之以入水,水常为人开,方三尺,可得炁息水中,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綎,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鸡群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 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

  古人认为通天犀可仪使鸡惊骇,因以“骇鸡宝”、“骇鸡珍”为犀角的别称。

  唐.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腊月巴地雨,瘴江愁浪翻。因持骇鸡宝,一照浊水昏。”此用指燃犀以照江。

  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主薄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唯有沉犀屈未伸,握中自有骇鸡珍,三年不鸣鸣必大,岂独骇鸡当骇人。”此以握“骇鸡珍”比愉身怀惊人的奇才。

  海鸟悲钟鼓(鲁禽)

  【海鸟悲钟鼓(鲁禽)】

  战国·庄周《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侍奉)而觞(劝饮)之于庙,奏九韶(古乐曲名)以为乐,具太牢(并用牛、羊、猪三牲)以为膳。鸟乃眩视而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以己养养鸟,即以养自己的方式来养鸟,以主观代替客观。海鸟害怕《九韶》之乐,太牢之膳,三日而死。

  后因以“鲁禽”、“海鸟悲钟鼓”比喻身不由己,受到拘束,不堪于官宦生活。

  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海禽不怿

  【海禽不怿】

  战国·庄周《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侍奉)而觞(劝饮)之于庙,奏九韶(古乐曲名)以为乐,具太牢(并用牛、羊、猪三牲)以为膳。鸟乃眩视而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鲁侯不知养鸟之道,而以养己的方法养鸟,鸟因而“三日而死”。

  后以“海禽不怿作为事与愿违的典故。

  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广乐虽交奏,海禽心不择。”

  海不波溢(海无波)

  【海不波溢(海无波)】

  汉·伏胜《尚书大传》载:相传周成王时,周公(注:名且)摄政,越裳国重译来献白雉(越裳,古代南海国名。重译,辗转翻译),其使臣言:“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殆有圣人,盍往朝之(盍 ,何不;殆,大概)。”

  后因以“海无波”用为象征国祚祥瑞的典故.

  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请问哪几种祥瑞?(屈指介)河出图,洛出书,景星明,庆云现,甘露降,膏雨零,凤凰集,麒麟游,黄英发。蓂荚生。海无波,黄河清.件件俱全,岂不可贺。”

27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