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书笔记5篇
《国富论》(英语:The Wealth of Nations),全名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经济学专著。《国富论》首版于启蒙时代的1776年3月9日,它不仅影响了作家和经济学家,同时也影响了各国政府和组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国富论》读书笔记,给大家作为参考:
《国富论》读书笔记篇1:
英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国人对《国富论》并不陌生,但多将它看作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经济学说而束之高阁,除了高校经管类学生被导师要求阅读之外,普罗大众看过这本书的估计不多。
《国富论》全书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可以说既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经济学的一部奠基之作。虽然它体系庞大,内容广泛,但首尾一贯,结构严密。全书始终围绕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
财富的源泉是什么?斯密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劳动是财富之父”,那么,要增加财富,就得提高劳动效率,或者是增加劳动数量。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很详细的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管理的时效性或者生产设备的创新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他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来如此神力?其实,道理很简单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不仅如此,分工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它能为发明和改进机械提供契机。最初的蒸汽机比较笨,活塞的升降,需要一个儿童来开启和关闭汽锅。有一次,有一个按活塞的小孩,因为干得久了,就 “懒”中生智,把开闭汽锅的舌门把手,用一条绳索系在机器的另一端,让舌门随机器的运动而自动开闭。这个笑话,成了蒸汽机改良史上的一大趣谈。再观现代工厂的生产不就用事实证明了分工理论的重要性。汽车生产厂商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先生因为改变传统的汽车生产车间生产模式为流水线生产,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而占据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流水线作业不正是分工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斯密认为,交换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由于交换而产生了分工。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如何确定呢?斯密明确地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这就等于说,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但是斯密同时声称,这个理论只适应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一旦资本积累起来,投入到企业,或是土地变为私有,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因为此时的劳动产品,不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为利润和地租,被雇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条结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发生之后,决定商品价值的就不光是劳动了,利润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这样一来,工资、利润和地租,就不仅是一切收入的来源,而且还是 “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觉地由劳动价值论,转到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上去了。马克思把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叫做的“斯密的教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不少理论,如生产费用论、节欲论等,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思想源头。斯密揭开了商品价值的神秘面纱,的确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在价值问题上他又含糊其辞,举棋不定,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模棱两可的答案。后来的经济学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种解释对他们的胃口,便采纳哪一种。甚至连那些势不两立的学派,也能同时从斯密那儿,找到本派发端的痕迹。
《国富论》篇章众多,除了上面浓墨重彩的价值理论外,斯密还谈到了货币、分配、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社会再生产以及自由贸易等学说。这些都有深远的影响,但其中对世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8世纪,西欧的孟德维尔写过一则寓言,讲述的是一群蜜蜂由盛及衰的故事。开始,蜜蜂自私自利,爱慕虚荣,追逐荣华富贵,这时,整个社会欣欣向荣,人人安居乐业。但是,当蜜蜂变得善良节俭,放弃了奢侈挥霍的生活时,经济却反而一片萧条,民生凋敝。最后有敌来犯时,无力抵挡,只好逃之夭夭。这则寓言,在当时被视作妖言惑众的异端邪说。但一位意大利哲学家却说得好:“谁要想发现真理,最好是成为异端。”在斯密的《国富论》中,孟德维尔的“异端邪说”,贯穿始终,成为构造其理论大厦的一根支柱。斯密娓娓道来: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是利己主义,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受“利己心”支配,社会利益往往被抛在脑后。但是,不期而然的是,这种行为的结果,不但利己,而且比一个人殚精竭虑、刻意追求公众利益时,更有利于社会。斯密把这种机制,称作“看不见的手”。因此,斯密主张完全的自由竞争,认为与其让政府干预经济,还不如听任市场调节来得有效。政府的职能,只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建立严明的司法机构;适当兴办公共工程和公众事业,其他,则尽可无为而治之。斯密一生性情平淡,可他对任何来自制度上的垄断,都深恶痛绝。他极力主张清除关税壁垒,实行贸易自由,撤消行会制度和专卖公司。
“在将近一百年后,斯密依然是经济思想史上的巨人。”《大英百科全书》如是说。的确,《国富论》从面世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但是,岁月未能将它尘封,它的光亮依然一如从前,熠熠生辉。比如,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者对此一筹莫展。不少经济学家就转而求助于斯密的经济学,梦想回到自由竞争的“黄金时代”,希望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重整旗鼓,再创辉煌。今天的经济学理论大厦,经过二百多年的精心构建,已经巍峨耸立,金碧辉煌,但如果没有斯密的《国富论》奠基,那也不过是一座美丽的空中楼阁。作为“经济学之父”,斯密对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之大,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甚至有人做过这样的评论:“两百年来经济学家所作的工作,都不过是在为斯密的理论打打补丁,抹抹油而已”。
《国富论》读书笔记篇2:
《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有近乎神的地位。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至少300年内,人们都将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有人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那样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位经济理论学家,他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准确的数字,确实做到了 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的治学态度,而这种治学态度正是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所缺少的态度。所以,熊彼得说亚当﹒斯密注重实际,将各种不同的数字与因素一并考虑,对以后作为抽象的理论奠立了基础。
斯密《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的决定因素,并进一步结合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不同经济实力的欠发达区域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选择最优分工网络,并借此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内在原因。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就谈到了劳动分工。他认为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是国民财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经济学发展的一百多年间,市场竞争理论得到了极大丰富,而劳动分工理论却相对显得苍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复苏了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重要思想。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是通过制度安排而与交易费用相互决定的,即:由交易费用决定的制度安排决定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通过分工经济提高制度收益,并进而降低交易费用。作者给出了两个理论模型及其修正。
接着,作者证明了劳动分工理论中的三个重要命题。
命题1:劳动分工产生递增的规模报酬,是经济进步的源泉。
命题2:劳动分工依赖于劳动分工,没有任何外生优势的单纯分工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命题3:经济发展依赖于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制度,在地理上表现为一个波浪式的推动过程。
另外,新兴古典分工理论证明,不同区域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分工水平,产生不同的增长效果。因此,欠发达区域面对不同的人口规模、制度供给、交通条件,应选择不同的分工模式。作者据此将欠发达区域分成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分工抉择。
区域模式1:人口较多、居住密集的欠发达区域
根据命题2,此类区域即便没有任何优越的资源禀赋或比较优势,依靠自身的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工模式,也能实现经济进步。
作者认为,应将此类区域细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将相关产业分类聚集,发展 园区经济 ,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而产生产业簇群。
区域模式2:人口较多、居住分散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以中国中西部的农业大省为典型代表。因为多数居民都分布于广大农村,交通不便,相互之间贸易的交易费用很高,制度创新的成本更高,制度供给水平低下。当务之急是提高专业化水平,以便与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对接。
提高市场分工水平有两种途径。一是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使人口更加集中,从而减少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成本。政府工作的重点是鼓励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为个体私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根据命题1,政府即便是有意扶持某些产业,也应该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选择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分工网络。
二是融入临近区域的分工网络,即给发达区域 打工 。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或工业化前期,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来支付交易费用和学习成本,也难以承受为集中人口而进行的城市化所需耗费。而此类区域劳力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可选择有资源禀赋或内生比较优势的临近区域,为其提供配套生产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有必要鼓励企业向专业化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要素的交流,提升企业家的管理素质。
区域模式3:人口较少的欠发达区域
此类区域人口较少,无论是否集中,从理论上讲都难以独立形成一个合意的分工网络。最重要的是提高本区域在某些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便融入发达区域高水平的分工网络。在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经济环境得以改善后,在分工网络上可以逐步摆脱对地理交通条件的依赖,从而逐步与较高分工水平的其他区域进行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重点扶持有一定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并购、扩张,带动其他企业形成连锁效应和学习效应。
《国富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心与公利心做了和谐的统一,让我们知道了自利与公利并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整体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自然有一只 看不见的手 来引导着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与个人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政府与个人会代替这只 看不见的手 的作用,如要取代这只 看不见的手 的作用,必会带来混乱。这只 看不见的手 是什么呢?斯密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书已经告诉我们,那只 看不见的手 正是人类的利己之心。
《国富论》读书笔记篇3:
经典的可贵之处在于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无疑就是这样的经典。对于经典著作,我总习惯于带着批判和疑问去阅读和思考。这使得我的阅读之路充满了荆棘,也充满了乐趣。这次的阅读,我把切入点选在了 斯密之于当代中国的意义 。带着这个疑问,我再次回到《国富论》寻找答案。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中国在这十年中的变化是举世瞩目的。简而言之,成就显著,问题依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中国在第二个十年中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中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走过的路吗?不能!马克思给我们指出了罪恶,却没有找到改变的方法。事实已经证明,马克思开出的药方并不合适。当我们寻找新的方向时,亚当、斯密会是我们的选择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我重读《国富论》的第一个启示。
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亚当、斯密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个契机。因为他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一种颠覆两千年中国封建传统的思维。这就是自由主义,一种基于个人至上理念的哲学。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在十八世纪的苏格兰,有一个思想传统,叫做 自然秩序 理念。这种自然秩序是通过未预期的社会结果形成的,也就是说,市场,像语言、法律体系和许多其他现代社会制度一样,不是中央计划或集体调整的结果,而是因很不相同的原因而行事的个人行为的未预期的的社会结果。这种思想乍看平凡无奇,细味其中蕴含的经济意义却极为深刻。因为一旦接受这一观点,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让政府指导市场运行的传统观念,让自由市场机制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经济活动的 看不见的手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所谓的 看不见的手 自由放任 都可以说是由这一传统衍生的思想。显然,对市场的强调将极大地释放它蕴含的力量。中国三十年的 改革开放 印证了这一点。但过往的成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市场体系的基础 自由和法治。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虽然从未明确提出市场与制度之间联系的理论,但作为 苏格兰传统 的继承者,我们从他的文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万能,而是不经意地点出,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市场也会变成 万恶之源 。没有以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失去它的魔力。纵观西方自由市场的发展,无不是伴随着个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重读《国富论》,让我更加确定这一点。按照亚当、斯密的逻辑来看,这两者也确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市场鼓励个人的自由交换,并通过法律,而不是政府的强力,来保证这一交换的顺利进行。个人的行为只受价格、道德、法律等自然因素影响,个人的创新自此才真正得以带来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市场和法律良性互动的背后,是政府权力的不断压缩,个人自由的不断彰显。创新精神作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个人的自由得到足够的保障之后随之而来的产物。反观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从未有过个人自由的觉醒。即使清醒如鲁迅者,也只不过徒然的呐喊,最终沦为统治者的工具而已。皇权专制的思想深入国人骨髓之中,中国的市场机制先天不足。孟德斯鸠曾言,一个民族的总精神决定了这一民族国家的性格。中国的总精神里面缺少了对个人的关注、对自由和法治的关注,却似乎只是在重复着两千年的循环。
亚当、斯密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市场的发展有可能弥补中国存在的缺陷,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按照《国富论》的逻辑去谋求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失去了最初让个人自由伴随市场发展的最佳时机,改革的红利被制度的成本不断侵蚀。庆幸的是,我们在这十年中,真正地融入了这个世界。我相信若干年后,2016年将会被视作中国改革的分水岭。正是因为WTO的身份认可,让中国迎来了 黄金十年 。经济的开放带来了文化、法律甚至思想的开放,我们的思路在改变。社会开始关注个人的自由,法治的思想被人们不断提及,这一切来之不易。当务之急是将市场机制的完善与个人自由的发展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下一阶段中国前进的方向。毫无疑问,就这一思想而言,没有亚当、斯密更适合的代言人。在中国,亚当、斯密必须成为新的 马克思 。只有作为一种信仰,被普通人用行动去践行,才能解决中国当前的改革困境。没有个人的自由,就没有市场的真正发展,也就不可能推动法治的实现,社会的进步也无从谈起。中国输不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没有时间去选择。基于自由和法治为基础的市场,让十九世纪属于了英国,二十世纪属于了美国。如果中国人能读懂了《国富论》,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真的会属于中国。
的确,通常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 在此种情况之下,与在其他许多情况之下一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而并非出于本意的目的也不一定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国富论》中我最偏爱第四篇第二章。这一章的题目是《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在我看来,它可以说是此书最精华的部分。每一次的阅读我都从这里开始。以上引用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段落, 看不见的手 理论自此进入世人视野,被无数次的顶礼膜拜。我现在要做的是重新对其进行解读,阐明它对于当下的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我重读《国富论》的第二个启示。
看不见的手 讲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我们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引导我们的经济交换。价格作为一种信号,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自由竞争市场则是能最大限度发挥价格信号调节功能的机制。所以亚当、斯密告诉我们,政府什么都不要做,只要维护好市场的运转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交给市场来,个体分散的竞争可以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使得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对于这一个看似很不合理的结论,亚当、斯密并未作出严密的逻辑论证,这是他的弱项。但这无损于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后世两百余年的经济财富的巨大增长,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退出这些事实让《国富论》的预言成真。也让亚当、斯密站到了经济学之巅。而经济学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也对亚当、斯密那只 看不见的手 作出了极其严密的数学论证,这里不予赘述。既然市场机制如此完美,是不是政府在经济事务中一无是处呢?换句话说, 鼓吹 自由放任的亚当、斯密如何看待政府的存在。我在《国富论》的第四篇第九章读到这样的字句:
按照自然自由的制度,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在我看来,这里面蕴含着极其深刻的真理。它告诉我们,在存在着政府过多干预的时代(彼时的英国,此时的中国),什么样的政府才是我们需要的。传统的中国,政府极度压缩了市场的空间,市场从未主导过经济的发展,个人的自由就更是天方夜谭。直到最近的三十年,我们才真正开始尝试着让市场来说话。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一不小心摸到了看不见的手,它拉着我们完成了初始的劳动分工和产业形成,带着我们走出了制造业拉动的中国崛起之路。然而,缺乏内在基础的市场机制是难以持久的。市场化才刚刚累积到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一场金融海啸,就让中国重新走上了国有化的不归路,一不小心,粉身碎骨。我们其实还没有学会走路,现在就想跑得比人家还快。诚然,现在的时代不同于亚当、斯密的时代,政府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但这不能成为我们脱离实际经济发展规律的理由。客观上讲,中国连真正的市场经济都算不上。政府在我们这里,从未退出过市场,让价格完全独立地引导个人的经济事务。也就是说, 看不见的手 后面始终都有一只 看得见的手 。现在,这只罪恶之手竟然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妄图扼杀 看不见的手 。所以面对畸形增长的20xx,我无言以对。那些空谈国家与市场并重的善良的人们,似乎忘记了我们还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市场机制并不是不需要维护的,它其实很脆弱,需要我们努力去争取,才可以得到。我们的市场机制刚刚起步,进一步扩大市场化的范围才是当下中国的最优选择。很多人却叫嚣着市场化过头,把制度转型的成本全部嫁祸给市场,这难道不是历史的倒退?!我倒是很想多买几本《国富论》,免费送给他们,好好读一读。
最近很多的思考集中在了中国的制造业。在某种意义上,制造业是继农业之后,推动中国三十年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如果按照主流的观点,将这次金融危机看作中国改革的拐点的话,在我看来,制造业依然是中国解决当前困境的唯一出路,这部分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重读《国富论》,坚定了我的这一看法。这是本次阅读所得第三点启示。
学过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学习国际贸易理论,我们是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概念开始的。而在《国富论》的第四篇中,他关于自由贸易的一系列讨论,就是对这一概念的准确阐释。个人认为,这是他书中最富逻辑的部分,也是他对于微观的经济分析所做的最大贡献。绝对成本优势概念的主要涵义,简而言之,即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一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该国的经济结构。按照这一逻辑,中国最大的资源禀赋是什么?毫无疑问,廉价劳动力!显然,中国要发展的就是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禀赋优势的行业。哪个行业最能有效吸收廉价劳动力?毫无疑问,制造业!只有通过制造业,我们才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如此简单的逻辑,却被大多数国人所忽略。当产业转型成为热门话题时,我们很少反思有没有走得太快。金融危机迷惑着我们的视线,繁荣的中国经济阻挠了我们清醒的思考。重新认识到资源禀赋的决定性意义,才能找准经济发展的方向。当然,关于究竟是内需,还是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更有意义,属于另一个问题,在这里就不作讨论。毕竟我只是想说清楚,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