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读书笔记 >

《故事新编》读书笔记

时间: 廖威2 读书笔记

  《故事新编》读书笔记篇一

  儿时第一次接触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读一本启蒙读本《小荷姐姐讲故事》。虽然这本小册子薄薄的,又还充满了五色的插图。,但尽管如此,神话给我的印象仍是高不可攀、神秘遥远。

  但如今,在目睹阅读了各种版本的相同同类神话后,我读到了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

  听上去很矛盾,这本书让我感到一种陌生感,正是因为它的亲切。

  《故事新编》给我的印象是全然不同的。尽管其中的人物,不是女娲、后羿这类史诗级别的神明、英雄,就是墨子、庄子这样的圣贤之人。但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他们身上笼罩着的神秘光环都黯然褪去,俨然就像隔壁的老王小老王、老小张,楼上的老老大爷这类生活中的熟人。他们各有性情,也在丰保留神话中各自的特点同时,露出一些各自的小缺点。比如女娲,她固然是造人、补天的神明,但在本书中显得有些迷茫、懵懂,还容易犯困;。比如后羿,他仍是射日的英雄,但在书中却是怕老婆,又粗心大意(射了老太太的老母鸡)的傻大汉;。又比如眉间尺,他还是一个酷酷的复仇者,却也在开头显得像个连杀老鼠都犹豫的纠结少年。正是因为鲁迅先生独特的笔法,把中国神话中的神祇写得像希腊神话中的神明一样,像人那般有长有短,让我感到自己读到的这卷中国神话,与以前以往的截然不同。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还在重写神话的过程中因情景插入了一些对时事的讽刺,形成一种穿越感。他借后羿口中“我去年就四十五岁了”的话,来讽刺高长虹对他“去年不过四十五岁,自谓老人,是精神的堕落”这种攻击的言论。又借墨子被救国队夺去包袱,来影射国民党政府以募捐为由搜括民财的丑事。相信与鲁迅同时代的人,能更轻松 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本书,并且常在阅读时露出会心一笑。

  而《故事新编》最大的特点,也正如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晦暗。鲁迅先生自己也坦言自己悲观,只是不忍心打击年青人的热情,才在自己的作品中添一些乐观的意象。书中那些原是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似乎都有自己的苦衷,却也都不得不直面这无奈的命运。

  虽然没有五彩的插图,《故事新编》以它成熟复杂的文字,带给我以贴切社会和生活的亲切感真实感,远胜《小荷姐姐讲故事》。

  《故事新编》读书笔记篇二

  鲁迅的小说总是很难懂,这给我的阅读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乐趣。这八篇故事新编语言诙谐但内涵丰富,鲁迅自己说“不免有油滑之处”,也算中肯吧。

  《补天》改自女娲补天的故事,将女娲的形象塑造成一位百无聊赖的女子,无聊地造人,补天,最终劳累而死。她喜欢在天地间的自然之美,而她造出的与她相貌相似的人类却越来越多地制造了种种规矩,束缚自己,发动战争。由于反感于当时对文学情感的控制和束缚,特别地讽刺了那些宣扬控制或者克制情感以文学的形式流露出来的人。想必以鲁迅的创作观来看,文学就是抒情达意的东西,无需克制或者隐藏。同时,也不赞同对某些神乎其神的东西的崇拜,认为这只是人们愚昧的表现。

  《奔月》改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新编的故事中,属于后羿的英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后羿与普通人一样,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打猎,但猎物一天天减少,只剩下乌鸦。嫦娥不满足于日复一日的乌鸦炸酱面,偷吃了后羿的仙丹去了月宫。逢蒙是后羿的徒弟,其原型则是鲁迅曾经很看重后来却对鲁迅针锋相对的青年高长虹,于是在这篇中与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鲁迅的性格是不吐不快,有别扭的一定要说出来,其实这事并没放在心上。

  《理水》改编了大禹治水的神话。飞往奇肱国的飞车上坐的为禹是否真有其人而争嚷不休的学者们,正与现实中的学者研究会相似,各有道理,难以定论,甚至以此来赚钱,凡是都要质疑、研究,找理据,推论,辩驳,却最终难以有结果。考察专员是讽刺的对象,在现实中不难找到影子。禹属于实干派,而且很有主见,也很有办法。

  《采薇》改编了《伯夷叔齐列传》,两人形象滑稽可怜,反对“以暴易暴”的行为,认为武王以臣弑君不合于礼,耻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来食,却不料被婢女将自家主人的话“难道他们在吃的薇,不是我们圣上的吗?”,一句话点破原来故事中的漏洞。

  《铸剑》改编《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铸工干将为楚王造剑被杀,其子报仇的故事。这篇故事读起来非常精彩生动,也很怪诞,此篇原故事我不是很清楚,所以将《列异传》原文附下: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这一故事在鲁迅的改编中有一种很强劲的复仇的力量。

  《出关》我感觉是对老子与孔子主张的一种理解,老子主张无为,话说亦可,不说亦可,又极其聪明,正所谓大智若愚,能够完全看透孔子,并有契合之处。但“譬如同一双鞋子吧,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很分明地看出两者道不同。老子,一个孤独的老者,践行着他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我一向很难理解老子的主张,“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抱朴守拙”,“水利万物而不争”,那是另一个世界的吧,在现实中应该很难实行。

  《非攻》改编了《墨子·公输》,改编后的与原故事情节相差不多,不过更生动。墨子以义巧妙地说动公输班,又用一个惦记邻居东西的人的故事巧妙地向楚王进言,还与公输班模拟攻守方法,公输班输了。又告诉楚王即使杀了他,他的学生一样会用他的方法防守,于是救了宋国。墨子言辞的巧妙,令人佩服。但鲁迅在最后又对墨子幽默了一下,墨子很是无奈。君王并不讲义,“义”只是统治百姓的工具,而墨子想让君王接受义,其主张也真难以实现了。

  《起死》改编《庄子·至乐》寓言故事,我理解的也不是很到位,庄子与汉子的对话有点对牛弹琴,汉子找的是自己的包裹衣服,毫不在意自己身处何时,弄得庄子很是狼狈。想来应该是对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批判。我对老庄思想都不是很理解。

  这些故事中的内涵我理解的还都不是很透彻,看来一涉及到哲学的层面,我的思想也是一片混乱呐。困惑难解,且行且学习吧。

  《故事新编》读书笔记篇三

  写下这个题目后,发现要开头真的是非常困难。关于鲁迅是基本没有概念的,所涉及的最多的也就是他被选进课本的那些个文章。真正引起阅读兴趣的仅仅只有《故事新编》而已。且读的时候所留意的也纯粹是故事本身而从未想过更多更广的意义。

  说真的,不愿意过多的接触与政治有过多瓜葛的文字。而今,在课堂上分析了鲁迅的几个文本后,又由于有了这样一个作业,才得需在浅薄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这样一个人,以及他的精神,作品。

  不知用这样的浅薄笔触写下这样浅薄的文字,算不算是对鲁迅的亵渎。

  但就文学本身来说。鲁迅在世的时候或者是去世后,人们对他的作品大多还是矜持的一直在赞扬,可也不乏批评的声音。可时至今日,仅仅可以从课本 上被动接触到鲁迅文章的人们,所抱的态度,大约也只是除了思考以外的被动接受以及像中国古代对四书五经义务一样的赞扬,主动的思考所能引起的波澜已经很 小,除了特有的研究圈子外,应该影响不到大多数的脑子。这仿佛与中国刚刚建国的前三十年情况相同。除非特别关注,否则毫无瓜葛。

  顺着这个话题,就在不知道几年后,终于在文学上可以给出相对比较自由的批评空间。于是对鲁迅的质疑和攻击一直没有断过。就浅陋的所知,好象有 王朔那厮。但那厮自己说自己是流氓,至少没装出一副悲痛欲决的面孔。也就不像其他人,高高在上的做悲天悯人状。再者说,就浅陋的了解,鲁迅大约是对当时社 会太过关注,所以不是纯粹的为文学而文学。他同情所有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对人类灵魂倍加关注。这在他几乎所有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出。但体现的最为明显的,还 是在《呐喊》和《彷徨》中。几乎篇篇有口皆碑,成了生活的楷模和模仿的范本,批评的对象。而《故事新编》历来仿佛几乎被遗忘了。甚至落得的批评过多,或者 被说为是失败之作;或者被说是生活积累没了,就从古书上找辙;或者干脆就是看不懂。

  所以说大家应该只分析该分析的,分析大家分析过的,分析多的。研究研究多的。看看能反映某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的。从而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麻木精神。以及先驱者的孤独。

  所以还是喜欢《故事新编》。不情愿去分析,不情愿去解剖,只想就这样随便说说,就好。

  说老实话,真的很“好玩”,“有趣”。

  譬如说《奔月》。如果有人问《奔月》写的是什么,大约只会对其中的“乌鸦炸酱面”印象深刻。可大师们会说,《奔月》写的是斩尽杀绝。写的是杀戮。

  说真的,大部分人说《奔月》是最好懂的。是民间故事里有的,是大家口头承传的,是白衣飘飘时代的梦想。月下童年时代的画面,古老岁月里悠悠的歌声。甚至在初读的时候,觉得与悲凉有关,与无奈有关,与好笑有关,与孤独尤其有关。但惟独联想不到杀戮之事。

  可能是感觉。感觉到整个《奔月》都笼罩在孤独的悲凉中。从纸面上透露出的是一种凉的空气。只有后羿一个人贯穿整条凉森森的路。整个英雄形象给人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孤独的背影。没有功成名就,从来就没有。只有伴随着如迷雾一样的凄凉,散不去。

  延伸到现在来看。真的是个孤独的时代,人人都孤独。都在叫嚣着寂寞,或者拿出青春挥霍,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奢侈。而骨子里都感觉到寂 寞。不同的只是多少而已。不愿去的处所太多,无论是天堂地狱,或是黄金时代。有些是可以拒绝的,有些是无形中冲着大脑袭来的,根本无从抗拒。人与人之间从 表象到本质(除了有鲜明时代与政治特征的),本就相差甚远。

  然后好玩的篇目就是《铸剑》。那几个头互咬的场面给人一种华丽的诡异感。一直对这个场面的描写有深刻的印象。也并不像一些评论中所说的,给人 感觉荒诞,“不成样子”。只是觉得很动态,很戏剧,很生动,很华丽。文字里浮现的是闹哄哄的现场感,是简洁直接的体现。仿佛直接从文字里击打到人的视觉中 枢。

  就是这样的感觉,可以让人记忆深刻。

  再来就是《采薇》。《采薇》写伯夷叔奇“不食周粟”,“饿死首陽山”的故事。读的时候只觉得好笑。

  后来听说那个时代在存在主义之后,尼采来过一小会儿,后来卡夫卡来过一大会儿,再后来弗洛伊德断断续续的也来过。反正全是发育不全的角儿,将 完整的主角退下了台。自己演绎起来。然后小说必然要讲鲁迅的《孔乙己》。还有别的名篇,比如《祝福》等等,都是归纳人生。相对而言,《理水》《采薇》,有 人说是用了“演绎”,看来不甚应手。

  又有人说《故事新编》里“思想大于形象”。这话貌似很行家的样子,不便在浅陋的见识上解毒。看起来不是“误区”,就是“毛病”。读书的时候,总还是要想着故事本身是“以情动人”的,虽然要求思索,可真的要硬着头皮去解剖出忧患的意识,在有的阅读中真的是一种累赘情绪。

  比如对《故事新编》,姑且认为,想轻松的读完,最好怀抱这样的心态。至于思索,乃是后话了。

  此外,在说说其他篇目罢。

  《阿Q正传》:《阿Q正传》被大部分认为是鲁迅小说中的代表作得到了最大多数的认同应该是事实,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挖掘了全民思想最深层的普遍的心理弱点。而且具有无限的犀利。层层在不经意间解剖某一时代人类思想的共性*。

  此一点,由衷的说,真乃大师。

  然后是他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所具有的史诗性*质,有些学者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考虑,得出这个结论。而被称为史诗的大多是长篇巨制。唯有鲁迅可以在 短篇小说中体现这一点。《药》说明的也是这个主题,却远没有《阿Q正传》让人更愿意去阅读。大约是前者在气氛的渲染上太多浓重了。不过也很好的说明,精英 和英雄们无论精神还是行为,都与大众有着隔膜。这个结论适用与从古到今天到将来的任何时刻任何场合。

  《祝福》:十分不喜欢这个小说,它揭示出的悲剧太让人震惊,而太让人震惊的东西往往让思考的人反感。太过触目惊心的东西往往因为太直观而失掉了美感。

  《孔乙几》:鲁迅的本来目的大略是要表现世人的凉薄,然而其中读书人的悲哀更加凸显。仿佛那个时代读书人的自尊心毫无地位,出入任何场合都是 战战兢兢,可供卖弄的惟有学问。卖弄了学问顿时觉得自己身上不再是赤裸裸的,而有了遮羞布。于是心里也便平衡起来,有时候也象征性*的大摇大摆。可是这时候 很多人又在问了,那么学问究竟算是什么呢?

  其实,写这篇东西只想说名,在鲁迅的诸多头衔中,所谓“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之中,还是喜欢只通过“文学家”看鲁迅。就如在三部集子中只喜欢看《故事新编》。所注重的也许只是故事本身和鲁迅的叙述方式,而那些沉甸甸的思想,有的时候,还是先放在一边的好。

32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