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清明节扫墓遐思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里,我们全校的师生,参加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扫墓。
春天给人的感觉真是不同:暖暖的春风迎面扑来,使人按捺不住对春天的美好憧憬。一路上欢歌笑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神圣而庄严的地方——黄坡烈士陵园。来到这里,我感觉十分激动。这是,老师让我们对着神圣的墓碑,默念一分钟,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解放太原战争时激烈的一幕幕,我在心里默默地说:“革命烈士们,我们的战争胜利了,我们过上了幸福安宁的日子,请你们安息吧!”耳畔又响起了热烈激昂的队歌“我们的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我相信,我们是祖国的骄傲,祖国的栋梁,幸福的未来等待我们创造,我们可以让祖国更加强大,更加富饶!
这时,我们要排队给革命烈士敬献小白花。有些石碑上赫然写着烈士的名字,但是,有些石碑上只写着“革命烈士之墓”,这可见烈士们的无私奉献、不求名利的伟大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天的时光匆匆逝去,这虽然是我第一次来扫墓,但我受益匪浅。这次游历,使我有了建设祖国、造福人民的信心和动力!
作文清明节扫墓遐思2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
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天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更多的是不舍。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
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 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
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作文清明节扫墓遐思3
今年的清明节是四月五日,我们这清明节的风俗,必须去祭拜祖先。
我的老家在南乐,每年我不能和爸爸妈妈回去,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祭拜。所以就在十字路口给我的奶奶烧纸。奶奶在我还未出生前就去世了,她长什么样子我从来都没见过,但是我想一定是和蔼可亲的样子。我仿佛看见了奶奶慈祥的微笑,我默默祈祷着:奶奶如果您在天有灵,保佑我们都健健康康的。
这是天空下起了小雨,我看见爸爸妈妈都哭了,我的眼睛也流出了泪水。顿时我想起了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该回家了,我有些不舍,奶奶愿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
作文清明节扫墓遐思4
每年清明前后,总有一场春雨悄然降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漫天纷飞的雨丝更像是点点泪滴,是为了纪念那位春秋时有名的介子推吗?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避祸害不得不流亡出走,原本贵为皇子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流浪者,有家不能归,有国不能回,锦衣玉食的生活离他远去,他身边的众多追随者离开了他,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陪伴着他,介子推便是其中之一。当重耳饿昏过去的时候,介子推割下腿上的肉烤熟了给他吃。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在重耳荣华富贵之时,追随他自然不算什么,可是能在他穷困潦倒之际依然对他不离不弃的人,便是真正的:忠臣!便是经得起考验的松柏!介子推就是这样的忠义之士!不为荣华,不求富贵,只是出于一种忠诚,一种责任。这便是清!
当重耳受尽苦难,终于回到晋国做回国君,决定报答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已经和母亲躲进绵山,不愿再见重耳,不愿享受荣华富贵,不愿接受高官厚禄,只是隐居深山,和母亲一起生活。重耳找到绵山脚下,为了逼介子推下山,派人三面烧山,只留一面供介子推下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他们的身影。大火熄灭后,晋文公带人上山寻找他时,在一棵老柳树下发现他和他母亲的尸体。介子推在重耳历经磨难之时对重耳不离不弃,却在重耳得意之后悄然离开了他,宁死也不愿享受高官厚禄。这就是淡泊名利。淡泊名利,只存忠义,不求感恩,不图回报,为明。介子推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清明”二字,诠释了“清明”的涵义。就像他的那首诗一样: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短短的一首七言诗,竟用到了三次“清明”,而诗中更是饱含了一位臣子对君主的殷切希望,希望主公清正廉明,做一位杰出、清明的君王。我常想,重耳后来能够励精图治,成为赫赫有名的晋文公,是否也是为了纪念、报答介子推呢?他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原因也在此吧。
我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时常想:那一天,为何不下一场雨,一场清清明明的雨,浇灭这场大火浇灭这个愚蠢的决定,让这位清明之臣活下来呢?后来,我明白了,虽然介子推被烧死了,但他这种清明的精神是永远存留在浩然天地间的。所以,介子推并不需要这场大雨,他这清明的精神使死亡在他面前变得渺小。清明的精神是不会畏惧死亡的,是不会在乎人间烟火的。
后来每到清明前后,春雨就会降临人间,这是天公的眼泪吧,介子推的精神一定是感动了上苍。我相信,当他看到那一场熊熊大火的时候,一定在暗下决心,要在每年的清明节里,为人间送来一场清明之雨。让这场雨洗去人间的污垢,还大地以洁净,还人间以清明。
光阴荏苒,两千五百年过去了,两千五百年后,又一个清明节来临了。又会有一场雨从空中洒下。我漫步在前几天的一场春雨中,惊喜地发现:树木长出了新芽,上面的灰尘被冲刷得干干静静。这是清明的力量吧。这种力量已经影响了不知多少位仁人志士:文天祥,于谦,颜真卿……他们和介子推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清明”二字的含义。他们也如一场清明之雨,用自己的精神净化后人的心灵,把清明的精神发扬光大,影响着后人,感染着后人,使其薪火相传,永不停息。
我在历史的时空中漫步,时常能够感到清明的力量:魏征的直言敢谏,岳飞的精忠报国,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明的力量,或成就治世,或保卫国家,或使祖国崛起,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呀!春雨虽然润物细无声,但可使草木蓬勃生长,可使万物欣欣向荣;清明虽然看似虚无,但可使伟人成其功业,使民族腾飞崛起。此时的我,已经从历史的时空中感受到了那纷纷春雨中饱含的清明的力量。
清明时节雨纷纷,纷纷春雨为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