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读后感 >

荷塘月色读后感

时间: 小兰2 读后感

  《荷塘月色》发表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了,这八十年它被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方式阅读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荷塘月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荷塘月色》读后感篇1:

  周末闲来无事,信手沾来一本散文集打发时光,刚好看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又细细品读了数遍。读罢又想起了这位诗人、散文家、学者,同时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的诸多往事,想起了中学时曾拜读过他的多篇散文,想起了前两年在扬州参观其故居时的点点滴滴。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人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他的故居就位于扬州市文昌中路南侧一条南北走向的窄窄的巷子里——安乐巷27号,大门坐西朝东。院落不大,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各个房间内摆放着他当年使用过的一些陈设。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离开扬州,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上大学时,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他毕业后先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出版了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因为他不吃美国救济面粉,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但这位民主战士没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二、写作背景

  该文写于1927年7月,原载于当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时间,数千人或被杀、或被捕、或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也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但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曾说“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朱自清此时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

  《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情下诞生的。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及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三、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1~3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7~8段)写“景色中人”(情)。三者之间的衔接十分妥贴。

  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荷塘的月色,而是说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自然地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的渴望了。作者在此时仍然没有开始着笔,而是在去的路上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触。“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才是真实的原本的他。在当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不是一两句话的事,因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或逼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趁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这个时候,“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作者由此笔锋一转,很自然的把读者引到了诗画一般的荷塘月色上来。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袅娜的”或“羞涩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一开始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总体上给人一种清新高贵的感觉。

  荷塘描写后,接下来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个“泻”字,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感来了,给人一种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调。“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给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接下来描写荷塘四面远远近近的景物。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展开。虽然作者对四周的远山、灯光、还有蝉声蛙声都进行了描写,但都是寥寥数笔,没有详述,可能是心情的原因吧。因为从作者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用了“采莲”的事来结束。从荷塘想起采莲,再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就这样,整篇文章在如诗如歌如画般的音调中落下了帷幕。

  四、艺术手法

  文章里成功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有鲜明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鸣来烘托四周的寂静;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更令人赞赏的是,作者还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作者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花香和光波)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地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听觉)具体化了。

  另外,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突出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些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五、诗情画意

  在写景中,作者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描写月的投影,同时又处处不忘荷塘,光影交错,月色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

  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杨柳树木,着墨较浓。而远山、灯光等随意点染,只有几笔勾勒。浓淡相间,勾勒出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充满了画意的设置。

  通过以上描述,大家可以看出全文就像是唯美工笔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荷塘月色图。但文章除了悦目的画意以外,还处处透露着一种赏心的诗情。笔者在此尝试用一首七言律诗来描绘该文的诗意,也藉此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杨柳婆娑芳草绿,

  山影朦胧薄雾轻。

  云淡风吹映圆月,

  树影斑驳水波清。

  婷婷荷叶花间立,

  蝉鸣蛙叫晚来听。

  哪管喧嚣与寂寞,

  吾塘胜景无限情。

  作者:朱艳清

  《荷塘月色》读后感篇2:

  世人皆爱荷,唯我独赏月。

  ——题记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自是极美的,可我更爱那静静流淌的涓涓月语……

  从古自今,月都是文人骚客的宠儿,而朱自清先生手下的月却别有一番味道。“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刚开始读时不免会感到遗憾,但转念一想,满则必损,这样反而恰到好处。淡淡的云给月笼上了一层面纱,神秘、朦胧。淡淡的月光如流水般轻泻于荷叶之上,若没有月的点缀,朱自清先生眼中的荷塘想必又是另一个模样吧。

  每当抬头望月,一片祥和之气。月从不与太阳争辉,也从不与星辰夺耀。千百年来,她只是默默地挂在天上,见证着一切,默默地,用她柔和的光线抚慰着我们。月,大概就是我们最可爱、最长久的友人吧。几十年前,她也曾这样安抚着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的心,赠与他那片刻宝贵的安宁,纵使,那只是昙花一现……

  漂泊异乡、身陷囹圄,在这无依无靠的时候,朱自清先生终究是念着家的。看着眼前的荷塘月色,他想起家乡江南来了。这正是江南采莲的好季节,与记忆中的热闹相比,更显寂寞。这倒印证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啊,望着那团圆的月亮,又怎不会深刻感受到远离家乡的苦楚?享受着那温和的月光,又怎不会想起亲人的爱抚?

  沉默,是月无声的言语,但那却是世间最美的情话……

  月虽无声胜有声。

  ——后记

  《荷塘月色》读后感篇3:

  今天,我阅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的文章,总给人一种美丽、宁静、自由的感觉,他笔下的荷花,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那是怎样一种美丽啊,细致到仿佛微隙空气里的灰尘粒子都写得一清二楚——似曾在梦中遇见,微风萧瑟,品一番月夜荷花。

  生活,还是需要一些情致的。在月圆之夜里,作者独自漫步在清华园,所见的景色,都是那么清雅别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倾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恬静的语言如梦如幻,一动一静,隐含着一种清丽的文学之美。难怪作者倾心于此,就是因为荷塘的沁人心脾吧。

  这样安静的夏夜里,听着蛙声蝉鸣此起彼伏,静赏一番荷花——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清华大学的僻静角落,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衬托,应情应景,且又是一番享受。

  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使人忘记忧愁。文中,我看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战争、硝烟、人民没有自由。在这样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作者朱自清用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对旧社会的反对和不满,却又在荷塘的美丽里忘记忧愁的心事,环境,真的可以静心呢。

  与作者一起赏花观月之时,我深深地陶醉了。合上书,此时此刻,对身边琐事的困窘、尴尬和懵懂全然消失,只有几近享受的感觉游离在心。仿佛繁华落败,观赏者却意犹未尽。

  睡了,却正与荷塘相见……

  山东泰安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六年级:穆丛丛

看过"荷塘月色读后感"的人还关注了:

1.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300字读后感

2.荷塘月色读书心得

3.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读后感

4.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

5.《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3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