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读书笔记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孟子》 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阅。
《孟子》 读书笔记篇一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论语译注》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
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和《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录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较《论语》来看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的文字是《孟子译注》中对《孟子》的评价,而在我通读了一遍《孟子》以后,我的第一个感受便是,这虽是一本古书,但读来却并不感觉乏味或枯燥,且读完每一章后都能给人力量,引人深思。不同于《论语》中直白的说理方式,《孟子》一书采用的是类似于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进行记叙,从而得出一定得道理,并且有时并不明说其中的道理,这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但却仍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
孟子作为亚圣,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提倡仁政,自善其生,崇义尚道等等,但是在读完《孟子》以后,我最佩服的还是孟子敢于直面君王,敢于说真话的那种勇气与胸怀。“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以上是节选于《孟子见梁惠王》中的片段,在孟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对君王时的凛然正气。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敢于批驳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义。孟子,是个真人,敢于说真话的人。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诚,率真,对统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觉,孟子有豪侠之气。他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正是孟子更亲近庶人民众,所以,他才会最终发展为那种崇高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敢“颠覆”君位“至高无上”的传统。尽管孟子言论如此,可我们也并未看到孟子因此而被统治者“穿小鞋”,可见,当时的社会虽礼崩乐坏,争战频繁,但人们的思想还是非常开放的,言论自由的,统治者对孟子的主张虽不去施行,但还是洗耳恭听的,是尊重人的。
而面对今天这个社会,孟子的这种品质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论语译注》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
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和《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录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较《论语》来看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的文字是《孟子译注》中对《孟子》的评价,而在我通读了一遍《孟子》以后,我的第一个感受便是,这虽是一本古书,但读来却并不感觉乏味或枯燥,且读完每一章后都能给人力量,引人深思。不同于《论语》中直白的说理方式,《孟子》一书采用的是类似于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进行记叙,从而得出一定得道理,并且有时并不明说其中的道理,这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但却仍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
孟子作为亚圣,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提倡仁政,自善其生,崇义尚道等等,但是在读完《孟子》以后,我最佩服的还是孟子敢于直面君王,敢于说真话的那种勇气与胸怀。“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以上是节选于《孟子见梁惠王》中的片段,在孟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对君王时的凛然正气。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敢于批驳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义。孟子,是个真人,敢于说真话的人。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诚,率真,对统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觉,孟子有豪侠之气。他自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正气,正是孟子更亲近庶人民众,所以,他才会最终发展为那种崇高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敢“颠覆”君位“至高无上”的传统。尽管孟子言论如此,可我们也并未看到孟子因此而被统治者“穿小鞋”,可见,当时的社会虽礼崩乐坏,争战频繁,但人们的思想还是非常开放的,言论自由的,统治者对孟子的主张虽不去施行,但还是洗耳恭听的,是尊重人的。
而面对今天这个社会,孟子的这种品质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孟子》 读书笔记篇二
《孟子》此书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其弟子记录并整理而出来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谓之孟子。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为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相传为鲁国姬姓贵族孟孙氏孟共仲(孟恭仲)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读《孟子》的原因:1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此书中,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了整个思想体系之中,为人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为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人的胃体乃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人生来是善良的,都具有四心,既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3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系统阐述了认证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是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部分,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君为轻。4孟子还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直接的作用。
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四书》之一_思想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
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是,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孟子》 读书笔记篇三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时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还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工作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但我觉得能够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工作,把生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机体,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这样,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是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