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故事
踞炉炭上
【踞炉炭上】
《晋书·宣帝纪》:“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护炭上邪!”’
三国时,曹操为汉丞相,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天下,又先后削平了北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北中国,但南方吴、蜀两国的迅速发展所造成的政治
上军事上的鼎立均势,以及身为汉臣的封建宗法观念的束缚,使曹操一时不敢公然生篡汉之想。故孙权表面上上表称臣,请他做皇帝,他说这是欲陷他于
不臣,故意把他往火坑里推。
后因以“踞炭炉上”比喻置人难以忍受之境。
就日瞻云
【就日瞻云】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尧,名放勋,史称唐尧,他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极有德行的部落联盛首领。可马迁歌颂说,假如你接近他,就会感到太阳般的温暖光明,若远远望去,就会感到其神采如云之高盛。后因用为崇敬谒见帝王的典故。以日、云比喻君主、领袖即源于此。
唐·李邕《日赋》:“披云睹日兮目则明,就日瞻云兮心若惊。”
救灾恤邻
【救灾恤邻】
《左传.僖公十三年》:“晋荐饥(荐,数,重,一再;荐饥,禾麦连年不收),使乞籴于秦。案伯谓子桑(公孙枝,字子桑。为秦大夫。秦伯,即秦穆公):‘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叛离);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请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于是乎疏粟于晋。”
春秋时,晋国灾荒连年,向秦请求购粮。秦穆公向大夫子桑和百里奚征求意见,子桑与百里奚虽都主张救灾输粟,然动机目的不同。子桑旨在“侵邻”,百里奚却愈在“恤邻”。一恶一善,十分鲜明。后因以“救灾恤邻”表示邻国之间,竭诚相助。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拟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己也?”
居甬东
【居甬东】
《左传·哀公二二年》:“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
鲁哀公二二年(公元前四七一年),越国灭亡了吴国,越国派人叫吴王夫差住到甬东去,夫差辞谢说:‘我年事已高,怎能侍奉贵君呢?,说完后,上
吊自杀了。吴王夫差尽管无道失国,但最终不肯做越国的臣虏,愤而自缢。是有骨气的。后遂用‘居甬东,比愉做臣虏的典故。
宋·皇甫明子《海口》:“谁能居甬东?一死谅非难。”
酒有别肠
【酒有别肠】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闽·景宗纪》:“帝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酒量大小,本不以身材为准;说“酒有别肠”也并非说海量之人的肠胃有什么特殊构造。王曦听说周维岳“洒有别肠”后,欣然命维岳下殿,竟欲剖视其
酒肠,由此可见其昏庸残忍。后以“酒有别肠”指人有酒量。
宋·戴复古《饮中》诗:“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惯持鳌。”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欺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三国魏王昶昶告诫其子严于律已,引用谚语说,救寒不如用厚皮衣,制止诽谤不如加强自身修养.后以“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劝勉人加强修养。
救蚁,董昭救蚁
【救蚁(董昭救蚁)】
《太平御览》卷四七九引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富阳董昭之,尝乘舡过钱塘,江中央见有一蚁,着一短芦,甚迫遽。昭之曰:‘此畏死也。’便以绳系此芦,着肛头。蚁缘绳出。中夜,梦一乌衣人从百许人来,谢云:‘仆不慎堕江,惭君济活。仆是蚁王。君若急难之日,当见告。’后昭之遇事系狱。蚁穴狱,昭(之)遂得脱。”参见今本《齐谐记》。
据说。昭之被诬入狱后,忽然想起梦中之事,同禁者令取一、二蚁置掌中,向蚁说明情况。昭之按照所言做了之后,当晚果然又梦见乌衣人说:‘可急投
山中。’醒来之后,群蚁咬断了枷锁、镣铐,并挖出一条通道,因得逃到山中.后遇大赦,才得脱免。后因用为行善救生而得报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董昭救蚁,毛宝放龟。”
酒浇块垒
【酒浇块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忱);‘阮籍何如可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阮籍与司马相如相仿佛,唯籍心怀不平,经常饮酒浇愁。
垒块谓胸中郁结的不平之气,或写作“块垒”、“块磊”。后常称以饮酒排遣郁闷和不平为“浇垒块”、“浇块磊”等。
宋·刘弇《莆田杂诗》之十六:“赖足樽中物,时将块磊浇。”
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胸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垒消。”
久假不归
【久假不归】
《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认为,尧舜是本着天性自然施行仁义的,商汤和周武王是修身养性勉力施行仁义的,至于五霸,都说是假借仁义作幌子,以行其私。但长期坚持下去做,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是没有仁义的呢?言外之意是说,伪善也是一种善,只要伪没有暴露出来之前,就是善的。后常用其字面意义,表示借别人的东西,长久不还,据为己有。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七:“煨烬之余,所存不多。诸侄辈不能谨守,又为亲戚盗去,或它人久假不归。”
九转功成
【九转功成】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又“一转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道家修仙炼丹,丹以九转为贵。九转,是指丹经反复多次烧炼的意思。烧炼时间越久,反复的次数越多,金丹的效能也越高。“九转功成”本指炼丹的高深阶段。后也泛指功夫深或卓有成效。
唐·吕岩《渔父·朝帝》词:“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