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读后感 >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清朝是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界线。今天,既让我认识了清朝的盛世,同时又认识到清朝与西方的差距。总之,看《中国通史故事——清》有感让我明白了许多。

清朝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第一个以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谁也沒想到他们将改写中国的历史,决定中国在未来几百年的命运。清朝当时是由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努尔哈赤在十三副兵甲起事,发动战争,后因病去世,由他儿子皇太极继承,皇太极即位后,面对宁远新败,满明对立,于是釆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把本族名称改为满族,昭告天下,登基为王,建立清王朝,取代了明朝,就这样,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迎来了它的时代。

由于清朝初期的统治者釆取了极端的统治政策,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后来认识到弊端,逐步改正。随着新行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兴起,许多国家由传统的手工业变为机械业。英国开始了他们的殖民侵略。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国力,军事,使中国与西方国家拉开差距。虎门销烟后,大大地减少了英国的输出,因此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64年八月,英国从香港北上,攻占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后进攻浙江,次年六月,英军进昊淞,攻占东炮台,英缓军想继到达长江口外,此时,清军已无力抵抗,被迫在南京与英国政府议约,签订了《南京条约》。近代以来,中国与侵略者签订的条约多达五百条,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清朝的建立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演变的历程,古代建筑(长城)让后人感叹不已,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从鸦片战争的教训中我们可知,落后就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殖民者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教训,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今天,看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通过鸦片战争,中国人必须要强大、坚持改革开放,要以鸦片战争为耻,让中华民族铭记历史。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篇2

闲暇之余,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此书是历史爱好者的良好入门读物,从婚姻到军事,从政治到科技,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读来受益匪浅,引人深思。自己本身对历史感兴趣,但仅存的那点历史知识荒废多年,《中国通史》使我又重燃了历史兴趣,趁着假期,游历了书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感触颇多。

中秋节,去看了人祖庙,国庆节期间又游览了太昊陵,跟随伏羲氏的脚步从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生存和繁衍,战胜大河的泛滥,融合不同的族群,迈着艰难的脚步,才发展成我们现在的国家。

从关西到豫东,从关中平原到华北平原,祖先在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脚印。工作地和家乡分处陕西和河南,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父亲”,一个美曰“中华民族的母亲”,每年都要沿着连霍高速在“父亲”和“母亲”之间走上几趟,不曾留意过沿途的风光,总觉得太过乏味,审美疲劳的黄土,普通甚至略显破败的村庄,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风光相差太远。然而,仔细品味,这一路,并非这么简单。沿途四个古都,西安(咸阳)、洛阳、开封、郑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国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宝鸡的周秦故地,中国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这是一条了不起的路线。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湾遗址、西安的半坡遗址、渑池的仰韶、偃师的二里头、郑州商城遗址,一连串的大遗址,在史学界都曾引起轰动。这是祖先走过的路,在这条线路中我们会清楚地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这段路程是丝绸之路的东线延伸,正是有了从长安向东的这条路,才使得向西的丝路走的更远。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东传与中国文明西渐均是由此路流转。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中国四大石窟,这段路程有其二。沿着这段路再向东,便是孔孟之乡,姜尚、管子、老子、庄子均是在这条线路上进行生长和活动,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布在这条线路上下,知道血脉从哪里来才会明白灵魂向哪里去。

伏羲生于天水葬于淮阳,连起了东西文化的土壤,夏从西向东统一散乱的部落,商从东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于西岐,从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从东方迁徙至关外的秦取代,起于东方的刘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随后历经几百年混战,一直到西方的关陇集团崛起建立隋唐,东方的赵氏又在混乱中建立宋朝,至此,东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历史基本演变为南北方的抗衡,北方的元被南方的明所破,生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清人入关又打破南方建立的大明,然后南方的革命志士又将最后一个王朝葬送,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新的篇章。

吕思勉在《通史》指出近代中国有两种潮流潜伏着,一曰南方势力的兴起,一曰全国皆兵制的恢复。“作历史的人,一定要认此为划时代的大转变,是毫无可疑的”,“在中国,受世界交通影响最早的是南部,和旧文化关系最浅的是南部,所以改革的源动力,全出于南方;南方始终代表着一个开明的势力”。这种判断,从近当代中国史的发展可以得到印证。然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如若北方能够解放思想,打破藩篱,则照样可以引领发展,在中国历史中独领风骚。

“民族是论文化的,不是论血统的”,吕思勉先生在《通史》中这样认识民族,实是高论。中国历史,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战争与和平之间交流融合,最终都接受了汉文化,当然,汉文化也不断对少数民族文化兼收并蓄,才形成了我们独特的中国文明,中国文明才有了永不断流的活水,成为了世界上未有间断的原生大国文明。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中国文明与西方的交融从陆路转入海上,逐步发展至天上、网上,文明的冲突也伴随着交流途径的转变,由内而外全面转移,一直持续到当今。

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强大自我,沿着祖先的脚步战胜困难,是一个新的命题。如何继承并发扬、丰富我们的文化,是每个中华子孙都应该思考的疑问。仔细想来,我们当下面临的困难,与我们祖先经历的生死存亡相比,并不足为惧,只要上下一心,我们依旧会像祖先一样披荆斩棘,浩浩前行。

在历史长河中,虽然我们个体如沧海一粟、如一叶扁舟,但正是我们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构成了我们以前的历史,也将构成以后的历史。不管有意无意,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都在书写历史,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职工作,多思古今,多虑国家,安心而行。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篇3

每一段历史都蕴涵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现在,让我们打开这个知识大宝库,去领悟隋唐时代中的道理吧!

隋唐时代,我认为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或懂得道理的有:隋炀帝、宇文化及、唐太宗。隋炀帝的故事有何道理?听一听吧:炀帝开运河、造凤船、乘龙舟游江南。在宫中沉湎于美色,吃酒吃肉,搜剐民脂,提高税收……但不久后,他就被部下宇文化及杀害。由此可见,快乐只是一时的,如果你只顾快乐,那么不久后,不祥的事就会降临。

第二位宇文化及杀炀帝时,说是为民除害,结果在他掠取大片土地之后,自己的为人还是像隋炀帝一样,终究还是成为了人民的祸害。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嘴上说得好,就是不去做,这就教育我们要说到做到。

唐太宗吸取隋王朝灭亡的教训,接纳贤能人才,虚心接受臣子的批评,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开创了“贞观之治”。 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是条很重要的道理。

历史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大宝库,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可以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增长见识。我喜欢历史。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篇4

最近,我到图书馆借了《中国通史》,它讲了很多朝代,其中,我觉得唐朝和明朝都很了不起,差不多都统治了三百多年。

还讲了其他朝代的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物故事,有文字,有图片,内容简短,通俗易懂,我喜欢看。

中国通史共有十本,是从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国古人类化石,又说了想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和尧舜禅让等史前神话故事。接下来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触最深的是残暴的商纣王和烽火戏诸侯。商纣王为了一个爱妃不理国家大事,还心胸狭窄,连别人为自己叹口气都要坐牢。还有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爱妃)笑一笑,就戏弄各个诸侯,让诸侯不相信他,最后还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讲了春秋、战国和秦国。春秋时期的宋襄公自称是个仁义之师,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厌诈,还屡次丢掉胜利的机会,说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胜。在春秋时期还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孙武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老子的《道德经》。春秋后是战国,秦魏楚燕赵齐韩七国展开了一场和长达254年的大战,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商鞅变法讲了商鞅在南门竖一根三长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抬到南门,就赏金10两,过了一会儿,又改成了赏金50两,有个汉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两,后来人们都相信官府,秦国就变强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过是汉代很三国。汉高祖刘邦能大败西楚霸王项羽,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要比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要比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要比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而我只是善用这些人。刘邦宽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吕雉却卑鄙狡诈,在刘邦死后擅自纂权,杀了刘邦的四个儿子,还立最无能的刘盈为太子。还有三国时代的董卓专制、曹操起兵、桃园结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

后面还有七本,讲的分别是隋、南北、晋、唐、宋、五代、辽、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讲了。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篇5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题目叫《中国通史》。

一打开《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见到这么一段话: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灵有了极大的震撼,心想:在古时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都等着我们后人去一一品读,把这文明传承下来,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可以把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了代呀!

《中国通史》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华夏起源文明开始——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统一——三国乱争——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两朝的大概的历史过程。 我认为《中国通史》这本书很好,它帮助我们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它可以帮助我们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从盘古开天辟地——明清两朝这段距离的整个历史过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

总之一句话《中国通史》这本书是一个历史的汇演!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篇6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中国通史》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大多是关于古代着名人物的事迹,和著名的一些战役及我们中国从以前到现在的发展与变化。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简略的介绍一下吧!

在这本书里,讲了三国时期、唐朝、晋代,其中我最喜欢三国时期的故事,里面有诸葛亮把司马懿险些烧死、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孔明借东风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孔明借东风,一次,曹操来犯东吴,大都督周瑜准备好了火船,想火烧曹军,可老天爷就像是在和周瑜作对,使周瑜的计划落空了,因为这个,周瑜生病了,他的下士鲁肃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来到了周瑜的床旁边,答应可以向老天爷借三天东南风,周瑜听后大喜,病一下子全好了,过了几天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大败曹操。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心里面感慨万分,想说一些话:《中国通史》这本书,写得非常好。里面的故事就像一座船,载着我们在知识的大海里畅游。这本书还是一座楼梯,可以让我们更快的走向成功。这本书更是一架崭新而又漂亮的飞机,载着我们在知识的蓝天中飞行。这些用处极大的知识,这不正是我们这新一代的青少年所需要的吗?

听了我的讲述,大家是不是心动了呢?那就快买来去看看吧!

关于中国通史读后感篇7

利用了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中国通史》这本书记载了从史前前史到战争前的清朝。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在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探索的历程。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可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已有33亿年之久是由黄帝统治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火是由北京猿人发现的。由西侯度村发明的西侯度文化。

紧跟着就是家天下时代的夏朝,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首领大禹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有奴隶制的社会。夏朝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历了471年,可以说如果没有夏朝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的文明历史。然后夏朝被商朝所灭,商人传说是帝尧之子的后代。

由汤建立的商朝经历了317代31王直至被周所灭,商出现了刑罚、监狱、农业、手工业,还有大量的青铜器物和早期货币,还发现了甲骨文,商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的位置。我知道后面就是周朝,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大变各时代和战国时期。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他历经了八百多年。而后东周六国涌现了很多人才,给中国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大文学家教育家孔子,老子等都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秦国、汉朝、东汉、三国时期、晋朝等历朝历代都有在推动着中华民族前进。

我知道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修建了万里长城、知道了刘邦建立了汉朝,还有杰出人才司马迁写的《史记》,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三国时期,也有许多杰出人才比如诸葛亮、司马懿、曹植、孔融等。还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宋朝诗人王安石、司马光、朱熹,书籍《宋词》。画家李松年。元朝是由蒙古人统治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清朝英雄郑成功,蒲松年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慈禧太后与洋人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硕大的北京城留给了外国人、洋鬼子还有战争,都是我们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的耻辱。从历史文明萌生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八国、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先以亚洲东部这块神奇的土地为舞台,演绎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我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一定好好学习,把五千年的文明发扬光大。

34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