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话题作文 > 节日作文 > 重阳节 >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

时间: 新华 重阳节

好的作文一般有清晰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这里给大家分享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方便大家写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时参考。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1

“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哈哈!我早忘了!”一提到重阳节,我就想起王维的诗《一个人在异乡的陌生人,每逢佳节,思乡。我知道哥哥们往哪里爬,少了一个人。”为了这首诗。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第112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尊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而温暖的节日。但在浮躁而仓促的经济市场生活和工作中,重阳节的高潮随着金秋的流逝而慢慢退去。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也是纪念祖先的家庭成员。在我的家乡,虽然重阳节没有山珍海味,但是插吴茱萸吃年糕还是很常见的。我只记得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奶奶都会宰杀自己的鸡鸭,通知所有的阿姨叔叔都来享用。其实每个人都有反哺的感觉。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父母宰杀动物,把孩子聚在一起享受的真实意图呢?当我再次看到这一对老男女坐在家乐福门口时,他们手拉着手,看起来很亲密。他们对重阳节有这种深厚的感情,孩子整天忙于工作,只有两个字“懂”。今天买点好东西,晚上等他们回来给团员们吃个饭。很多人不知道父亲节,忘记了母亲节。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忘记了今天的重阳节,一个老年人的节日。一个问候,一个简短的电话,他们都会开怀大笑。

回家看看!哪怕是一瞥,是偶遇,也要看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2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阳,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3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许多老人们,都喜欢过这个节日。

而昨天,又是重阳节。我们一家人都在为重阳节做准备呢!相传,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我们一家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奶奶和妈妈都在做晚餐呢!爸爸和爷爷都在聊重阳的习俗呢!我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便也帮奶奶一些小忙呢!晚饭时,我们一家人都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过热闹的重阳节,大家都吃着重阳糕。听奶奶说,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晚饭过后,我们都去了小公园赏花。我坐在小河边,那水中倒影的花可真是美啊!我不由自主的沉浸在了这美丽的地方。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4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5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赏菊花是市民多年传统风俗,戴菊花防灾去病也是人们旧时一大习惯。重阳节到来各大公园将举办菊花展,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名声。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6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九九重阳,还有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7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就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8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预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乐,长命百岁!都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里的老人让你想想就感觉温馨也生出对家的无限依恋,每当夜幕降临,畅游车河时,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灯是属于你为你而留,心中顿有暖流缓缓淌过……

这个重阳节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和姨婆还有爷爷,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快乐安康!经常会想起他们,很少会梦到他们,相信他们在那里一定是快乐安好的在我还是个毛毛头时,奶奶把我接回来,和姨婆一起把我带大,我的童年考试吧无虑,她们对我宠爱有加,特别是姨婆对我偏心偏得来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遗憾的是她们一天我的福也没享到,在我还没开始工作赚钱她们就都走了,虽然这些年我总是尽我所能为她们做佛事,总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现在还记得姨婆看到我就说阿囡啊……放学后每天偷偷给我买奶油小方还叮嘱不能告诉表妹……过年奶奶为了劝说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应我的条件---买连环画外带拷扁橄榄,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圆子,青团,松糕……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空前绝后的美味随她一起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抓紧时间,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们多聊聊,哪怕多一个电话,以后都会少一个遗憾……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9

人们都常说:“做了一件好事,就像是吃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心里甜滋滋的。”今天,我要把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摘下来。

10月2日,正是重阳节,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本应该是我们孝敬长辈,如:奶奶、爷爷、外婆、外公。但是,爷爷奶奶住在江西,我只能用电话表达我的心意,外婆住在建阳,路程近,又燃烧起了我的心。我问妈妈可以去建阳看外婆吗?妈妈说:“国庆节本是一家团圆,少了你不行。”我说:“明天就是重阳节,我想给外婆送上我的祝福。”妈妈答应了,但妈妈要上班,不能请假,让我自己去。我把妈妈给我的钱到超市去给外婆买了一份礼物。

中午,我吃了饭,睡了一个美美的的午觉,醒来已经是两点了,妈妈送了我上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建阳,下了车,又上了16路公交车,因为外婆家在五里樟。到了外婆家楼下,我听到一声亲切的叫声“小旭”,我抬头往上看,那是外婆和妹妹。我跑了上去,外婆迎了下来,紧紧地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高兴得合不拢嘴。到了家里,外婆拿出许多好吃的给我吃,还给我买了礼物,我好感动。

晚上,外婆给我们做了鸡、鸭、鱼等许多好吃的,可把她累坏了。本来我是来看望外婆的,没想到却增加了外婆的负担。外婆身体不大好,前不久,腰痛的-病又犯了,我发现她时不时的用手捶打着腰,我劝外婆歇一歇,可她却忙得不亦悦乎,怎么也停不下来。时间像溪流一样,过得好快。吃完饭,我正准备给外婆送上祝福时,妹妹抢先了一步,妹妹祝外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也不甘示弱,紧接着说“祝外婆老当益壮、笑口常开。”并送上我亲手做的贺卡和暖手宝,外婆高兴极了,她说,只要能见到我们,她的病就好了大半,她根本不需要什么礼物。是啊,老人不图什么,他们图的只是儿孙能常陪伴膝下.我想今后我要多来看看外婆,多陪她说说话,聊聊天,人能来比什么礼物都好。晚上,我提出帮外婆洗脚,外婆答应了,我觉得这是我为外婆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了.

这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也是最开心的一天。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10

秋菊的清香在空气中飘荡,她正傲放,展示着那一种清净高洁,还有一丝丝耐人寻味的怀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值一年重阳,正是枫叶红了树梢的日子,带着缕缕伤感,我虽家人健在,却也生出几分物是人非的悲伤思绪来。

我随手摘了一朵雏菊,它细小扁长的白色花瓣裹着中间艳黄色的花蕊。母亲说它又名延命菊,有天真、和平、希望、纯洁的美以及深藏在心里的爱之意。我把它夹入书中,送给了外婆,算是来自我的一份朴素的礼物。

迎着秋风,那点淡淡的花香萦绕鼻尖,带着些思念,颇有些近人情味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卷到更远的地方,寄去我的思念。

走在蜿蜒向上的山路上,脚踏着有些潮湿松软的泥土,踢着细碎的小石子,我缓步向山顶走去。路经好几个老人,她们就站在那里,目光投至更远的地方。她们的瞳孔黑黑的,深沉却又带着凄凉,那或许是对亲人的思念,或许是浓重的乡愁,我不得而知。她们背着手,安安静静地就站在那儿,风迎面吹来,带着些湿意,吹起了老人们花白的头发和老旧的衣裳。我一一说了句“重阳节快乐”,却又觉不太好,好像在提醒着她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人们没说什么,只是朝我轻微点了点头。

山顶是极为空旷的,但遍地长而密的杂草倒有些烦人,纵使它们早已枯败。两三棵树站着,好似遥望远方的老人,快要掉光了头发,躬着背,躯着腰。下面是清一色的黄色。

不一会儿已到黄昏,天边翻起一髻儿金黄,一点一点蔓延。有些深色的阳光均匀的涂抹在山上,洒在孤寥的树上,洒在枯败的花草上。

我沿原路而下,那几个老人已经离去了。我驻足呆呆地看了会儿那块空地,心里浮起不知名的情绪,是带着苦味的点点思念之愁。

最后的余晖被吞噬,黑暗已然来临,望不见月亮,我体会不到陶渊明的“悠然”,心中弥漫的,不过是那“倍思亲”罢了。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11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来到了十月份,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每年的十月二日,是什么日子?每年的十月二日是我国的重阳节,又称双九节,老人节!

在这么有意义的重阳节,我们街道办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活动来庆祝我们街道的老人们,而我是一名热爱帮助别人的年青人,所以我加入了义工队,参加了义工队之后,我发现我自己充实了很多,心态变得更开心更健康了,在每年的重阳节,我更加跟随者义工队去帮助一些困难家庭的老年人打扫屋企,陪伴他们聊天,虽然帮他们收拾家有点辛苦,但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这么开心是值得的,到了晚上,我跟随着老人院的活动组织人来参加,老人院的联欢晚会,在晚会上,我帮忙搬凳子,布置晚会现场等所有老人家能够度过一个开心的晚会,在晚会上,我还客串表演一个搞笑节目,当晚的气氛非常高兴,所有的老人都笑得见牙不见眼,当晚是我最开心的一晚!

重阳节!在我国是一个尊敬,爱护老人的一个节日,我能够参加义工队去帮助人是非常开心的,加上我在重阳节的当天令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的!大家在重阳节会有着什么样的庆祝方式呢?可以分享一下吗?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12

金菊飘香的季节,九九重阳节如期而至。“九九”谐音“久久”,寓意长寿健康,也传播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

放学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该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呢?东想想,西想想,可还是想不出来……

快到家门口时,我一拍脑门想起来了,粗心的我只记得是重阳节,却忘记了奶奶的生日正巧也是这一天。两节一起过,去给奶奶买个蛋糕,再写个祝福心愿卡吧!这虽然不是一个新颖的主意,但也能代表我这个做孙女的心意。

我把想法和妈妈说了,妈妈立刻打电话在家附近饭店订了一个包间,并且还通知了家里的其他亲人到场隆重庆贺。

我去麦菓蛋糕店选购了一个“甜心花园”蛋糕,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回家,找来两张颜色鲜艳、代表年轻活力的卡纸,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五个大字——重阳节快乐,分别想送给爷爷、奶奶各一张。我将两张卡纸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提着蛋糕,和妈妈一起去饭店给奶奶欢庆生日喽。

家里亲人陆陆续续到齐了,奶奶、爷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把贺卡分别捧到奶奶、爷爷面前,只见二老对视了一下,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爷爷唏嘘了一口气,问道“贺卡是你做的?字写得好棒哦,爷爷、奶奶很高兴,谢谢小孙女!”听到夸奖,我高兴得蹦了起来。

“但是,爷爷、奶奶喜欢实际朴实一点的东西,比如你的学习成绩啊!还有爷爷、奶奶更希望我们的儿女、孙子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工作、生活、学习和成长啊!”此时,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亲情味道,感悟到了长辈对儿孙们的那份至真疼爱。

“甜心花园”蛋糕蜡烛点燃了,我默默地祈祷,祝我的爷爷、奶奶长寿安康,也祝天下所有如爷爷、奶奶这般年纪的老年人们合家快乐幸福!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13

金秋送爽,花果飘香。今天我们满怀欢喜的心情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前辈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村的宝贵财富。忆往日,您们呕心沥血,用辛勤的汗水为村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曲、一首首悦耳动听的人生的赞歌。看今朝,村的发展,有您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您们虽然老了,但你们仍然发挥各自优势,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您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永远是下一代学习的榜样。

“最美莫过夕阳红”。衷心地希望老年同志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老有所为。并祝愿老年同志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在祥和、和谐的氛围中,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

这篇三年级重阳节作文包含了我们对老人的关爱,以及对他们深深地挂念。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14

“送给你啊。”

“你想送给婆婆,就亲手做一张吧。”

婆婆的话提醒了我,教师节的时候,学校就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做贺卡送给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今天我也做一张贺卡送给婆婆。回到家中,我钻进舅舅房间,关上门,开始做贺卡。我先拿出一张白纸对折,在上面一层画一个大大的“爱心”,再用剪刀掏空,然后在下一层画了一些代表感激之心的金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妈妈拎着补品,带着我去看望公公婆婆。

到了婆婆家,妈妈一边把补品递给婆婆,一边笑着对我说“苗苗,见到公公婆婆要说写什么?”我一听,头立刻低了下去,抿着嘴笑着,什么也没说,跑进舅舅房间玩电脑了。妈妈无可奈何地说“这丫头就是怕说话。”婆婆笑着说:“说什么,能来看婆婆,婆婆就很开心了,还买这么多东西多浪费钱啊!”

中午婆婆烧了许多我爱吃的菜,而且把这些菜都放在我面前,还不停地夹菜往我碗里塞。吃完饭后,婆婆带我去超市买吃的。到了超市,我买了一些零食,虽然婆婆说吃零食不好,但还是随我拿。突然在文具架上,我看到一些漂亮的贺卡,我心动了,想买,婆婆问“买贺卡有什么用?”

“送给你啊。”

“你想送给婆婆,就亲手做一张吧。”

婆婆的话提醒了我,教师节的时候,学校就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做贺卡送给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今天我也做一张贺卡送给婆婆。回到家中,我钻进舅舅房间,关上门,开始做贺卡。我先拿出一张白纸对折,在上面一层画一个大大的“爱心”,再用剪刀掏空,然后在下一层画了一些代表感激之心的金盏花,还画了一双大手牵着一双小手,最后我又在上面写下了自己创作的小诗:

做好后,我把贺卡递到正在干活的婆婆手中,婆婆打开后,开心地读了起来。读完后,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化,连声夸奖:“苗苗真能干,贺卡做得比买的还漂亮,都会写诗了。”听了婆婆的夸奖,我不好意思的笑了,但心里却美滋滋的。

重阳关爱活动主题征文篇15

“尊老爱幼”这个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也永恒不变的人生真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历代人们谈论和遵从的永恒话题。有人曾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之重要,孝敬老人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物质上的给予,老人的心如夜空,物质的给予是闪烁的星星,而星星在月亮的光辉下便失色了,这月亮则是态度,则是精神满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许你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时刻牵动着老人的心,当你不留意,一个不满的眼神可能给老人的心灵烙上了一个伤疤,但老人会忍痛宽容,所以,老人的心即狭隘又宽广,如果能懂得老人之心灵,就能够真正做到尊老、敬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老人不仅仅对自己的亲人,全社会的老人都需要我们的爱,把“爱”发挥的淋漓尽致,把爱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漫步老人心灵,你就会明白,家中长辈生活不能自理时,你不辞辛劳,毫无怨言的待过,在老人心中,哪怕就是你为他做的一件事,他都会铭记在心,你为他梳理一次头发,她会觉得自己的头发不是银丝,仿佛焕发了青春的光彩,如果你为她送饭,她会觉得即使下不了咽,身体也不会缺乏能量,这是精神的食粮,这是爱的力量,你做的如何,时时站在家中老人的角度上想想吧!

漫步老人心灵,当与你从未蒙面素不相识的老人行动蹒跚,拄着拐杖在道路上行走时,你是否上前把自己当作成他手中的拐杖呢?也许你给予的爱能扶平老人前行的路,老人欣慰的笑容见证了你情感与品格的升华。当你看见有位衣衫蓝缕的老人向你走来,你是否避而不见呢?如果他向你问路,你会绽放出你的笑容,耐心的做他的向导吗?“尊老”其实很简单,但这简单的事,又有多少能把它做好呢?多付出一些爱给老人,老人如同幼孩,他也需要爱,爱要呵护,我们则是爱的源泉,当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涌出爱的源泉给老人,让老人的心沐浴在爱之中,你便做到了“尊老,敬老”

把爱的和煦的阳光,撒进老人的心底,让老人心中的鲜花不凋谢,让老人心中永远溢满爱的源泉,在老人心灵漫步下,你会真正懂得老人的心,真正做到尊老,爱老!

57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