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字经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三字经读后感参考,方便大家参考有关三字经读后感怎么写。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
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一句话。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读这本好书吧。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2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三字经》。我想大家对这本书都不陌生吧!这本书是我两岁的时候,妈妈给我买的。那时候的我也只能说会背,还不能理解每个故事的意义。现在重新认真的读了一遍,真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书中的故事让我知道古人是如何尊师重道,知错能改,勤俭节约的。
我最喜欢李白的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一天,他逃学去玩时,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杵干什么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后悔自己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后来成为了大诗人。
故事虽短意义却很深刻,我坚信通过我的努力学习,我会比古人做的更出色。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3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珍贵遗产,它易读、易记、易理解。《三字经》里面包含了自然常识、历史故事、道理常规。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教会了我们要勤奋学习。
里面的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我们必须得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小时候,父母、老师的教育十分重要。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就是说人在小时候,性格本来是善良的,他们的性格十分相近,长大后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性格便相差甚远。这就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前途一半是靠自己,另一半就是靠亲人的悉心教导,这才能使孩子步入正轨。这些都是教育的功劳,所以教育是很有必有的!
《三字经》的前一部分包含了论理道德。谦让就是这数不胜数的道德中的一种。只有四岁的孔融懂得让梨,知道自己的岁数最小,就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这就是一种美德。比如黄香温席的故事就流传千古,妇孺皆知,每个人都被黄香的孝顺感动了。
《三字经》中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里出现的国家有:夏、商、周、秦、楚、齐、燕、赵、魏等国家,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许多贤明的君主,如一代明君——李世民,他深得民心,把唐朝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在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明君,可昏君也有不少,如隋炀帝——杨广。他和李世民的做法迥然不同,他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顾老百姓是死是活,只有自己开心就好,他的做法是可耻的,恶人有恶报,最终,隋朝毁在了他的手里,是他把父亲建立起来的隋朝断送了。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在治理国家,这个国家有朝一日一定会兴起。但是国家如果国家由昏君接手,这个国家就处于逐渐衰败的状态,最后灭亡。这就是国家为什么有兴也有衰的原因。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叙述完后,接着就是那些勤学苦读的人。孙康、车胤他们俩一个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一个是靠萤火虫的光亮来读书,他们虽然家贫,但是他们人穷志不穷,这就是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共同的特点,他们能如此的勤奋刻苦里我敬佩!
讲完了所有的故事,我选一句语句来巩固巩固,比如说:曰仁义,理智信。此五常,不容稳。就是说仁义理智信这五常是不允许混乱的。书中说仁义礼智信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但在现代社会上,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所以我们要有礼貌,做新时代的少年。
《三字经》里面包含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学好《三字经》,传承优秀的中华精神,并发扬光大!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4
《古人读书的方法》主要讲了只有读书得法,才能学到知识,有所收益。学习古人先贤的读书方法,可以使我们有所借鉴。欧阳修善于积少成多,发明了“计字日诵”读书法。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学到大量的知识。
欧阳修发明的这种方法我也在用,比如:我刚开始背古诗和三字经的时候,觉得很难。现在我能背下来好多呢!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能背下来七十五首古诗,三年级上学期能背诵四十多首古诗。练琴也是一样,积少成多,每天练一段,光阴似箭,几天以后,我就把一首曲子练下来了。我喜欢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真有用。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5
《三字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它教育了我们从小就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今天,我也认真地回顾了这本书。
这本书出自南宋宋元的王应麟,它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用三字词简练、生动的写出了一些为人处事和历史故事,教育我们、培养我们。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这些故事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领悟了不少道理。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当我读到这里时,感到十分羞愧,对于已经上六年级的我竟还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正所谓“一心不可二用”。现在仔细回想,对于平常的学习生活,我是否做到在课余时间也花心思学习了,我是否做到对学习专心到志,一丝不苟了呢?想到这里我深表惭愧,决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在课余时间也专心致志地学习。
当然,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习,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在于孝敬父母,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书中有一句话更是深深打动了我:“香九龄,能温席,孝子亲,所当执”。我记得在小时候,父母经常讲这个故事我听,说得是黄香在几岁的时候,母亲离世,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他待父亲十分孝顺。酷夏时,他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他为父亲温暖被褥。回想起这篇故事时,我不禁泪如泉涌,对于长年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我不仅没为他们端过一次水,盛过一碗饭,洗过一次脚,相反,我还总是埋怨他们不回来照顾我,现在正是我们回报父母,报效祖国之时,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祖国的栋梁之才,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这本书不仅讲述了许多生动的故事,更是告诉了我许多道理,它让我明白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奋好学,诚实守信,能够读到如此好的名著,何乐而不为?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6
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内容很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它会教我们知识,也会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三字经》开篇就讲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很清楚,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小时候,这种天性人人都很相近,但长大后,受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人的性情才有了差别。我觉得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和谐社会环境,良好的教育氛围,做一个善良的人。“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多见识天下事理,懂得计算、计量,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我觉得这句话告诉我要做一个尊老爱幼,懂礼数的好孩子。
读完《三字经》,让我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7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故事:一位妈妈因为结婚,晚年纪大才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十分宠爱他。
有一天,他发现同桌有一块很好的写字板。于是没经人同意就拿回家,妈妈问他发生什么事。他一五一十的告诉她,妈妈没有骂他,反而还说这是好事。过了不久,儿子从别人院子里拿了一件衣服。妈妈说:”我的儿子真能干,以后多那两件。“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偷人家东西一点都不难为情。过了几年,他的胆子也大了。偷东西判了死刑。
在他要被砍头时,他要求和妈妈说几句话,谁知道他要掉了妈妈的耳朵。儿子说:”当初我偷写字板的时候,你对我又打又骂,我就不会有今天了。“
生养了儿女不加以教导,这是做父母的错。
一年级三字经读后感7
从小爷爷就交我背诵《三字经》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
这本书里有原文欣赏、精彩解说、举例讲故事。例如第一句说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天性人人都相近,差别不多。但是随着年龄的长大,每个人受所处环境的不同影响,接受教育的不同程度,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之分,形成了有善有恶的分别。就如孟母三迁的道理是一样的。孟子家第一次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学下葬祭祀人的样子,孟母就把家搬到了街市旁,可孟子又学小商贩的叫卖声,孟母又把家搬到校舍旁,孟子这才开始认真学习了。
《三字经》这本书读起来朗朗上口,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8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三字经》,这本书,一开始爸爸教我读,看着三字经我觉得很有趣,但却扳着脸,当我会读三字经时,爸爸便教我理解每一句的含义,”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刚开始时,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气也很接近……
我开始对三字经感兴趣,慢慢的我开始背三字经了,一边背一边想它的含义,三字经教会了我很多哲理。我受益终身。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9
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搬了三次大家。有一次还不到放学的时候,孟子就回来了,孟母知道是他又逃学了,就生气地把织布的梭子折断了。并且告诉孟子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没有了梭子还能织成布吗?学习也是一样道理,半途而废什么时候才能成才啊呢?孟子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她为了我的学习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不仅给我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还在每个假期专门给我补了课,。以前我不理解他们的做法,以为这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所以不知道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妈妈唠叨我几句我就会满脸不高兴,有时还要顶撞几句,学了国学书籍《三字经》后,我终于明白他们的苦心,妈妈是希望我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的是九岁的黄香就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冬天把被窝暖热后才让父亲去入睡。读了这些故事,我也有了学习的榜样,知道了要为父母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国学书籍《三字经》里的故事很多,每一个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是让我受益无穷啊!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0
“人之初,性本善”,耳边仿佛回荡着几百年前,私塾里的学童正咿咿呀呀地诵读声,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有滋有味地看起来。
读到“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块刚掘出的碧玉,经过工匠长年累月地精雕细琢,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人也是这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可我有时候也不能坚持到底,有些计划实行一两个星期就以失败告终。有一次,我计划每次写完作业就要检查,提高正确率。开始时我还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一遍,检查出些小问题。三四天后,就没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两下,就做别的事去了。凑巧“屋漏又逢连夜雨”,有几天作业特别多,我一写完连看也不想看了,热情从沸点降到冰点。后来几天又偷懒,隔两天检查一次,最后还是没能持之以恒。
《三字经》最后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们去深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而天天玩乐、懒惰是没有益处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应该勉励自己努力去学习。这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可虚度岁月,蹉跎光阴。我们是小学生,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学习时也要改掉懒惰的毛病,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回想以前,真是惭愧。有一次,我在做一些奥数题,每一道题就像一座座迷宫,让人看得一点头绪都没有。于是,我就懊恼的丢下它们去看电视了。然而,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没有丢下那一座座迷宫,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胜、趣味横生的电视节目,不久就把我的思绪带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晚上,我才记起奥数题还没做,心中一阵紧张,没办法,只能挑灯奋战把它们做完了。后来,我才发现其实题目很容易解答,早上却因为偷懒没有认真思考。看来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啊!学习不就在于勤吗?要是学习不勤奋,再聪明也没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明天呢?懒惰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断的超越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精彩词句,值得我们深思。每天读一读,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断的鞭策自己,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1
《三字经》里,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呢!我知道了五岳,有岱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啊,我还知道我的老家湖南的衡山居然还是五岳之一呢。
我知道了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记得以前我才知道四个天干呢,现在,我哪个都知道了。
我还知道了唐代有个神童,叫刘晏。他才七岁呢,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儿童。相对起来,我比他笨多了。《三字经》里面是这么说的:“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后几句的意思是“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我一定会把这句话牢记在心。
我还知道了人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我以前还不知道有腐朽味哩!
我还知道了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我还知道了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它们分别是:“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原来如此啊。
我知道了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从今天开始,我要把《三字经》看完。我喜欢《三字经》,因为它好有趣,因为它里面有太多知识了。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应有尽有。如果你有空的话,请你也来看看吧!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2
初会《三字经》,是刚入小学时的事。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踏入学校不久的孩童,哪里懂得那些文字后蕴藏的深厚哲理,可是是应对学校布置下的经典诵读的任务,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虽是记得个滚瓜烂熟,却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能博得教师的一两句表扬也就满足了。
再读《三字经》,依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开始本以为只要会背就行,心中还暗自雀跃了一番,默默感激了荷花池小学的启蒙教育,帮我省却了再次背诵的时间。可教师接下来需要理解的要求让我长叹一声,不得不无奈的又拾起这部当初让自我头痛至极的奇文怪字。可是,毕竟是年长了七岁,随着时间的流淌,我的人生阅历已早已大大超越了七年前的自我,对古文字也有了必须的理解本事,再加之是在假期,时间上更为充裕,重拾这部著作,不必如同当年那般囫囵吞枣。细细品味后,我开始渐渐明白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领略到那些三字短句的魅力所在,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对《三字经》所下的定义。这看似一个个短小精炼的语句,却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博古通今,字字含义深刻,句句深入人心,凝聚了古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精髓,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可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开学之后,在博通古文的胡教师的指引下又读《三字经》,更是有了不一样的惊喜,不一样的收获。读《三字经》,方知孔孟之练达睿智,历史之广博丰富,中华文化之深奥精微。“中不偏,庸不易”,“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上帝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成为璞玉的机会,可是,为何人与人之间竟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别,是社会不公吗?是先天注定的吗?不,我想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我们堕落、颓废的理由。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须得学会付出努力。像播种一般,仅有洒下汗水,辛勤付出,才能迎来收获成功的果实。如果今日的你不把握大好时光,不努力学习,却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自我的懒惰寻理由,整日怨天尤人,那么将来你注定一事无成。如果你愿意刻苦磨练自我,愿意为自我的明天努力付出,那你必须会苦尽甘来,上帝定会赐予你变为璞玉的机会。我们的明天就掌握在自我手中,相信今日的你定不会错失成为美玉的机会。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会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这是作为“人”所必须遵从的准则。父母给予了我们至深至纯的爱,从小到大,他们为我们操碎了心,我们一点一滴的提高都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牵绊着他们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孝顺父母,不心怀感恩。想想今日,有多少孩子以青春期、叛逆期作为借口,理直气壮地顶撞父母,与父母闹得不可开交。又有多少人不断为自我找寻借口,想着日后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眼前人,善待为我们无怨无悔付出的父母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流泪,错过了才道惋惜。
都说不一样的年龄段读《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的名著会有不一样的感慨,我想,读《三字经》也是如此吧。或许,再过十年,或是更久以后,我回头再来翻阅这幼儿时期开始的启蒙教育读本,从中得到的感悟又会是另一番境界了......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3
今天妈妈让我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进远“……这句话小朋友们都知道,这就是三字经的经典”台词“。
背诵三字经,是我们这学期刚开始的,可三字经的含义,谁又都能理解呢?他写的是人的善、恶、孝礼,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他一直告诉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亲近老师和同学,并且要不耻下问。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础。
赶快拿起《三字经》,相信你的收获比我更多哟!!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4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教师让我们读“三字经”,每一天放学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们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象唱歌一样的齐声朗读,对于“三字经”的资料没有太多的理解,此刻,再次听到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背诵“三字经”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们的样貌。
“三字经”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异常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两句话,使我深有感触、至今难忘。这个故事讲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迁住所,孟子不好好学习,母亲就割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来让孟子明白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像孟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我家楼上住了几个小朋友,对门邻居叫陈方仪,我们都学习钢琴,练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晚上我在看电视,这时响起了钢琴声,我明白陈方仪在练琴了,这鼓励我立刻也去练琴,我们相互影响,已经坚持学习了四年多了,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楼上的邻居叫朱熹,他上五年级了,跟谁都合得来,不管是上初中的大哥哥,还是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喜欢跟他玩儿,跟他在一齐,我学会了要和别人友好相处。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孟母择邻处的重要作用。
我像大海里的一只小船,“三字经”就像一个灯塔,它永远指引我行驶的方向。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5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學,壮而行,上致君,下领导”“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學习,不能耽误學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學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學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學。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學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學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學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學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學习,长大后悔莫及。學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學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學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學习“咖啡”的小才女。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6
从幼儿园开始,妈妈、爸爸和老师就让我不断地接触了不少国学经典,如:《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弟子规》、《三十六计》……
到现在我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这些经典的中华文化就像是最好的货币,陆续存入我这个大脑银行,伴随着我健康成长,从中受益。在所接触的国学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三字经》了。第一次见到它应该是从三岁多开始的,那时候我还小,什么也不懂,但是很乐意参加每天睡觉前的“亲子活动”——全家诵唱《三字经》!妈妈读一句,我就跟着读一句,爸爸背上句,我就接下句,只觉得像在读顺口溜一样,朗朗上口。有时我们读着读着,居然还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
那时我还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把《三字经》作为我的“训蒙”读本,只是有一天清早吃早餐的时候,我若有所悟地向全家宣布:“我会写‘曰’字啦!就是把‘日’字写胖一点就变成了‘曰’!”全家人先是一愣,过了一会儿,不禁一起哈哈大笑。再次拿起它是在小学的第一个寒假,班主任李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寒假作业——背诵《三字经》。因为脑海中有似曾相识的模糊印象,加上又学了拼音,所以我只利用二十几天的时间就全部背完了。
这一次,我的收获可真不小,不但比别人认识的生字多,还阅读了“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献之练字”等许多励志的故事,懂得了孝敬长辈、勤奋学习、从小立志的重要。到了今年三年级假期的一个傍晚,因为不满妈妈的严厉批评而闷闷不乐的我,不由自主地又在书柜里找到了它——我的良师益友《三字经》。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些亲切的字眼映入我的眼帘时,心里变得十分沉静,回想起自己的过错和长辈们为我付出的一切,终于体会到了妈妈的用心良苦。
现在,国学诵读已经成为了我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畅游在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海洋里,融入到古圣先贤仁义礼信的心灵中,我明白了这些经典就像春天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始终伴随着我的成长,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7
在暑假里,我做了一件错事,妈妈就让我看《三字经》,让我懂得多一些道理,不再做这些愚蠢的事情。一开始,我就想:“看这本书有什么用呀?”看了之后,我真的学到的了许多道理。比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从那以后,我就发奋起来,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做个没用的人。”还有这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意思是: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所以,我就又对自己说:“一定要勤劳,让自己活得更加真实。不要浪费时间,否则,就会后悔,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的。”
它虽然短小的篇幅,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非浅。每看一篇,我都会被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
中国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无可抹灭的,这为中国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8
我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山娃子,从小没有机会接触到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心中一直充满了期待和幻想。上学后第一次听老师读《三字经》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这本书告诉我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方面的知识。古人常说:“熟读三字经,便可以知天下事、通圣人礼”,对此我感触比较深。
《三字经》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比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要尊重兄长,会谦让他人。学会谦让说来容易,要做到却有些困难。
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让我对谦让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学校是个缺水比较严重的地方,平时喝的水都是我们早上用瓶子从家里背来的,因此水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很珍贵。记得一次上体育课后,同学们口喝了来教室喝水,同桌小科的水被他不小心全洒到地上。他当时急得大哭起来,转身向旁边的同学求助,大家虽然都表示同情,却没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那天我因为上厕所来晚了,小科看到我像见到救星一样,用恳求的语气问我:“能让我喝点水解解渴吗?我只喝一点就好!”看着瓶子里仅有的一点水,心想两个人喝真的是太少了。我刚想拒绝,看到小科在不停地抿着干干的嘴唇,又有点不忍心。正当我犹豫不决时,脑海中联想到三字经里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啊!我为什么不能向孔融一样把自己需要的东西谦让给别人?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可以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何乐不为呢。随后我和小科一起喝光了瓶里的水,虽意犹未尽但心里美滋滋的。
《三字经》是我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它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时刻指导着我,并将伴随我快乐成长!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19
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字经》里的“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一片段。它告诉我“成事贵在坚持!”“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一片段资料讲的是: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一个人光有才华还不够,还要有对自己梦想,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坚持才能取得胜利。正如梁灏一样,多次科举都未果。但是,他在没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并没有从此一跌不振,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是,重整旗鼓,再度参加科举,直到考中状元。正是他那份梦想的力量和那份坚定执著的精神,最终才有考中科举,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的场面。
梁灏的对梦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使我想起了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寻找适合做灯泡的材料时,一次一次地试验,一次一次地失败,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没找到适宜的材料。应对失败、挫折、他人的冷嘲热讽他仍不放弃,之后,找到了适宜的材料即钨丝做灯丝,成功发明了灯泡。让灯泡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爱迪生和梁灏一样,对梦想总是那样坚持追求。让我再度相信“成事贵在坚持!”
《三字经》里的“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这一片段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启示: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志愿,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去做,是务必会成功的。
有关三字经读后感篇20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三字经,我的读书感受是;书里主要讲了历史性的故事和道理。例如;百里负米,当我读到铁杵嚰成针的故事,让我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倒的事情。
我接着读到了宗学少年立志,故事中的宗学竟然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总结是;凡是勤奋向上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一定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