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端午节作文
写好作文需要注意写作规范,例如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规范,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易读。看端午节作文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看端午节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看端午节作文篇1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
这一天,主要活动就是赛龙舟、吃粽子。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遗体。有学者认为端午节其实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每逢这天,人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我想许多小朋友都会唱吧:“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许多地方的人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脚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
端午节充满传奇,充满乐趣,真希望今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
看端午节作文篇2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等。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是用粽叶和糯米、蜜枣、花生一起包成的,香香甜甜的,可好吃了。说起粽子,还有段来历呢,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人们害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用竹筒把米装起来投进江中,可是被蛟龙偷吃了,后来人们知道蛟龙最怕苇叶和五彩线,人们用这些东西把糯米包了起来,蛟龙看见这些东西就吓跑了,这样小鱼和小虾就不吃屈原的身体了。于是到了这一天,人们就把包好的粽子投进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习俗。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赛龙舟的习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无比,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作纪念。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看端午节作文篇3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看端午节作文篇4
家乡有许多节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终不会忘记的还是家乡的端午,一想起它,内心一种油然而生的兴奋,至今都仍然回味无穷,历历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节日,据我们当地人说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类的东西那就“更胜一筹”了,家乡的老人们把这一游称之为“游百病”。这一说虽说没有科学道理,但是当时在长辈们的“吹捧”下,天真无邪的我们始终深信不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会一大早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集合,浩浩荡荡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进军”。
这天,经过跋山涉水之后,迎来了阵阵的鸟语花香,蝴蝶在草丛间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逊色,为它伴奏,悦耳动听,虽不能与金曲互相媲美,但是这是原滋原味的天籁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梦死。儿时的我们最喜爱不过的当然要算是在草丛间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与市场上卖的草莓截然不同,它个儿不大,颜色也不一样。虽说难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硕果累累”,忙着带回家好与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不必说繁花似锦的百里杜鹃,更不必说景色迷人的黄果树瀑布,单是家乡的“人间仙境”就是许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间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乡人们在端午节时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势险要,海拔极高,山路斗折蛇行,盘曲而上,拨云弄雾。必须用汗水浇灌你才能“一览众山小”。这儿最精彩不过的是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们自编自演,他们多才多艺,以此来显示家乡的地灵人杰。
如果这其中非要评个高低的话,当然是要算苗族滚山珠了,我应当怎样来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就要写出行云流水般的诗来描绘他们的变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会用各种色彩点染他们清扬的眉宇与绚丽的服饰;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会用动听的音符来构成此起彼伏的音阶传达他们清脆的铃声;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会在玉石上摸拟出他们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用贫乏的文字来描绘这惊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说:“珠炫转星宿摇,花蔓斗龙蛇动”。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乡来,我会为你作引导,如果你喜欢我家乡的舞蹈,我会为你作介绍,来吧!我远方的朋友。
看端午节作文篇5
端午节来喽!我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五月五日,这一天来的可真迟啊!我等它等的都快急死了。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盼端午?我的答案很简单,因为端午节这一天有得吃有得玩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到端午我们就要放假了!
五月五,端阳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欢的是吃粽子了!我偷偷告诉你我吃粽子一次能吃好几个呢!你可千万别说我光会吃不会做哦!我也会包粽子:在包粽子前,现将包粽子必备的糯米置于水中泡上一段时间。把采来的箬竹叶放置于水中洗干净,然后把箬竹叶卷成圆锥状,将糯米放入其中。卷好,用线将粽子捆起来便做好了!如果在粽子里加入几颗蜜枣,那么粽子大味道就会更好了!
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还会佩香囊、悬艾草菖蒲。不过,赛龙舟在我们这里并不常见,我们喜欢在家门口悬艾草菖蒲。用银杏叶与艾草泡水洗澡。父母还会在孩子的耳朵里,鼻子里点上几滴雄黄酒。在做完这些之后,父母会在孩子的手上扣绒,这些都是人们用来祈祷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方法。
说到端午节,我们不禁想到屈原,这个节日就是因为他而得来的: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续其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对了,刚刚说完了悬艾草菖蒲,还没说挂香囊呢!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而且挂香囊对身体也有好处哦!香包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的。以往由于医药不发达,这些有有杀菌作用的香包被带在孩子们的身上,起到避邪正气、防治蚊虫和不祥之物骚扰的作用。现代的香包中填充用的香药成分有所突破:薰衣草、马鞭草、迷迭香、干花都可以用来做香包。
看完了上边,我确信你和我一样喜欢端午节。因为它又好玩又有好吃的。不过,韩国居然和我们争端午节,你说这有什么理由?不过,我们的确没有韩国重视这个节日,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看端午节作文篇6
离端午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飘着阵阵粽香。
我和我的妈妈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妈妈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接着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妈妈包粽子,我不解地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一个著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妈妈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妈妈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之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妈妈停下手中的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的。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的节日,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看端午节作文篇7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逐渐淡化与消亡,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几乎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都会有人出来念叨一番。有人甚至将这归因于“洋节”的流行,认为其实质是强势文化侵入导致的本土文化衰退。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过去的节日特定食品如今随时可以享用,周末的休闲娱乐可以比过去的节日还丰富,传统节日自然就淡化了;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是在过去的生活节奏中产生的,或者可以说与旧时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相依存,在今天这个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时代,生活节奏空前加速,可能是人们不得不疏离传统节日的更重要原因。换个角度说,“洋节”是伴随当代生活节奏一起进入中国的,所以最先接受“洋节”的,恰恰正是最能适应当代生活节奏的青少年。与人们对春节与中秋的不能忘情相比,端午与重阳这两个传统节日就更是渐行渐远。
粽子似乎是端午节的标志。其实南京习俗,吃粽子并不限于端午节,但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只是南京的粽子好像从来就没有出过大名,说到粽子之类的江南小吃,人们只会想起苏州和杭州。
包粽子本该用糯米,因其黏性好,可以黏住恶龙的牙齿,免得它去伤害屈原。然而一般人家只能以粳米掺少许糯米,甚或以籼米为主,掺上粳米和少许糯米,因为在计划供应的粮食中,粳米和糯米都是限量供应的,糯米尤少,大约一个节期一人只有一斤,且价格也要高几分钱。贫寒人家,不得不做这种算计。包粽子的米也需要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一定水份,容易煮熟,但也不能泡得过久,否则会酥成米粉,那就只能做元宵了。
家里常包的是白米粽,偶或也能包点夹心粽。一种是素心,在米里掺上红豆,或红豆沙,或去了核的枣肉;肉粽,是将过年时省下的腊肉,切成肉丁,每只粽子里包入二三丁,吃时揭开粽叶,只觉肉香扑鼻。
不同内容的粽子还得放在一锅里煮,就要变换粽子的形式或在扎线上作出记号,以利辨识。常见的有四角粽与小脚粽,后者较难包得规整。包粽子是女人的事,家中的母女婆媳,围坐在木盆边包粽子,也是一种手艺的考试与较量。有时邻家的女人也凑过来看,品头评足;自恃手艺好的人,还会大方出手,动作麻利优美地包出个挺括的粽子来,得意洋洋地享受一串赞美。近年超市里卖的粽子多是四角,甚或如日本式,简单地折成一个长方体,全无艺术可言。煮粽子也要算技术活,往往是头一天晚上煮开了,就焐在煤炉上,夜里要起来看几次,不能耗干了水,更不能煮得夹生。那一夜里,真是满室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