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通常包括对所读内容的简要概述、分析评价、个人观点以及引申思考等多个方面。怎样写《恶意》读后感450字?这里提供《恶意》读后感450字分享,供大家参考。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1
好久没有给大家推荐过书了,似乎也没有推荐过吧。那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本小说,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东野圭吾的《恶意》。《恶意》这本书大概是我在两年前看的,当时看完,我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于是,对当时我的心理就无从追踪了。
为什么我会想起这本书,并且向大家推荐呢?其实是因为我在后来写《寻梦环游记》的影评时,偶然的感悟,我的回忆被勾起了。
于是便想向大家推荐这本《恶意》。如果说,世界上的好人都是一样的,恶人其实也是一样的。《解忧杂货店》诠释了人性的温暖,这《恶意》则是揭示了人性的丑陋。
该怎么说呢。《恶意》让我不可思议。书中有一大部分借用了日记的方式去记载这事情的经过,可是很可笑的是过去的日记也是会骗人的,就连录像也是骗人的。
有时候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事实。古人常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可是当两者皆为虚假的时候,真相又在哪里呢?当然书中不仅讲了这一点,还有就是,当你处于一个高位,人们仅能仰视你的时候,可能你自以为的朋友对你有的不是艳羡也不是骄傲,而是嫉妒。
《恶意》实在是很精髓的反映了人性,你相信的,你不相信的,书中都有描绘,让你从不同角度去体验你所不知道的世界。
如果你也喜欢东野圭吾,不妨去看看这本书吧。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2
爱屋及乌的原因来看这本书,只是看,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看完这书后感觉一团浆糊,有点混乱。
他为什么要杀日高?因为怕东窗事发?但是他不知道日高有照片,他不知道谁会有照片,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帮凶。一个自己知道自己将死之人,还会怕这个?如果还想搞臭日高,他几年前就应该有行动,更何况他俩好了好几年,看来恨意也不是那么大,
他年龄这么大,日高都结婚两次,他一次也没有,也不正常,他同事说他基本上不参加活动,他下班后都干嘛?
日高又是怎样的人?难道只是一个倔犟的人,他不会在野野口不去上学后去天天叫他上学,应该也有正直的一面,但是又说他欺负他,野野口为什么又去上学?如果不是达成协议,他怎么会心甘情愿上学。
感觉作者写作的时候找不到转折的思路了,后面几章就想起用他同学的口述来给人物贴标签,标签是贴上了,也仅仅是标签,没有爱情没有亲情,也没有友情,没有忠诚也没有背叛,人物一点都不丰满。很枯燥!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读起来有点累!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3
近几年读过最精彩的推理小说,没有之一。
仅是草读完一遍,连剧情都没有回头梳理,我就已经按捺不住某种情绪,想飞快地写下现在的感受。
恶意,恶意,我也有这种恶意——读至最后,我因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毛骨悚然。
而其原因竟然真的只如文中的某个校园暴力的主谋所说的,“我就是看他不爽”。
你还记得吗,我们班的小孩在毕业典礼之后,用刀刺伤了一直以来欺负他的同学。当时,那个欺负人的主谋曾说了这么一句经典台词:“我就是看他不爽。”
一直觉得自己尚算个能掌控自我的人,可这莫名的恶意竟滋生地毫无征兆?
说老实话,我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野野口先生,你也是这样吧?或许连你自己都说不清。
原来人类的恶意竟是这般地共通而又不讲道理?
最令我惊惧的是,这些明明只是生于琐碎的恶意,究竟要造成多大的破坏才能散去?
我不知道。
我只觉读至终了,自己被剥皮拆骨,鲜血淋漓地看着镜子里卸去了所有理性和良善的自己,心头狂颤。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原来我也可以这么恶毒啊。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4
这是目前看过最精彩的推理小说之一了,文章情节紧凑,线索缜密,一环紧扣一环,人物描写也很细腻。其中作者运用手记叙述的方式一层一层打开真相之门,进而揭露了人性的丑恶。
说真的,大晚上看文章的时候,看得我整个人都是毛骨悚然,总有在看惊悚片的感觉,恍惚感觉窗户有道黑影飘过,然后凶手就在身边,真的太可怕了,这就是文章的成功之处吧。真的不愧是东野圭吾,一开始就完完全全地入坑了,小说身上像是有种魔力,吸引着你不断往下看,不断探索着里面的线索,不断接近真相……
而当凶手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你会感到惊讶,但当你了解到凶手真正的犯罪动机时,相信你整个人也都是惊呆的,会完全被最后的真相所震撼到。到底是多深的恨意,才会使野野口产生这样的恶意。面对曾帮助过自己的好友,真心对待自己的好友,也能毫不犹豫下手,不仅产生杀意,还想着让他在死后也要身败名列……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啊!
“这世上的万物本无善恶之分,使人产生恶意的,都是自身的思想使然”,野野口就是有着这样极端的思想,才产生这让人心寒的恶意吧……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5
整本书以野野口和加恭两个角色视角描述事件,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读到一半的时候以为反转会是野野口并非凶手,后来在加恭不断挖掘真相的过程中真相渐渐明了。野野口视角的陈述给人感觉他是一个被动犯罪的没什么朋友但也绝不会杀人的人,根据他的自白,他的“好朋友”日高是一个杀猫,狡黠,甚至无耻的人。他在承认杀人之后,加恭一步步寻求真相,发现事实上,野野口并非他自白中的“无辜”。野野口自小开始便性格古怪,对日高有一种说不出具体理由的“恶意”,直至最后自导自演编造出一个让世人觉得他很无辜的故事。我在故事的中间甚至都相信了“影子作家”的事实。
最后加恭给出了真相,野野口因不知从何而来的恶意,对日高的嫉妒而编造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谎。
书中讲到的“校园暴力”,至今也是社会热门话题。印象中从前年开始,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他们甚至把暴力视频放在网上,以此为荣。但我想导致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微不足道。
我在上初中时期,也听说过不少校园暴力事件,被欺负的人往往被一群人围攻,这群加害人中间,大部分甚至根本不认识受害者。
要时时反思自己是否对别人有了不知为何的恶意,也要防止自己变成被群人欺负的“受害者”。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6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东野圭吾的书都是到最后的时候开个大反转的。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恶呢?我始终相信人性本善的。每个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出了社会才被染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野野口的恶意也可能是跟他妈妈的抱怨有关,跟他初中的校园暴力有关,他的妒忌让他谋划了这场杀人事件。
生活中也听到了很多关于校园暴力的事情,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校园暴力存在呢,我觉得社会价值观有关系,跟家庭也是有关的,都说爸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的行为对小孩的行为是最大的。这两天的新教师培训的戴老师说了,身教永远大于言传,所以父母想要孩子怎么做,自己要先以身作则。父母想要孩子多读书,自己要先看书,而不是自己玩着手机看着电视,跟孩子说,要多读书。所以别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也有段子说,想要毁掉一个孩子,那就给他一部手机吧。
这书中一个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为什么会伤害受害者,他竟然说,我就是看他不爽而已。现实生活也确实很多人也是说我就是看他不爽,所以我就打他。是长相碍着你眼,还是吃你家米了,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一句话。我看你不爽我也打你,你让不让啊。校园暴力一直存在,学校能教育,但是没办法完全消除的。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7
不管你是不是否认,人和人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恶意。
他待你态度恶劣,你会鄙夷会愤怒,他待你冷漠,你会厌恶,他待你过于热情,你会认为他另有所图,他没有你强大的时候,你或许会轻蔑待他,他比你强大时,你又会不甘心落于人后而嫉妒,人和人之间是会存在善意,但不得不承认,那只是少数的情况,生活在无数暴力挤压的社会环境下,更多的恶意一触即发。
当今我们谈好人没好报,社会舆论充斥我们的视线,可是当问起:你为什么这样对待他,得到的答案是看不惯的时候,任凭多少舆论压力,都是无法拯救这个人的,只会积压他心中无处爆发的恶意,任凭邪恶与怨怼疯狂滋长,最终导致悲剧。
说这些可能没什么说服力,那么打开微博看看最近舆论顶端的那些评论者都说了些什么,有几个不是心怀着恶意来用最难听的话去伤害并不认识的人,人们自觉的站队同情所谓的弱者,以为用恶意开制止恶意就能够拯救那些弱者,其实最应该被拯救的是那些心怀恶意的人。
每个人心中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恶意的。比如对周遭人的嫉妒,猜忌与背后的风言风语,虽然是小小的,但也是心中罪恶的根源,大多数人能够控制罪恶的成长,而那些无法控制恶意的人,就成为了被恶意控制的傀儡。
愿我们能够在这纷杂的世界理智一点,不要用恶意揣测他人,也尽量心怀感恩,让自己的内心多一丝光明。
《恶意》读后感450字篇8
从决定读这本书开始到读完不过用了几小时(以我阅读的速度和频率来说已经很快了),它很吸引人。小说开篇不久犯罪嫌疑人就已落网,谁也不会想到作者会让读者在寻找作案动机的漩涡中挣扎。千回百转的剧情,每次都是在一切看似都通顺了,加贺警官以他敏锐的嗅觉带领读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
以前看东野圭吾的作品只是单纯当作推理小说看,没想到这个作品有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校园暴力。
文中的三个重要人物都因为校园暴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加贺因在当教师期间错误处理了校园暴力导致了一个悲剧所以无法原谅自己再继续做一个教师改行当了刑警,野野口迫于暴力威胁成了施暴者的同伙对日高实施暴力行为却被日高拯救并且以一片善意对待于是再也无法不自卑地活下去,心中的恶意随着日高的成功也更加浓烈终于导向了谋杀。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你当时承受的最大暴力,就是被迫成为那场暴行的共犯。这是多么可怕可悲的事,受害人被迫成为加害者,下一个受害人又成为加害者,下一个受害者……这样恶性循环何时是尽头。追其源头,第一个加害者只是因为看某人不爽。但这恐怕也是来自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影响,而家长的负面影响又是受他童年影响。好累我不想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