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
在写作文之前,要认真审题,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体验,使文章更加有思想性和深度。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1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元宵节的夜晚,家里刚好有一些元宵,我争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齿下,母亲终于答应啦!
我揭开锅,放上水,合好电闸,等水烧开,(上一次,由于我经验不足,煮成了一锅黑水,。)水开啦!,我把元宵轻轻的放下锅,我用勺子轻轻把元宵推开,锅开啦!大功告成。
“开饭了”我喊,这次我的元宵一个也没破,一个个圆圆胖胖,好可爱!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灯,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了点红色,桃底有大叶子,真是漂亮又简单,看那以过时的扇灯,虽然它过了时,但它还是那么青春有风度。有气魄,再看那金牛灯,制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线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今牛就出现啦!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呀!
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上炸开,好象把天空炸出一个洞,满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来。快来看!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龙山,那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
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大家的祝福,我对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过来,在这里,我只说一句,元宵节快乐!!!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2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远自汉代以来,民间即有元夜张灯赏灯的习俗,所以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作"灯节"。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3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4
正月十五终于来到了,这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兴奋不已,因为元宵节这天可以吃好多好多汤圆儿。
超市里的汤圆儿有很多种味道,芝麻,花生,香芋,香橙,菠萝……都能放进汤圆里,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买的就是最经典的芝麻汤圆。
汤圆儿有桂圆大小,圆溜溜的像一个小雪球,摸上去冰冰凉凉,硬邦邦的。妈妈先把水烧开,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雪团似的汤圆儿放进锅里,汤圆立刻沉入锅底。妈妈用汤勺轻轻地搅动,防止汤圆粘在一起,然后盖上玻璃锅盖,很快玻璃盖上就有一层水蒸气。过了几分钟,水又开了,“咕噜咕噜”冒着泡儿,从锅缝中冒出许多水汽,一个个汤圆接二连三地浮上来了。
妈妈打开盖子,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看见一个个汤圆儿像长大了一圈似的,看起来似乎煮熟了,真想吃一口!
妈妈说:“别急,先让它再煮熟一点儿。”妈妈用汤勺把那些在水里打的汤圆儿一个一个的舀起来,又放进开水里。我快等得不耐烦了,妈妈才说:“可以吃热乎乎的汤圆喽!”我一听马上一阵风似的冲过去拿碗,用汤勺装了一大碗汤圆。
妈妈煮的汤圆,就是不一样啊!细看熟透的汤圆儿一个个又白又胖,又大又圆,像一颗颗白色珍珠,又像一个个去了皮的荔枝。透过晶莹的外皮,里面的芝麻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他是那样的香,老远就能闻到它的芝麻香气。让我忍不住想一口把它吃掉。
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舀入嘴中,哇,好烫!但是真是好吃!外面的那层薄薄的皮,比软绵绵的棉花糖还软,真是嫩滑柔软、香糯可口。轻轻一咬,你会感觉香喷喷、甜蜜蜜的芝麻流入嘴中,咽下肚子,甜味一直徘徊在心中,真让人回味无穷。一大碗汤圆,我十分钟不到就吃完了。
我喜欢吃汤圆儿,元宵节吃汤圆儿是愿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吃了汤圆,我希望我的家庭可以甜蜜幸福。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5
“年小月半大”,正月十五得像大年三十一样的重视,一家人不仅要团聚再吃顿年夜饭,夜晚还特别热闹,有集会玩龙灯、舞狮、旱船、猜灯谜、放焰火等各项社团活动。
北方的正月十五同样也过的热闹非凡,把正月十四当作大年三十再吃顿年饭,然后再继续过三天的年(十五为小初一,十六为小初二,十七为小初三)。直到正月十八,人们才开始投入到正常的生产工作中去。
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称“汤圆”“圆子”“水圆”“汤丸”“浮圆子”“乳糖圆子”,生意人美其名为“元宝”,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6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民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父亲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父亲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7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元宵节的夜晚的,家里刚好有一些元宵,我争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齿下,妈妈终于答应啦!
我揭开锅,放上水,合好电闸的,等水烧开,(上一次,由于我经验不足,煮成了一锅黑水,.)水开啦!,我把元宵轻轻的放下锅,我用勺子轻轻把元宵推开,锅开啦!大功告成。
“开饭了”我喊,这次我的元宵一个也没破,一个个圆圆胖胖,好可爱!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灯,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了点红色,桃底有大叶子,真是漂亮又简单,看那以过时的扇灯,虽然它过了时,但它还是那么青春有风度。有气魄,再看那金牛灯,制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线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今牛就出现啦!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呀!
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上炸开,好象把天空炸出一个洞,满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来。快来看!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龙山,那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
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大家的祝福,我对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过来,在这里,我只说一句,元宵节快乐!!!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8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了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是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9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与土元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三个合称“三元”,分属于天、地、水,“三官”的诞辰。因元宵是节日食品而得名。元宵节又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我们乡村的元宵节非常的热闹。看,有舞龙灯的、有逛庙会的、有放水灯。
乡村的元宵节主要活动是观赏花灯,所以又称“灯节”。在这个节日里还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灶火、猜灯谜等习俗。
在这天晚上有的人 还 放许愿灯,放水灯,再把自己家里的灯全开起来,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灯都开起来?是不是太浪费电了?”妈妈说:“不浪费,那叫‘满堂红’。”哦!原来如此,在这元宵节的时候,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地方的村民舞龙灯,可热闹了。我们还在桥头两端点上灯。有些大人会一起打牌,搓麻将,闹到很晚很晚的'才肯罢休。
在元宵节的这天晚上,电视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精彩节目插放,有小品、舞蹈、歌曲,反正应有尽有。于是,我又天天盼望过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我喜欢元宵节。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10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推移,元宵节活动越来越多了,不少地方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11
在爆竹声中,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早晨起床当然应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用黏黏的面团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白,放在锅中蒸上一会儿。煮好的汤圆,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像流水般滚入心脾,嘴巴中充满了浓浓的芝麻味,舌尖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与味道,代表着一家与与睦睦的生活。
晚上,我到外边去玩,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最美的还要数护城河边了。护城河边灯光辉煌,人声鼎沸。我漫游在这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栩栩如生的金鱼灯,形象逼真的莲花灯,古朴典雅的宫灯——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做工精细,真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在平静的河面上,映照出了灯的影子,好像河的底下也点着一盏似的。一阵微风拂过,河面上微波荡漾,灯的影子也跟着摇摇晃晃了。
“好!”一阵喝彩声吸引住了我,原来是不远处有人在猜灯谜。我也想过去猜猜,可无奈人太多,形成了一堵‘人’墙,把猜灯谜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我站在‘人’墙外,听着中面传来的阵阵欢笑声。主持人开始说灯谜了:“一人一张嘴(猜一字)。”我心想:那是什么呢?我正想着,一位老爷爷举起了手,回答道:“是个‘合’字。”主持人笑眯眯地说:“恭喜您,答对了。”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元宵节,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12
年小月半大”,正月十五得像大年三十一样的重视,一家人不仅要团聚再吃顿年夜饭,夜晚还特别热闹,有集会玩龙灯、舞狮、旱船、猜灯谜、放焰火等各项社团活动。
北方的正月十五同样也过的热闹非凡,把正月十四当作大年三十再吃顿年饭,然后再继续过三天的年(十五为小初一,十六为小初二,十七为小初三)。直到正月十八,人民才开始投入到正常的生产工作中去。
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民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
元宵和新年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称“汤圆”“圆子”“水圆”“汤丸”“浮圆子”“乳糖圆子”,生意人美其名为“元宝”,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13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刚吃完团圆饭,爸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经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候,几声的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赏花灯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惬意的神情离开了。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14
每逢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汤圆是宁波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唐太宗为犒劳大将郭子仪,下旨御厨在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以上好糯米制成特殊食品应宴。御厨们灵机一动,创制出一道香糯柔软的白圆团子,献给皇上。唐太宗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将其定名“唐圆”,象征唐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宵夜时吃的,民间遂称之为元宵,即汤圆。因为这种糯米球在锅里有浮有沉,所以最早叫它“浮元子”,后来把“浮元子”改称为“元宵”。元宵节吃汤圆象征合家团圆,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汤圆是一种不分老少都爱好的食物。汤圆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是个珠圆玉润,然后一戳就如岩浆般喷涌出香馅的汤圆,令人称绝。现在的元宵种类繁多,比如赖汤圆、绿豆汤圆、芝麻枣泥汤圆、鸡肉汤圆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吃到芝麻汤圆,下面我们来看看芝麻汤圆是怎么做成的?首先准备这些原材料: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挑仁(压碎)、芝麻、化猪油。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水浸1到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第二,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第三,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第四,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汤圆因为心里包着馅,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温度适宜可以入口,可是一定要留意里面的馅料,温度相对比较高,可别烫着了哦!
我爱吃汤圆,也爱看它漂在水中的样子。每年我都期盼元宵节的到来,因为我就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做的汤圆了,幸福快乐的过大年!
关于习俗的作文元宵节篇15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
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