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3篇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流传在我区农民中的顺口溜歌颂“十个全覆盖”给农民带来的新生活,由衷表达心中喜悦。这些流传的顺口溜,合辙押韵,通俗易懂,真实地记录了时下我区在“十个全覆盖”中悄然发生的新变化。
小五家村村民潘国柱说:“没通油路前啊,这儿没好路,人家客户不愿进山,村里的苹果、山货啥的,得靠人推肩扛到几十多里外才能卖掉。”
小五家乡大营子村周祥说:“10多年前,我们村的村组都还是泥巴路。过去是‘街路难行走,雨天人更愁’;现在是‘街巷全硬化,百姓乐悠悠,山货出手快,腰包鼓又鼓’。”
为解决各村出行难问题,我区在实现全区村村通油路的基础上,2014年,区、镇、村又多方筹资5519万元,街巷硬化176.4公里。老百姓由衷地赞叹:“道路平又宽,车子跑得欢,十个覆盖好,山货真挣钱。”
风水沟镇哈拉木头村村民王宝成对就医有着切身的感受,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多年,过去每次看病都要往返城区医院、镇卫生院,有时,一趟奔波下来最多得用两天。
2015年,我区建起村级卫生室11所,居民率先享受着农民生活补助,拥有着良好的医疗保障。现在的小小卫生室,既解民忧,又暖民心。
五家镇北台子村关永生说:“原来咱们农村流传一段顺口溜‘小病躺,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做个阑尾炎,咱白干一年’。如今,这些顺口溜变成了‘有病住院不用怕,合作医疗能保驾’、‘小病村里就能看,中病不出卫生院,大病住在区医院’。”这些顺口溜的变迁,真实反映了农民就医的变化。
长胜村是一个偏远村庄,以前吃井水,水盆底下很快就结水垢,水碱太大,连豆腐都做不成。2014年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全村1310口人一分钱没花,吃上放心水。王玉林编出顺口溜:“昔日吃水家家愁,今朝接上水龙头,政策引来幸福水,甜蜜生活美心头。”
2014年,“十个全覆盖”惠风所及,我区投资165万元,为长胜村等3 个村打机电井3眼,设计日供水量159吨,解决了这3个村1754户农民饮水难问题。
我区启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96亿元,农村安全饮水、街巷硬化、电网升级改造、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社会保障等工程已实现66个村全覆盖。2015年,全区计划完成“十个全覆盖”任务总量的82%,除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任务外,完成其余8项建设任务,为2016年“十个全覆盖”工程高质量、如期全面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二: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同样也是我盟各旗县市掀起“大干60天,‘十个全覆盖’再发力”的惠民热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巡回观摩检查工作精神以及盟委书记苗银柱在率队调研督查我盟“十个全覆盖”工作时的要求,近日,盟委副书记杨春山、盟行署副盟长隋维钧一行先后深入科右中旗、科右前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就“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要致富,先修路。”最近政府又出资扩宽了马路,显得十分宽阔和气派,一次可以通过好几辆车,人们出行更方便了,路上川流不息,走上去也感觉特别舒适。路边的地砖也全部拆卸下来,换成了新的,市容更加整洁了,环境也更加优雅了。道路两旁又安装了新的红路灯和摄像头,安全指数进一步提高。看着讷河一天天的变化,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不,现下举办了讷河市首届文学精品大赛,鼓励更多热爱写作的市民投身到写作中。电脑已走进了人们的家庭,使得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浏览资料和时事新闻,各国的事情只要你手指一动,就能尽收眼底,坐在家里就能游览世界。现在的学习班、健身班、舞蹈班比比皆是,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每天清晨,就有许多老年人在雨亭公园中做晨练、打太极、扭秧歌,晨练活动热火朝天。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彩色的霓虹灯点缀下的人和广场显得异常美丽,人流如潮,随着音乐的响起,许多人在领舞的带领下翩翩起舞,好像年轻了不少岁,一片安详和谐的场面。也有人在悠闲地散步或运动健身。彩色喷泉时而直冲霄汉,时而舒缓落下,美不胜数,引来人们驻足观看,还有不少小孩子调皮的闯进水中,虽被淋成了落汤鸡,带还是一脸的兴高采烈,余兴未减。月光温柔的洒在他们身上,星星笑着观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随着风儿飘向好远好远……
漫步在人工湖旁,一些树被小彩灯装扮的多姿多彩,几种颜色交相辉映,湖水清澈,荡漾着微波。风儿轻轻吹过,溅起无数涟漪。突然有一种置身于仙境的感觉。心也变得宁静而空灵,所有烦恼都烟消云散。
家乡变了,它真的变了,变得美丽了、富饶了。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感到既欣慰又庆幸。记得老一辈人总是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是啊,我们不再吃不饱穿不暖,还能在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与呵护下快乐地成长、玩耍与学习,我们的生活真是一片阳光灿烂。
看到家乡的繁荣,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真是如一头睡醒的雄狮,仰天长吼,让世界都为之一震,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制造也逐渐位于世界前列,中国改变了屈辱落后的形象,形势一片大好。这不都是党的成果吗。真验证了歌里唱到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没有新中国哪来美好的幸福生活。党啊,我的母亲,我衷心的感谢你,谢谢你赋予我们的新生活。
我现在只是一名中学生,还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后一起描绘祖国未来的蓝图。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当中。祖国的未来会一片辉煌!
沐浴在美好的阳光中,我衷心的希望家乡会更繁荣,祖国会更强盛。祖国,加油!
点赞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
民生,就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日常基本需求,即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这些都决定着老百姓的生活是否幸福。长期以来,因为历史欠账的原因,我区广大农村牧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有短板存在。这些短板不仅让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制约了农村牧区的发展,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必须搬开的“绊脚石”。
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将触角延伸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细微之处,桩桩件件关注民生,旨在补齐发展短板,夯实民生之基。如今,这些细微改变开始汇聚,“十个全覆盖”已然成为了一个能为千万农牧民幸福撑腰的民生工程。
“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近年来,虽然农村牧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还有一些农牧民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井水,用的是蜡烛,走的是泥土路……生活质量大受影响。随着“十个全覆盖”的实施,农牧民住上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常电,还看上了卫星电视,幸福生活的梦想已然照进了现实。
“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的短板。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农村牧区就医、入学、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农牧民不仅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孩子就近入学”等愿望,过去农闲时打麻将、蹲墙根晒太阳的消闲方式,也变成了活动广场跳跳舞、草原书屋学技术、互联网上找门路……“十个全覆盖”不仅让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消弭,也改变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了农牧民的精神世界。
“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的短板。过去都说农牧民有两怕,一怕病,小病拖着看,大病不敢看;二怕老,担心老了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然而,我区“十个全覆盖”中的农村牧区常驻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却让广大农牧民告别了“小病忍、大病哭”的窘迫,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十个全覆盖”是我区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妙就妙在一个“全”字上。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在“全”字上用心思、下功夫,确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全面推进,一样都不能缺;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的嘎查村都要全面建设,一个都不能少;农民、牧民以及林区垦区的职工都要全面覆盖,一户都不能落下。要真正把“十个全覆盖”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民生工程,为我区的发展奠定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