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作文家乡的特产600字
我爱家乡的特产——臭豆腐
我家乡的风味小吃有很多,如盒子糕、锅边糊、豆腐丸、臭豆腐......但我最喜欢的要数臭豆腐了。
在浦城的大街小巷不时传来一阵阵诱人的叫卖声:“快来买了,正宗的臭豆腐,又香又便宜!”提起臭豆腐,我们浦城人谁都会竖起大拇指的。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今天和妈妈一起上街,我又央求妈妈给我买臭豆腐。只见摊主把一块块一寸见方的臭豆腐从“卤水”里捞出来,再放到油锅内炸。这时,就能听到一阵阵“吱吱”的响声。大约炸了两分钟,一串串臭豆腐便熟了,摊主利落地把一串串臭豆腐便可以吃了。我拿着臭豆腐放在嘴边轻轻地咬一口,“哇,真好吃!”我情不自禁地叫道。我狼吞虎咽地吃着臭豆腐,好像山珍海味也比不上似的。不知不觉地,一串臭豆腐便下肚了,这时,我才觉得嘴巴好辣,辣得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旁边的妈妈笑嘻嘻地对我说:“还要不要来一串呀?”我搔着头,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想是想,可惜肚子太小了。”妈妈听了,指着我的头说:“你这只小馋猫。”说完,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爱家乡的各种风味小吃,但我更爱家乡的臭豆腐。
家乡的特产——锅盖面
我的家乡在江苏镇江,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在这里,有著名的“三山”,风景秀美;在这里,有各朝各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历史悠久。镇江的特产,有著名的“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面锅里面煮锅盖”的“锅盖面”。
据说这锅盖面起源于清朝中期,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出现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传说,那就请听我细细道来
清朝中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微服私访时,一路游历,欣赏美景,来到了一座江南小城——镇江。一日中午,乾隆皇帝感到饿了,便来到一家面馆,要了一碗面,等了很长时间,面才送来。他尝了一口,立刻感到这面与平时在皇宫里吃的不一样:这面爽口无比,不油腻。而皇宫里的面,又油又不入味。他吃完后,便到厨房去看了一眼,发现这面锅里居然漂着个小锅盖!乾隆很疑惑,便去问老板娘为什么锅里面要放个小锅盖。老板娘这才发现,原来是自己不小心,将汤罐上面的小樟木盖子错放进面锅里面去了。就这无意之举,就诞生了镇江的“锅盖面”。原来,这樟木锅盖,一方面能吸走锅里的油,一方面还能散发出樟木的清香,所以,这面条才这么好吃!乾隆说:“既然是面锅里有锅盖,那就给这个面起个名字叫‘锅盖面’吧!”说完,便让人拿出文房四宝,为这面题字。后来,镇江锅盖面就流行了。
上面说的就是镇江锅盖面的由来。如果你还想知道其他两怪的历史,那就请到镇江来吧。我会带你游历镇江的名胜古迹,并详细介绍给你那其余两“怪”哦!
家乡的板栗
我的家乡位于大别山区,是个盛产板栗的地方。
板栗的生命力很顽强,无论是多么贫瘠的土地,只要你对它略加照料,它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春天,当万物被叮咚的泉水唤醒时,板栗树也开始孕育生命了。当一切都在吐绿时,板栗树枝上也钻出了一些嫩绿的芽苞。一阵又一阵的微风吹来,嫩芽苞的腰身渐渐舒展开来了,伴随着春风的节拍,它们都跳起了优美的春之舞。
夏天,板栗树已经枝繁叶茂了,那些翠绿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和煦的微风吹过,阵阵翻书般的乐音就在路人的耳畔传开了。绿叶越来越肥美了,一条条“毛毛虫”却钻了出来。当你看到这些白色的“毛毛虫”时,可千万别惊慌,也别想什么消灭它们的法子。“毛毛虫”越多,就预示着板栗球结得越多。那些“毛毛虫”可是板栗花呀!看到这么与众不同的花朵,你肯定也能联想到它那不一般的果实吧。
再过一阵子,那些“毛毛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只披着绿装的“小刺猬”,不过那些刺还很软,也不扎人,轻轻地抚摸一下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受。甚至还可能使你想起爸爸的胡碴呢!
秋天,“小刺猬”们也换上了秋装,它们变成了一只只穿着棕色衣服的“大刺猬”。微风徐徐,它们互相点头微笑,有时不小心撞到了一起,甚至连肚皮也撞破了,露出了通红的果实——栗子。或许是栗子家族成员太多的缘故,有的栗子还被挤到了地面上。这是就常有小孩子们来拾板栗了,他们一边比赛谁拾得多,一边敲板栗,孩子们越来越多,笑声也逐渐传遍了山野。
栗子很美味。用来炖汤更是极品,极富营养,所以它在我的家乡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板栗的全身都是宝,它的树叶可喂蚕,树皮可供鞣皮和染色用,木材可作建筑材料和制作器具。
板栗为家乡的人民带来了富足的生活,也为儿童们带来了欢乐,我爱这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