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读书笔记 >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

时间: 廖威2 读书笔记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篇一

  《尤利西斯》被有些人称为“天书”,因为它是一部意识流小说,不容易为人理解,所以,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读这本书,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知半解,找到自己如何理解和评价这本书的答案。

  下面我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大的版块来谈谈我对于这本小说的理解。

  在内容版块,我将通过情节、人物、思想等方面对这本小说进行个人的解读。

  (一)情节:《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2点钟18小时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斯蒂芬刚从巴黎一所院校毕业,是位年轻的历史教师和诗人,他母亲临终时请他跪下祈祷,出于对宗教的反感他没有听从母亲的要求,母亲死后他为此事悔恨终身。后来家道中落,他与父亲断绝关系,离家出走,以教书为生。布卢姆是一位广告推销员,匈牙利犹太人。他常常串街走巷终日奔忙,却总是劳而无获。他幼子的夭折使他在精神上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而他的妻子对他不忠使他羞愧难当。布卢姆的妻子莫莉是位典型的肉欲主义代表,由于布卢姆性功能衰退,她不甘寂寞,常常招蜂引蝶,这一切使布卢姆蒙受着羞辱和精神折磨。

  整部小说以斯蒂芬零乱无序、恍惚迷离的意识流开始, 又以莫莉长达40多页的滔滔不绝的意识流结束。这部小说没有写一般文学作品中异乎常人的故事,而是写了一些既无高贵的社会地位,又无超群惊人的业绩,甚至在感情生活中也没有特别动人心魄经历的的平常人,和发生在特们身上的平常事。这些平常的人和事,正如乔伊斯本人所说的:“布卢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莫莉的肉欲主义,在道德衰微、家庭分裂、传统观念沦丧的现代世界里,其实他们都是飘零无依,精神上遭受挫折、充满动乱的人,这正是当时西方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的深刻写照。”

  (二)人物:《尤利西斯》的题目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拉丁名,意在表明该书和《奥德赛》一样,同是一部史诗,一部记载现代人探索人生和命运的史诗,并且,《尤利西斯》的内容章节与《奥德赛》也是相对应的,这表明了《尤利西斯》并非是一部没有逻辑的意识流小说,而是具有深刻含义的作品,并且也表明两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相通的,在《奥德赛》中能够找到《尤利西斯》中人物的原型和深层象征。

  布卢姆是奥德修斯现代的反英雄的翻版,他妻子莫莉对应奥德修斯的妻子佩内洛普,青年学生斯蒂芬(以乔伊斯本人为原型)对应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奥德修斯是一位英雄,是一位能够忍受苦难,战胜苦难的战士,而布卢姆是平凡的,幼子夭折和妻子不贞使他备受折磨,迷茫绝望,可以说是一个懦夫。奥德修斯的妻子佩内洛普是一个美丽智慧的女士,然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却是一个放纵的人,她渴望性的激情。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期盼父亲的归来,努力保护母亲,他用强大的意志和冷静的头脑,帮助父亲杀掉了不忠的仆人和企图抢走他母亲的人,是一个拥有信念、坚强意志和头脑冷静的精神的青年人。相比之下斯蒂芬是一个逃离竞争、精神空虚、对所有事情都表现虚无主义的人。三对人物的对比使人意识到:在现代社会没有英雄和古代文明事迹,没有忠贞的爱情和道德,没有坚强的意志也没有头脑冷静的精神,相反,现代存在粗俗和模糊不清的东西、懦弱的性无能的人,家庭瓦解、道德丧失。

  而且在小说中,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通过对布卢姆等三人在都柏林街头的一天生活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同样,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如花、太阳和海洋等都被赋予了象征含义。花是美丽、活力、青春的象征,布卢姆把莫莉比做山花,象征他对莫莉爱情的寻求;而莫莉把布卢姆看做太阳,是对他的认可,也象征着两人的最后和好。海洋是生命之母、神秘的象征,斯蒂芬多次面对大海,陷入对生命哲学等深层次的思考。

  (三)思想:

  ①精神家园的寻找:《尤利西斯》的母题父与子、寻求与回归、死亡与重生都是西方文学经典作品里常见的母题。布卢姆与斯蒂芬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父子关系,两人都面临精神困惑,一个无家可归,一个中年丧子,他们都被排斥于家庭和社会之外,两人都有性格上的弱点,需要找寻一种互补;和奥德赛相对应,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也在不断寻求,最终回归家园。只不过奥德赛在寻求物质家园的回归,而现代人在寻求精神家园的回归。

  道德、情感、爱、恨、欺骗、迷惑、死亡……从古到今所有人都无法脱离世俗的这些磨难,所以奥德赛才与布卢姆有了共同之处,历史才有了连贯性。布卢姆他并不是真正的麻木,但是为了最庸俗的基本生活保障,他必须装出平静的样子来,对妻子婚外的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朋友的葬礼上,他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也看见自己真实的内心。布卢姆就像是梦见毒蛇在身边嘶叫,但他却无法自卫,这种无助而又可怖的梦境,就像他在泥潭里挣扎的现实,他恐惧现实,但却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和改变,如何逃脱迷茫的生活。

  ②民族精神的重塑:布卢姆是犹太人,但爱尔兰人又歧视犹太人,所以在双重压迫下,传宗接代、子孙满堂是犹太人复兴之梦,因而布卢姆对于幼子的夭折一直心痛不已,无法完全走出阴影。布卢姆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如:布卢姆约一个朋友在酒吧见面时,一个无赖大肆攻击犹太人,身为犹太人的布卢姆实在忍无可忍,他反驳道:“门德尔松是犹太人,还有卡尔·马克思、斯宾诺莎。救世主耶稣也是个犹太人……你的天主也跟我的一样,也是个犹太人。”

  ③爱情与道德的调和:莫莉是受难者,也是罪人,她在身体上背叛丈夫却不愿背弃婚姻。布卢姆回家看到家具变动、男人的烟蒂,但他仍压制自己的嫉妒,并在幻想中建立起自信,他不愿报复莫莉,认定真正的生活是爱而不是恨,他虽然蒙羞忍耻,但仍然为莫莉的绰约风姿和美妙歌喉感到自豪。布卢姆夫妇在婚姻关系中都遭受了道德的拷问,但他们却依然相信爱情,在道德和婚姻的冲突中,他们逐渐领悟爱情的本质,并最终走向和谐。

  另外,从布卢姆和莫莉的婚姻关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社会中,男女性别差异的冲突和协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尤利西斯》通过塑造跨越性别角色的男女主人公,试图将男女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重建更民主自由,更符合人性的性别机制。

  在性别机制的规范下,在社会习俗和价值认定的制约下,男性和女性都不自觉地用固有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符合限定的、社会认可的气质、角色和社会地位——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她们必须温柔、被动、顺从、忠诚,而男人则必须强悍、胆大、具有进攻性和侵略型。但是在小说的第十五章中,这一切都发生的变化。拥有男性身体的布卢姆被迫穿上了典型的女性服饰,紧身胸衣和裙衫,在这里,易装成为了模糊社会性别界限、跨越男女性别气质的一种象征。作为一个特例的莫莉同时也颠覆了性别机制中对女性的定义,她敢于质疑并反抗女性被强加的角色,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她需要男性但并不依附男性而存在,更拒绝被男权社会物化。所以,小说还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对性别互补性的承认,能够使男女得到彻底的解放,从而使两性达到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说,要想使人格和谐平衡,就必须允许男人性格中的女性方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方面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

  在形式版块,我将通过小说结构、写作手法、文本语言等方面对这本小说进行个人的解读。

  (一)小说结构:

  对《奥德赛》的巧妙模仿是《尤利西斯》的重要结构特色。小说模仿了《奥德赛》中相对人物的18个片段的结构,但顺序不同,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三个篇章,对应《奥德赛》的前四章,主要关注斯蒂芬从早上到中午在都柏林海边古镇的生活,以及在学校附近的活动和海边漫步的情况,描述了斯蒂芬寻找他的精神之父,对应于奥德修斯战争之旅。他与布卢姆建立了一种精神上的父子关系,构成了小说的一条主线。第二部分有12个章节,对应于《奥德赛》里的第五到第十二章,主要描述布卢姆从早上到午夜的活动和经历,相似于奥德修斯的海上十年之行。第三部分含三章,大致对应《奥德赛》里第十三章到第二十四章的内容:布卢姆邀请斯蒂芬回家,一致于奥德修斯回家的经历,对比庄严的古代英雄和现代的中庸和不道德。

  (二)写作手法:

  《尤利西斯》运用了高超的意识流技巧,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内心独白、蒙太奇手法、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方面,这些手法使作品跨越了时间的界限, 巧妙地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记载了人物繁复、杂乱的潜意识活动, 真实地记载了人格的异化、心理的变态和性格的扭曲,揭露了现代人的精神贫困和道德堕落。

  ①内心独白, 是指作品中人物对其内心活动、思想意识进行独自告白, 是一种内心的、无声的自我独白, 是别人是无法听到和察觉的。《尤利西斯》内心独白来展现人物的思想及内心世界,让读者更真切、深刻地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直接进入到作品中人物的灵魂世界, 缩短了艺术形象的意识活动和审美者之间的距离。

  如莫莉的内心独白:“那玩艺可怜的魔鬼已经烤得半熟而且西班牙女郎戴着头巾笑还有她们的长梳子还有早上的拍卖希腊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还有鬼知道什么人来自欧洲各个角落……还有那些穷白衣服穆斯林头巾的漂亮的摩尔人像帝王一样要求你在他们的铺子的那一席之地坐下还有朗达在旅馆的古老的窗户前幌过一眼躲在格子后面等着她的恋人……”这是莫莉回忆她与丈夫初恋时的场景。为了真实地描述了莫莉的内心世界,表现莫莉凌晨两点三刻的心理活动,乔伊斯用了长达40多页的篇幅来记载她在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不分段落,没有任何标点符号,如实地记述了她那犹如江水般的滔滔不绝的意识流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时空不间断的流动穿梭。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本身就是意识流,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并非是完全连贯性的,每个人所有的回忆和述说,都是其个人意识流整合后,故事和场景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再现。我们每天的生活是有一定规律和顺序的,但是穿插在其中的瞬间想法,内心独白、灵感,一时兴起的行动等等,其实都是意识流的表现,只不过它们存在的时间很短,如果不是有意识的去观察和记录,是不会被发现和揣摩的。所以,意识流本身就是生活的流动,就是生命本身的时间流动。

  ②蒙太奇手法,它是用于电影中的表现技法, 是对各种分镜头和场景的剪辑、组合。而在意识流小说中,把不同时空领域里的事件、场景组合、叠加到一起, 超越时空限制, 表现人意识活动稍纵即逝的跳跃性是表现人物意识流程惯用的一种技法。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使用了时间和空间蒙太奇两种手法。

  时间蒙太奇手法,即小说里人物的意识流动跨越时间限制, 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里随意地穿梭往来。这个时候,人物主体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而人物的思想意识却在时间上移动,让人物在某一时间的经历同其另一时间内的经历相互叠加,形成一种历史纵深感。如:斯蒂芬弯起一只胳膊支在粗糙的花岗石上,手掌托着前颌, 目光滞留在自己那件发亮的黑上衣袖子上, 盯着已经磨破的袖口……一阵痛苦, 一种还不是爱情的痛苦, 在折磨着他的心……她, 默默无声地, 死后曾在他的梦中出现, 她消瘦的躯体上套着宽大的褐寿衣, 散发出一种混合着蜡和檀木的气息;她一言不发地俯身谴责他, 呼吸中隐隐地带来一股沾湿的灰烬气味。在这段文字中, 第一、二句都是作者乔伊斯的叙述文字, 而第三句则斯蒂芬的意识流。在这一瞬间的回顾意识中, 斯蒂芬此时的景象与彼时的景象发生了叠加。这种手法的效果是使得人物意识得以随心所欲地跨越物理时间的界限而自由地往返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 从而显示出人物瞬间意识的多元化和立体感。

  空间蒙太奇法,即把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并置于共时性的一幅画面上, 表现同一时间维度下不同空间领域里发生的不同事件, 使读者对其所表现的对象有一览无余的全景式把握, 逼近真实。如:第十章中,乔伊斯巧妙地将19个场景剪辑组合、交错并置, 使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人在同一时间点上(下午3点) 的活动场面一览无遗, 呈现出一幅万花筒般的空间图景和群体画面。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都柏林广阔的生活图景。时间就停在了下午三点钟上了, 小说的叙事时间进程人为中断。

  ③自由联想,是指人物因触景生情或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合乎或不合乎逻辑的稍纵即逝的主观联想。联想的事物往往具有相似性,相反的特征,它受记忆、感觉、想象的影响,这决定了联想的灵活性,但是自由联想绝非胡思乱想, 它体现了现实的自然性和真实性, 对揭示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时刻影响布卢姆意识的是儿子的夭折,父亲的自由与妻子的不忠。布卢姆在不同场合中对早夭儿子进行了多次的自由联想:在家中读女儿布莉留言后,由布莉出生那天早晨,跑去敲桑顿太太的门,想到这个太太已为许多婴儿接生,再想到此太太当时看看鲁迪活不长,再想到如果鲁迪活着已十一岁了。再如参加朋友葬礼,牧师对死者的祈祷使他心猿意马,他想此牧师是否想过等待他的墓穴,又想到自己买的那块地,又想到死去的妈妈,再想到死去的小鲁迪。布卢姆的这些自由联想都体现了布卢姆对于儿子的爱和对当下生活的无望之感。

  ④象征暗示,是指通过一事一物的表象,让人们去思索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它以独特完整的形象系为基础,意蕴丰富深邃,借有形表无形,借有限表无限,借刹那抓住永恒,它是一种寓意,具有丰富深邃真实的内涵,并不是一种抽象概念。如乔伊斯将书中三个人物一天的经历与奥德赛十年的漂泊和艰难经历相对应,生动描述了三个都柏林人持续变化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他们的疏离感和孤独感。通过把神话故事与毫无意义乃至荒诞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乔伊斯将历史与当前、传说与现实、英雄与反英雄进行了对比,由此达到一种讽刺效果。如:晴空万里的清晨, 那天是布卢姆的生日;而后天空乌云密布,则象征着人类的种种罪恶,最后以白天的熄灭、黑夜笼罩大地而结束,象征着人类所取得的文明成就最终导致了人类的毁灭。

  以上一系列的意识流手法和技巧的运用,都让《尤利西斯》给我们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电影性:独特的小说“电影时空”,小说“电影镜头”的交替变换,视觉画面的流动性、片断性和跳跃性,电影基本手法蒙太奇的运用。但是《尤利西斯》却是一部不可拍摄的电影——乔伊斯是“作家的作家”,他构建了一种百科全书似的精神生活图景,这一切使《尤利西斯》的内容更加复杂化、广阔化。小说虽然含有大量视觉形象,但它们在心理内容上过于复杂,并不适宜银幕表现,并且小说几乎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或事件,只是侧重于从内心视觉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生活,无法表现人物的完整性,具有一种故意淡化情节或非情节化的特点,而电影却主要从外部视象来表现人物,需要戏剧性的冲突或事件来叙述故事。所以,《尤利西斯》具有独特的电影性,但却无法搬上银幕。

  (三)文本语言:《尤利西斯》的语言风格是晦涩的、多变化的,表现出意识迂回的特点。在小说的第八章里,在一家餐厅就餐时布卢姆的迂回意识使用了模仿腹部运动的声音。在第十四章里,乔伊斯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散文风格,从最早的盎格鲁—撒克逊风格到现代的新闻风格;倒叙、插叙、平行和对比、梦幻和想象、形象重复的和交叉的语言、双关语、反讽、神话典故、象征和比喻的大量运用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效果。《尤利西斯》主要的语言特点在于丰富的典故,高度省略了的短句和标点符号的省略,且有多样式的长段落。小说词汇如此丰富,以至于使人觉得作者在炫耀词汇。没有标点符号的段落、典故的使用和怪异风格的语篇超过了40页,这使得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然而,正是因为它们的别具一格,读者会觉得所有都是耳目一新的,无需说明他们每一个都有一个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高度省略的短句适合于描述潜意识流动的特点,没有标点符号的意识流长段落不受任何的束缚。

  这部意识流小说其实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当时的爱尔兰社会,对现在的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内容,比如其中的婚姻与道德的平衡、正义与仇恨的冲突、希望与迷茫的纠缠等等话题,都是我们至今仍在追寻的答案,而且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都有着不同的答案和想法。以上就是我通过自己阅读和查阅资料后,对《尤利西斯》的部分认识和理解。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篇二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在1922年出版的;民主社会的平庸本质:如果你认为理性比人才更有用,;二十世纪有时被称为意识形态世纪,愿意让一揽子世界;一个成功的记者,他面临的特殊困难,是他的心对他的;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在192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他是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尤利西斯被称为意识流小说山。

  民主社会的平庸本质:如果你认为理性比人才更有用,如果你的目的不是创造任何英雄的表现,而是只想尽可能地形成宁的习惯,如果你想只看到缺点不认罪,只要不那么邪恶,而不是很少的伟大行动,如果你对生活在一个繁荣的社会而不是在一个光荣的社会感到满意......然后你必须创造条件平等,组成民主政府。这个国家不再是皇帝追求荣耀的工具,贵族的水平也失去了古老的文化垄断,所以它不能是永恒的阿尔伯特和荣誉作为目标,而只能带来繁荣和和平的福祉,关闭情况。

  二十世纪有时被称为意识形态世纪,愿意让一揽子世界观念系统主宰我们的精神生活,用胃是否有足够的摄入量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可能根深蒂固的A人性的某些弱点 其中。人们往往不愿意承担责任;事物的无常,人的阴险,丧失集体所有的感觉,会令人不安;如果它在一个高度冲突的社会,盲目地坚持精神或物质成本支付,通常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意志。

  一个成功的记者,他面临的特殊困难,是他的心对他的要求。通常在一个看似平等的位置,进入世界的沙龙的力量,我们经常对他的恐惧和奉承,但他的心总是明白,在他身后的门,业主将在各个方向它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为客人解释他们的理由与压榨机。更令人困惑的是,他必须迅速或令人信服地表达他对这件事情或事情,以及对生活中可以想象的一切事情,即市场的需求,表明他的态度,变得极其肤浅,最重要的是,他不能因为自我认罪和丧失尊严,这将造成非常悲哀的后果。这并不奇怪,许多记者失去了他们的人性,是毫无价值的。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有这种情况, 在这个群体中还有许多尊敬和真诚的人,这对外人不容易想象。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篇三

  《尤利西斯》的作者是乔伊斯,一位爱尔兰作家、诗人,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对《尤利西斯》感兴趣,是因为这部作品只描写了男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18个小时在都柏林的生活经历。看完书的简介,便非常感兴趣。于是今年提上书单计划。

  作品中对时间的提及贯穿文章的行文脉络,虽然只有短暂的18小时,却写出了英雄与平庸、悲与喜、思考与顿悟……

  故事由居住在都柏林市郊一座古塔里三个主人公展开,一位年轻的历史教师和诗人—斯蒂芬·德迪勒斯,他刚刚从巴黎一所院校毕业。斯蒂芬的母亲在临终时请他跪下祈祷,出于对宗教的反感,他没有听从母亲的要求。斯蒂芬的母亲死后,他为此事悔恨终身,始终沉浸在懊丧之中。后来,因家道中落,斯蒂芬几乎与领着妹妹们艰难度日的父亲断绝了关系,他离家出走,以教书为生。一位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匈牙利犹太人。他常常串街走巷,终日奔忙,却总是劳而无获。布卢姆的幼子夭折使他在精神上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而布卢姆的妻子对他不忠使他羞愧难当。第三位主人公是布卢姆的妻子摩莉,她是位典型的肉欲主义代表。

  作品描写从清晨开始,斯蒂芬上完历史课后,去海边漫步,面对翻滚的海浪,他开始思考人世的沧桑、大自然的奥妙、时空的永恒、艺术的魅力。因为对母亲的愧疚感,他渴望在精神上重新得到一位父亲。

  而广告推销员布卢姆与教师斯蒂芬的相遇,正好让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精神上所需求的东西。对第三位主人公摩莉的描写,主要在最后40几页的大脑精神意识的描写,读起来非常烧脑。因为作者用词和描写都比较跳跃,人的意识描写和景物描写融为一体,摘选一段,供感兴趣的财蜜们参考:

  他,自己生下了自己,中间夹上圣灵,自己派自己来当救赎者,在他自己和别人之间,他,受到了妖孽的欺弄,被剥光衣服又挨了鞭打,被钉在十字架上饿死,活像蝙蝠钉在谷仓大门上,他,让自己埋入地下又站立起来,下地狱救人之后才上天,在那里坐在自己的右手边,做了一千九百年,然而将来有一天还要回来毁灭一切生者与死者,但那时所有生者已经成了死者。

  不,不是那样的。一片荒地,光秃秃的不毛之地。火山湖,死的海:没有鱼类,没有水草,深深地陷入地内。没有风能掀起这里的波浪,灰色的金属,雾濛濛的毒水。人们说是天上落下来的硫磺雨:平原上的城市:索多玛,蛾摩拉,以东。全是死的名字。死的海,在一方土地上生育了最古老的民族,第一个民族。最古老的人民。一个佝偻的老妇人从卡西迪酒店出来横过马路,手里抓着一个小酒瓶的瓶颈。最古老的人民。在世界各地流浪,天涯海角,从被俘到被俘,在各地繁殖、死亡、出生。

32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