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读书笔记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专制政体被推翻,历史取得非常巨大的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的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就成书于这个时期。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共分为12篇,主要阐述的是道家、儒家和墨家这三家的学说。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及别墨一派等。下面我就各篇的内容做一个阐述。
第一篇 导言 在导言中作者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即: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并且给哲学做了如下分类:一,研究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二,研究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的名学。三,研究人生在世该如何行为的伦理学。四,研究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的教育哲学。五,研究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的政治哲学。六,研究人生究竟有何归宿的宗教哲学。但最重要的是作者指出了哲学史的三个目的,即明变、求因及评判。明变是哲学史的第一要务,即要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求因即寻出这些沿迁变革的原因。评判即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中国哲学分为三个时代:一 ,古代哲学。自老子至韩非。二,中世哲学,自汉至北宋。三,近世哲学,北宋以后,明代近世哲学完全成立。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中国哲学的结胎时代为老子、孔子以前的二三百年。那时代的学说背景是:一,长期战乱,闹得国中的百姓死亡丧乱,流离失所,痛苦不堪。二,那时诸侯互相侵略,灭国破家不计其数。古代封建制度的种种社会阶层都渐渐的消灭了。三,封建时代的阶级虽然渐渐消灭了,却新添了一种生计上的阶级。社会渐渐形成了一个贫富很不均的社会。四,那时候的政治除了几国之外,大概都是很黑暗,很腐败的王朝的政治。时势生思潮,这一时期的思潮主要体现在《诗经》中。大概有以下几派:一,忧时派。二,厌世派。三,乐天安命派。四,纵欲恣派。五,愤世派。这些思潮主要都是消极的。这时代,思想界中已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革命的种子发生出来便成了老子、孔子的时代。
第三篇 老子 在中国,最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社会的阶级秩序已经破换混乱了,政治的组织不但不能补救维持,并且呈现同样的腐败纷乱。当时的有心人,目睹这种现状,想要寻找一个补救的方法,于是有老子的政治思想。根据作者的思路我把老子的思想简单的总结为以下几点:一,老子的根本观念:老子论天道,把天看作一个有意志,有知识,能喜怒哀乐,能作威作福的主宰。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别假设一个“道”。道的性质,是无声、无形;有单独不变的存在,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又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二,论“无”:“无”即是虚空——道即是无,无即是道。三,名与无名: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名实之争。我们能知万物多靠名的作用。老子虽深知名的作用,但他又极力崇拜“无名”。名是知识的利器,老子是主张绝胜弃智的,故主张废名。无知,自然无欲。无欲,自然就没有一切罪恶了。四,无为。老子把天道看作“无为而不为”,以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而不变,周行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什么神道做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五,人生哲学:要人无知无欲。知识越高,欲望越难满足,又眼见许多不合意的事,心生无限烦恼,倒不如无知的草木,无思虑的初民,反可以混混沌沌,自寻乐趣,,老子常劝人知足。
第四篇 孔子 孔子生活的时代“邪说横行处士横议”。那时代的反动有三种:极端的破坏派,极端的厌世派,积极地就是派。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在一部《易经》。易经有三个基本观念:一,易。易便是变易的易。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在那里变化的。二,象。一切变迁进化都只是一个“象”的作用。三,辞。指出卦象或爻象的吉凶。孔子哲学的根本观念有三:①一切变迁都是由微变显,由简易变繁。②人类的一切器物制度
礼法,都起于种种“象”③积名成“辞”,可以表示意向动作的趋向,可以指出动作行为的吉凶利害。因此作为人生的向导。孔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总结如下:一,正名主义。这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言”是“名”组合成的。名字的意义若没有正当的标准,便连话都说不通。孔子的中心问题只是要建设一种公认的是非真伪的标准。建设下手的方法便是“正名”。《春秋》便是孔子正名的方法。可分为三层。第一,正名字。第二,定名分,辨上下。第三,寓褒贬。孔子的正名主义,只是要寓褒贬、别善恶,使人见了善名,自染生爱。见了恶名,自然生恨。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了名。故正名是极大的德育利器二,一以贯之:孔子认为宇宙间天地万物,虽然头绪纷繁,却有系统调理可循。三,忠恕。这是孔子哲学的根本方法。孔子提出“君子”这个名词作为人生的模范。孔子的人生哲学,不但注重模范的伦理,又还注重行为的动机。孔子说观察人的行为,需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看他因为什么要如此做,即动机。第二,看他怎么样做,用的什么方法。第三,行为所发生的品行。四,礼乐。孔子及其注重礼乐。诗和礼乐都是陶融身心,养成道德习惯的利器。故孔子论政治,也主张用“礼让为国”。
第五篇 孔门弟子 孔门正传的一派,大概可用子夏、子游、曾子一般人做代表。提出两大观念:一个是“孝”,一个是“礼”。关于孝的主要内容有:一,孝的内容或要求。曾子说:孝有三,大小尊亲,其次弗儒,其次能养。尊亲要做到:①增高自己的人格②增高父母的人格。弗辱:①即是《孝经》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②是不敢玷辱父母传与我的人格。能养:孔门弟子强调的能养是精神的养亲之道,不料后来的人只从养字上用功。二,孝的宗教。宗教家要人行善,又怕人不肯行善,故造出一种人生行为的监督,或是上帝或是鬼神,多可用来做人生道德的制裁力。孔子及弟子大多不想信鬼神。他们以为五伦之中父子的情谊最厚,人人若能时刻想着父母,时时恐对不住父母,便决不致做出玷污父母的行为了。所以儒家的父母便和别种宗教的上帝鬼神一般,也有制裁鼓励人生行为的效能。人若能一举足,一出言,都不敢忘父母,他的父母便是他的上帝鬼神,他的孝悌道便成了他的宗教。关于礼的主要内容有:礼的本意为宗教。后来礼字范围变大,包括一切社会习惯风俗所承认的行为的规矩。大概古代社会把习惯风俗看做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故“礼”字广义颇含有法律的性质。“礼”的观念经过三个时期:①最初的本义是宗教的仪节②礼是一切习惯风俗所承认的规矩③礼是合乎情理可以做行为模范的规矩,可以随时改良变换,不限于旧时古礼。礼的作用也有三:①礼是规定伦理名分的,是家庭社会的组织法②礼是节制人情的③礼是涵养性情,养成道德习惯的
第六篇 墨子 墨子是一个苦行救世的宗教家。墨子虽不重桑掌祭祀,却极信鬼神,还更信天。墨子是一个实行的宗教家。他主张节用,又主张废乐,所以他教人要吃苦修行。儒墨最大区别,孔子所说是一种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要的是一个“所以为之若之何”的进行方法。孔子说的是一个“什么”,墨子说的是“怎样”和“为什么”,这是一个大分别。墨子以为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都有一个为什么。换言之,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用处、知道那事物的用处,方才可以知道他的是非善恶。以下是墨子的一些主要观点:一,应用主义(实利主义):“利”字并不是“财利”的利,这“用”也不是“财用”的用。墨子的“用”和“利”都只指人生行为而言。无论什么理论,什么学说,须要能改良人的行为,始可推尚。若不能增进人生的行为,便不值得推尚了。这就是墨子哲学的根本方法。墨子的是非的准则不是心内的良知,乃是心外的实用。二,墨子的论证法——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愿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三:墨子的宗教:墨子是一个创教的教主。墨教的信条陈说如下:①天志,这是墨子宗教的根本②兼爱③非攻④明鬼⑤非命⑥节葬短丧⑦非乐⑧尚贤⑨尚同
第七篇 杨朱 杨朱的思想观点如下:一,无名主义。这是他哲学的根本方法。他说: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杨朱只承认个体的事物(实),不认全称的名。二,极
端的“为我主义”。杨朱的为我主义,并不是损人利己。他一面贵“存我”,一面又贱“侵物”。他只要“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这是杨朱的根本学说。三,悲观。杨朱主张为我。凡是极端为我的人,没有一个不抱悲观的。厌世的悲观都是时势的反动。痛苦地时势,生命财产朝不保夕,自然会生出两种反动:一是极端苦心孤行的救世家,像墨汁耶稣。一种是极端悲观的厌世家。四,养生。杨朱论养生,不要太贫,也不要太富。太贫了“损生”,太富了“累身”。杨朱所主张的只是“乐生”、“逸身”两件。他并不求长寿,也不求不死。
第八篇 别墨 墨学的派别分为“宗教的墨学”和“科学的墨学”(别墨)。后者讨论“坚白之辩”、“同异之辩”和“觭偶不忤之辩”。别墨的主要观点有:一,论“知”。分三层,即“知,材也”、“知,接也”、“知,明也”。二,人生哲学,虽主张“知行合一”,却有两层特别见解。他们知道人生的行为,不是完全受知识的节制的。知识之外还有欲望。三,新乐礼主义。直接利害的来源,在于人情的喜恶。四,辩,是分别是非真伪的方法。辩的目的: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五,法即是模范,即是法象。
第九篇 庄子 庄子的主要观点有:一,出世主义。他虽与世独处,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二,生物进化论:自化。他说万物本来同是一类,后来才渐渐的变成各种“不同形”的物类。万物进化,都是自生自化,并无主宰。三,不谴是非。天下的是非,本来不是永远不变的,世上无不变之事物,也无不变之是非。但他不谴是非的达观主义是极其守旧的。四,达观主义。这是庄子的人生哲学。第一,他对是非达观。第二,对人生一切寿夭、生死、祸福,也一概达观,一概归到命定。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这一篇重点其实是讲孟子。孟子的观点有:一,性善论。第一,人的本质同是善的。人同具官能、善端、良知良能。第二,人的不善都由于“不能尽其才”。原因可能是由于外力的影响、自暴自弃、以小害大以贱害贵。二,平等主义。孟子主张的平等主义只是说人格平等,并不是说人的才智德行都平等。三,教育哲学。自动的、养性的、标准的。四,政治主张,尊重民权有乐利主义的意味。
第十一篇 荀子 荀子的主要观点有:一,荀子的“天论”,不但要人与天争职,不但要人能与天地参,还要人征服天行以为人用。二,论物类变化:荀认为只要裁判已成己物,以为人用,却不耐烦作科学家“思物而物之”的功夫。三,论性。荀论性也极力压倒天性,注重人为。他认为性本恶。四,教育学说趋向“积善”方面。五,礼乐。荀子认为人性恶,故要用礼乐来涵养节制人的情欲。六,名学。荀子讲名只是要把社会上已通过的名,用国家法令制定,制定之后,不得更改。七,荀子不赞成“辩”。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这一篇内容较繁杂,介绍了大量西历前三世纪的思潮。只有简述之。慎到、彭蒙、田骈——齐万物以为首。宋钘、尹文——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许行、陈相、陈仲——无政府主义。法家无为主义、正名主义、平等主义、客观主义、责效主义。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的政治哲学可概括为“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他非常注重实验,因此韩非是功用主义。这一篇的第二个内容是讲古代哲学中绝的原因。一,焚书坑儒。二,狭义的功利主义。三,专制的一尊主义。四,方士派迷信盛行。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条理清晰,读了使我对古代哲学史有了一部分了解。
《中国哲学史大纲》 读书笔记篇二1917年,从美国归来不久年的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次年在讲义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胡适说:“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胡适此言不虚,此书确实开启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大门,堪称典范之作。胡适1910年进入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不久转入文学院修哲学,191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胡适掌握了西方近现代学理论和方法并加以运用。如,用进化观点和历史演进的眼光审查史料,用批判态度、考证方法和用严密的逻辑系统地研究和构建体系化的现代著述形式等。
胡适生于皖南绩溪县,他的家乡产生过乾嘉时代皖派学者“三胡”(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祖孙三人)。他于青少年时期深受先贤影响,熟悉乾嘉考证方法。《中国哲学史大纲》熟练的运用了西方哲学史的研究方法,把经史研究贯通成有组织的系统,超越了乾嘉各家成就。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纲》成为中国哲学史“开山之作”,尽管在《大纲》之前已有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出版。蔡元培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序中指出:“我们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所以非研究过西洋哲学史的人不能构成适当的形式。”(蔡元培《中国哲学史大纲·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1页)
中国古代至近代,只有经学、子学、道学、小学等,并无“哲学”一词,也没有与西方所谓哲学完全对应的学科,“哲学史”这一学科也是中国所没有的。“哲学”概念及其学科源自西方,经日本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借助西方哲学中的概念、范畴、思路及叙述框架来研究中国哲学史,胡适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创造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哲学史,也不应只局限于中国哲学范畴,而应该同时学习和借鉴西方哲学及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吸收西方思想的精华,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哲学史科学。胡适同样具有深厚的国学的功底,在新文化运动中他第一个提出了“整理国故”的任务,主张将西方近代学者审查史料的方法与眼光与中国乾嘉学派严禁考证的治学方法结合起来。
《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史料的重要性:“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的线索。若把那些不可靠的材料信为真书,必致(一)失了各家学说的真相;(二)乱了学说先后的次序;(三)乱了学派相承的系统。”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必须充分占有和把握丰富的史料,包括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文物等,一切从史料出发,所有观点都必须在史料中找到根据。用胡适的话说就是“用正确的手段、科学的方法、精密的心思,从所有的史料里面求出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这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根本工夫。
《中国哲学史大纲》充分体现了胡适的治学和研究方法,也即他的哲学方式,这就是一切从实证出发,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虽然是胡适在五四时期提出的口号,但是在《大纲》中已有体现。“大胆的假设”是要人们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挣脱旧有思想的牢笼,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或解决的可能;“小心的求证”即是要求人们不能停留在假设或可能的路上,而要进行细心地证明。小心求证是一种严谨务实的态度,即在证明过程中不能捏造事实,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事实,更不能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去充当事实,而是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不能有半点马虎,千万要“小心”。因此“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体现出了疑古的态度和实证的精神,即不轻信古人,不轻信权威,一切以证据说话。
在胡适之前讲授《中国哲学史》的陈汉章虽然熟悉各种古代典籍,无法成为治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人,因为他迷信前人的观点。陈汉章讲哲学史先从上古伏羲讲起,讲了一年才讲到商朝的《洪范》,其实大半只是传说和后人的编造而已。而胡适走上讲坛之后则重编讲义,开头便是“中国哲学结胎时代”一章,以诗经作为时代的说明,抛开三皇五帝以至夏商,径直从周宣王以后开始讲,以老子、孔子为中国哲学的开端。胡适认为:“唐虞夏商的事实,今所根据,止有一部《尚书》。但《尚书》是否可做史料,正难决定。梅賾伪古文,固不用说。即二十八篇之‘真古文’,依我看来,也没有信史的价值。如《皋陶谟》的‘凤皇来仪’、‘百兽率舞’,如《金滕》的‘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王乃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这岂可用作史料?”(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23-24页)
事实上,老子、孔子之前虽有哲学思想但无系统的哲学,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远在老子、孔子之前,是无可疑的。胡适在崇古思潮盛行的中国截断众流,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将老子和孔子作为中国哲学史的源头,博得蔡元培先生由衷赞叹:“这是何等的手段!”
《中国哲学史大纲》提出了哲学史研究有三个目的,即明变、求因和评判,体现了胡适中国哲学史中研究的具体方法。明变是指研究古今思想严格变迁的线索,求因则是进一步寻找严格变迁的原因,评判是指研究者还须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所在。胡适认为,学说的价值大致可分为三种:学说在当时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在风俗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以及学说的结果可以造出什么样的人格。胡适“三目的说”,表现出了高明的历史眼光和科学的精神,足以为后人师法。
胡适认为,任何一种学说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很多前因后果的,一种学说只是其中的“一段”,起着承,如果不研究其后果便不能了解其在历史上的位置。学术思想的前因包括那一时代政治社会的状态,以及当时思想潮流。“最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 读书笔记篇三我手头有两本书,一本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本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不过我喜欢胡适那本,因为我是有商业目的的,是为了从中思考企业管理理念\超大企业或无边界企业的管理理念。我认为中国哲学(老子说孔子说荀子说等)都是理念,有人神神叨叨目的不纯的把这些学说称为国学。我不修心养性,我只研究这些“子曰”对各种事物的看法观点本质。冯友兰是教授教书太学术化,他的大砖头《中国哲学史》非我的目标,而胡适其实不太教授化,从他当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核心人、当北长就可见一斑,他其实带有自己的社会治理观点理念。这就是我喜欢胡适那本书的原因。
尤其胡适有汉学的扎实基础,又获得了西方的研究方法论,他的史料收集、辨伪、校勘、训诂、明变(找演进脉络和关系)、求因(从历史社会背景\思潮背景\作者出身经历背景)、评判(对同代或后代学说影响\对社会政治影响\对社会人影响),这套方法论很实用且严谨,值得一看(千万别看那些神叨国学)。而且胡适截断到春秋战国就结束了,这和我的观点一致,我也认同后来汉唐宋明清所谓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是对这些哲学的整理和细化(等会我会讲到很多人崇拜的王阳明和这些远古哲学的关系)。胡适也没有像冯友兰讲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佛学已经是经过翻译\汉族化的了,很印度佛学已经有很大不同,现在的中国佛学已经融入了儒、道、法很多思想。就如同____遍及欧洲也是融入了天主教、伊斯兰教很多学说思想。
我们不谈宗教不谈鬼神,就谈他们宣导的学说思想。胡适也认为全球一体化,人们在哲学思想方面也会产生统一的归一的哲学学说思想。西方,希腊的天主思想、中东犹太的基督思想,逐步在罗马帝国融会发展,再经历文艺复兴、英法德,直到现在的美国清教徒。东方,东南亚佛学思想和中日韩儒学思想融会发展。目前走到21世纪,东西方两大脉络,在全球交通\贸易\金融\政治\信息互联网化的今天,也该有全球化的哲学思想。看来人们需要好好把现在所谓的普世价值整理出来,从普世价值理念衍生出映射出机制、制度。这就把哲学和社会、政治、企业关联在了一起,能够从虚到实转换成价值。
以下是我对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读书笔记,这是东方哲学的一个框架要点。
在总结之前,胡适先把这些思想流派分了一个类:
忧时派(只是叹息现在的种种问题就没有下文了)
愤世派(只抨击不对而提不出建议主张)
厌世派(反正也看不透理不清现在也解决不了不如跳出这些烦恼自己精神世界一统逍遥自己)、
安世派(反正也看不透理不清现在也解决不了,但相信时间会改变一切、人各有命、做好自己小日子、安分守己)
纵世派(反正也看不透理不清现在也解决不了,不如顺应时代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贪图点富贵活的滋润,何必整天愁心)
现实派(有主张,要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问题,要奔走去影响统治者让他接受自己的主张来解决现实问题)
一、老子
老子比孔子还大20多岁。老子认为现在社会这么乱就是统治者没能力统治却还非瞎统治,而且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有自己的原始本性,不需要你多指挥多管,整个社会、人与人、事与事都会互相影响,都会按照它的规律去走的(这就是冥冥之中的道),就如同东西贵了自然就没有人买了,你瞎控制物价反而更扰乱万物的因果关联影响。
所以老子宣导无为而治,统治者治大国如烹小鲜(做鲜小鱼不能老翻,要小心翼翼得照看)。当然老子宣导的让社会、人们回归到原始社会,人人苦修节欲、只保证基本衣食住行、也不用知道太多这不对,不过他是想解决整个社会都无为而治,所以对统治者提出要求,也对被统治者提出要求。不过老子宣导的让人们靠自己的本心做事理解事这是好的。
老子有《道德经》,分为道、德两部分。老子在道部宣导了自己认为天地社会间有自己的关联和规律,在德部宣导了最关键的道是德这条道。德部花了大量文字来描述什么才是德,这和孔子《论语》大量子曰对话讲述“仁”是一样的。
二、孔子
孔子出身于史官和法官家族,所以孔子认为现在社会糟是人们把老祖宗本来好的东西都忘记了或扭曲认识了,本来老祖宗那些东西就能解决问题,如果大家都遵守那些规章制度,整个社会就天下太平了。
所以孔子根据现实社会需要,重新修编了《尚书》《春秋》《诗》《礼》《乐》以及还有后来集结的《论语》。《尚书》和《春秋》都是假借历史来说明孔子要宣扬的规矩(过去人光看干枯理论还不好理解,所以都是拿事说理,甚至庄子拿比喻故事说理)。该怎么说话、该怎么做事、该怎么待人接物,该怎么奏乐,全都有规矩,每个阶层的人(王侯\贵族、士\大夫、庶人)都有各自对应的规矩。
孔子编写了标准教材,开私塾讲课,并且周游列国希望国君支持他的想法让他大办私塾大力招生来普及教化众生。孔子相信人是好的,可以教育感化的,但必须告诉他正确的规矩,指导他按规矩办事做人。所以孔子开创了教育这个行业,并且把教育动作落到了现实,其他人还停留在学说层面。
孔子想做类似德鲁克之于管理学的集大成者,希望建立一个统一框架来指导未来,而不拘谨于自己建立的那点标准。所以孔子也修编了《易经》。《易经》的核心是:易、象、辞。易是由简到繁的种种变化、象(同相)指的是基本的64个原型(类似于原子模式),辞是对于种种变化的推导解说。大一统的思想学说往往都是比较虚的需要意会的,这和《道德经》的道是归一的。
至于后来的朱熹,更把规矩发扬光大。但朱熹融入了老子的规律本性一说,认为万物都有其本质,你要观察分析思考透每件事物(这叫格物)的本质规律你就悟透了(也有点佛学的开悟涅槃意味),朱熹也融入了孟子的思想,认为只有认清了万物的本质规律才能灵活应用而不要一个规矩死板传代沿用(孟子也不赞同死板规矩而希望灵活应用,只要能守住百姓大义,统治者有点其他毛病还是可以容忍的,无须统治者成为圣人般道德要求)。所以朱熹修编《大学》“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你再看,朱熹很讲究规矩、德。所以他是孔子和老子的融合,他也讲究本质、规则、推理论证、应用,所以他也是孔子和孟子的融合。所以元明清以朱熹的修编四书五经作为标准课本和科举考试也是有原因的。
三、墨子
墨子出生于士阶层(功勋战士),但墨子却讨厌战争。战争是实战的,所以墨子的导向也是实战的、灵活的,要有原则和模式,但需要根据当时当事来灵活应用。墨子出生时孔子已经五十多岁了,墨子和孔子都是鲁国人,所以墨子有自己学说思想时正值孔子学说在鲁国大流行,而孔子宣扬的要教育人心、要标准规则很厌恶。他认为面对混乱和战争已经不能对狼教育了,只能抗争(不是战争),而且不能刻板规则,必须灵活。
墨家信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你看墨子信徒们都是结成一派,这个派有严格的岗位角色和分工。这有利于组织抗争。墨子信冥冥之中总有公正的天(老子思路),墨子信徒们是替天行道,他们到各国救世解放众人。墨者需要苦修自己,就如士兵一样,他们讨厌儒学繁杂不实用的礼仪、奏乐、墓葬,因为他们是战士。所以他们要互助(兼爱)、非攻(防守\纸上谈兵)。
墨家讲究去做、灵活应用(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应该怎么变形应用,不像儒家要这样做那样做才叫标准仁才叫标准德)、在实战中成长(而非读书成长)。孔子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努力做,墨家却非要求证一个结果。
墨家讨厌礼仪、奏乐、墓葬、苦修经历、敬畏公正的天、追求大小强弱都平等,和佛学的小乘佛法思想很类似。
四、庄子
庄子出生的更晚一些,他已经到战国时期中期。春秋时期五霸还把周天子假奉、还在平衡诸侯,而战国时期就完全把周天子扔一边相互打仗侵略,只为资源没有正义正名,拳头说话。
到这个地步,庄子认为无能为力了,老子还想让国君明德、无为而治、让人民恢复最简朴生活,庄子也不同意墨家的纸上谈兵说服论证的思路,庄子认为秀才遇见兵根本没法说理了。忧时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自己内心逍遥,所以庄子属于厌世派(其他还有忧时派、愤世派、安世派、纵世派、现世派)。
庄子认为就让时间和冥冥中的自然规律来改变一切吧,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五、荀子
荀子不同意庄子的逃离,他相信人一定能改变天以为人用。荀子承认人心本性(要随本性来导来利用,而不是像佛家老子墨家禁欲望)。但荀子认为人心天性是坏的,所以要引导要有节制甚至要限制要法度。因而荀子的学生如李斯、韩非更是把法典推向高潮。
荀子要规则(儒学),又要灵活(墨家),又要法度(墨家\法家),又承认人本性(老子),但又承认人本性恶(相对儒学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思想集大成者。出世与入世、现实与浪漫,各派别已经都百花齐放了,所以荀子生得逢时。并不是秦统一六国才灭的百花齐放(焚书坑儒主要是焚烧阴阳方术和骂秦国的书)。
荀子是儒学发展的最高级别,儒学是东方哲学思想的代表,经宋元明清整理细化,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当然近现代的焚书坑儒把我们的这些本来面目又扭曲改写了,所以我们需要读读上一代思潮留下的产物。
六、总结
看完《中国哲学史大纲》,知道了每一家学说的核心导向思想和产生背景以及给社会给人留下的影响价值。但中国哲学仍然缺乏清晰的映射到机制再细化到制度流程,这是看不到的。虽也看过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但制度和哲学思想的对应关系还是没有找到。我们的哲学思想书籍变成了科举工具,成为精英进入政治体系的敲门砖,但敲完就和政治制度建设无关了。也看过吴晓波写的《中国历代经济改革得失》,里面各位政治家进行经济治国和政治制度改革,号称法家,但和咱们的哲学思想也没有关联。
还得返回来再看我过去写的那篇《基督宗教\清教徒、英国制度\美国制度》。那是有层层映射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