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观后感 >

黄埔军校观后感

时间: 建媚2 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篇一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80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这是一堂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党课,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还历历在目,他们的精神也将一直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会继续发扬黄埔精神,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将我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黄埔军校观后感篇二

  枕着满腔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踏上了参观黄埔军校的旅途。虽说碍于学习时间的影响,参观军校所逗留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我却能在短暂的参观中,领悟了不少,心中所收获的感动也不在少数。试想,一直忍受着颠簸的客车的煎熬,突然终于被告知抵达了久违的目的地---黄埔军校,心中的那一份按捺不住的激动,真的很难用简短的只言片语来描绘。我只想说,来到长久以来只能在教科书上倾泻自己钦羡和向往之情的爱国教育基地,心中除却满怀的激动,更多的是感到无比的幸福,感慨无数革命先驱为我们如今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一切。

  当自己的脚尖触及黄埔军校的黄土之际,放眼四周,心房几乎在瞬间就被那种爱国气息所整体占据了。的确,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富含昔日时代气息的座座楼房,随处可见为纪念革命先驱而做的资料展示,怎能不让人感触颇多,怎能不让人油然而生出满怀钦佩呢?

  借着布置极为恰当的灯光,迈进了一个个的展览厅,呈现在眼前的尽是过去革命先驱的种种非凡成就。想及自己本身,生活在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为我们换来的幸福国度中,享受着种种前所未有的美好,我们不是应该努力提高自我,刻苦学习,好能让自己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吗?所以,想到这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学习环境的好与坏,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利用学习的资源,好有什么理由去浪费难得的学习光阴?所以,打那时开始,我就暗自告诫自己,我一定要以革命先驱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另外,除却馆内的种种爱国资料展览能让我感触许多之外,馆外停放的现代舰艇同样让我心中感到无比的国家自豪感。看到眼前先进的现代舰艇,我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国家如今军事实力的强大,为自己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无比的自豪。的确,以前凭借一支支小米加步枪,配上我们中国人特有的顽强等优秀品质,我们同样能一雪耻辱,取得空前的大胜利。现在,我们依旧秉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优秀品质,加上如今强劲的军事配备,那么我们中华民族还有什么会惧怕的呢?我更加地坚信,凭借着优良的军事配备,我们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一定会一直繁华下去,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虽然,目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大学生,但我定会督促自己向无数的优秀革命先驱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我相信,这次短暂的黄埔军校之旅所收获那些感动,它们会让我受益一生,鞭策着我一直向前去完善自我。

  黄埔军校观后感篇三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的黄埔区长洲岛上,恰和中科院南海所的新洲码头隔江相望。实验结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行十余人,随摆渡而前往参观了绿树丛中静谧的军校旧址。

  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的大字。走进首道校门,具有传统岭南风格的祠堂式建筑群映入眼帘。房屋很高大,因骑着战马可从楼下穿堂而过,俗称走马楼,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二门之内,前后四进,东西两边各有四栋房子,形式一致,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来到黄埔军校,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24年,国共两党首次携手,国民革命风起云涌,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的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即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前者即是这天的中山大学。而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那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宿舍,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每间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基本上最大的两间,一间就是一个学生的连队。当时,学生进校的时候虽然不用缴纳学费,但是由于军校的经费十分的紧张,每一位学生只能发两床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不能换洗。

  走过蒋介石的校长会客室,对面墙上的一副对联十分醒目,上书“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的。遥想当年,蒋介石或许曾透过山墙眺望校门前波涛奔流的黄埔水面,不忘戎马军机,力求问鼎中原,一统天下,最终却是黄梁一梦。

  即将走出军校大门的时候,注意到门两边的内壁上高挂着的八个木质条幅,上方用黄色的烫金字书写着四副对联,左右各两幅,从右向左依次是“炎黄大帝开天地,国父中华创共和”、“军政行伍文韬莫测,官兵运筹武略堪夸”、“军政诹诚为祖国,校园训诂报精忠”和“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这是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时海内外的“黄埔人”捐赠的。最后这一联抒写的是黄埔军校不为外界熟知的文武兼备。其实从黄埔走出来的不仅仅有风云战将,也不乏文坛巨子,如教官中的沈雁冰、郭沫若,学员中的臧克家,均属一代风骚墨客。

  回到的路上,脑中浮现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数段场景,随之浮想,不管是之后的文匠还是武将,也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

32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