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作文教案
内容摘要:
中国的唐诗宋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词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迁客骚人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载体。在苏轼之前,词一直被视为“小道”,多被用来描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以清丽婉约当行,长于比兴,虽词意含蓄,但境界狭小,风格纤弱。而苏轼,却突破了词的“艳科”的成见,扩大了词的写作题材,提升了词的艺术境界,丰富了词的创作风格,使语言更清新质朴,词遂成为“句读不葺之诗”。在词的发展史上划下了一条分界线。
中国的唐诗宋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宝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要是探讨词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能不谈到苏轼。宋词是宋代文学的骄傲,与唐诗并列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苏轼是文学史上的大作家,是北宋首屈一指的文豪,他的词作直接表现了他正直耿介的性格和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生活在北宋王朝由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他的一生饱经仕途坎坷浮沉:王安石变法,苏轼表示反对,随即出任杭州、密州、徐州等处地方官;又因写诗被指为“谤讪”朝政,在湖州被捕入狱,即所谓的“乌台诗案”;接着贬到黄州;哲宗时召回为翰林学士。绍圣初年,新党再度执政,苏轼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远徙昌化。苏轼的一生,深受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周瑜、陆赞等安邦治国的人物,渴望有所作为;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因而形成了苏轼特有的世界观——“既有慷慨用世之志,又有超然旷达之怀;既有‘济天下’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亦有‘独善其身’的对自已个体生命的珍惜之情”。①
苏轼由于政治上的挫折,宦海中的浮沉,又受庄子及禅宗影响较深,形成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博的知识修养,所以,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其词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方面面,都有新的突破。纵观苏轼一生,旷达乐观、热爱生活像一根红线,贯穿他曲折人生的始终,从而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创作追求,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文化旅程,树立了一座丰碑。
追求作文教案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
一位登山者说:“我登山是因为想看山顶的雪。”山顶的雪,牵引着每一个上山的人,只是每人都有自己选定的路径和方式。
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请你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确立人生目标,树立人生理想,用自己选定的方式和路径去实践去追求,其中必然有美好的价值、感人的经历和深刻的体验。作文时可着眼于追求的意义,可立足于追求的目标,也可从追求的过程入笔;可记叙亲身经历,可发表议论,还可以学习借鉴《<宽容>序言》等佳作的写法,通过虚构一个动人的故事,想象并展现追求理想的艰难过程和美妙结果。
[例文]
追求是幸福的
灵杰
追求一轮红日,便将强壮的身体化作了山峦去托起它;追求一个梦想,便将所有的心血化作了地平线上去迎接它;追求一种成功,便将自信的力量去化作风景去展现它。
追求者上路了,他头顶烈日脚踏黄土,让骄阳晒着黝黑的胸膛,让热浪夹着干燥的尘土,裹拥着向前走去,要走多远?不知道,要走多久?也不知道。
怀着那颗滚烫的心,浑身淌着坚毅的血,含着心中那个不灭的追求,他继续向前方走去。追求者走得沉着,走得坚定,走得执著,走得自信和勇敢。
追求者进入了戈壁,向沙漠走去,遇到一位老者,老者说:“年青人,别向前走了,前方有碎石,会磨破你的双脚。”追求者粲然一笑:“前方是我追求的目标,那里有我的理想,什么碎石,什么粗砂,就让他们磨破我的双脚吧!就让那淌下的一行血迹化成一粒粒的种子吧。待我找到甘泉,这里便是绿洲。”
他依旧不停息地向前走,依旧走得沉着、坚定、执著、自信、勇敢。可换来的仍是骄阳与热浪,追求者的双唇干裂了,脚磨肿了,他昏倒了,但在那依稀的视野中,他仿佛看到了绿洲,看到了希望,风沙对他说:“歇歇吧,胜利就在前方。”追求者说:“不!越是在最后,就越不能放松。只有坚持,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的胜利。”追求者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向绿洲爬去。
这便是追求者的生活方式,这便是生存者的生命轨迹,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才体会到一个真正追求者应该得到的,才体会到一个追求者的幸福。没有什么是可怕的,没有什么可以挡住我的道路。没有,什么都不能挡住追求的路!
你、我、我们,也在追求着各自的梦想,尽管我们的脚步还很稚嫩,我们的路还很漫长,但是,只要我们像那位追求者一样锲而不舍,勇敢跋涉,那么,你的一次次勇猛搏击,必会换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那时,我们就可以骄傲地说:我已用汗和泪甚至血构成了自己的完整人生,而且还拥有了最神圣,最珍贵的自信与尊严。
追求作文教案3:桃花源里可耕田?--谈《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追求
《桃花源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千字名篇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他所极力描绘的是田园生活中宁静、美好的一面。你看:"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一切都极琐碎,极平常,然而又极亲切,极真实。浮现于我们眼前的,俨然一幅"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牧歌式田园风光。这里没有喧闹,没有斗争,没有灾难和不平。人们不禁会问,这一切难道是真实的吗?
根据史书的记载,陶渊明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政治矛盾异常尖锐,社会生活动荡不宁的时代。一方面是"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宋书·武帝纪》),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著名的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就发生在隆安三年(399)。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又争权夺利,连年征战。先是王恭、殷仲堪与王国宝的兵祸连结,接着又是桓玄、刘毅等的连年火并。陶渊明生活的江州,地当荆、扬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史称"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乃至男不被养,女无匹对",到处是一派残破景象。陶渊明不去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而去极力描绘牧歌般的田园生活,难道这可以说是真实的吗?我以为仍然是真实的。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一种追求,一种理想,一种与黑暗现实截然对立的价值观念。陶渊明作为一个田园诗人,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是"理想的"而不是"写实的"。他在这里描绘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而不是当时农村的实际景象。说它真实,指的是理想和这种对理想的追求是真实的。
那么,《桃花源记》中的"现实"究竟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呢?
首先,《桃花源记》表现了诗人希望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不要纲纪朝规、名教礼法的公天下的理想大同时代。陶公在《桃花源记》中向我们描绘了"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取消了朝代,当然也就没有了你死我活的纷争,没有了战争。"秋熟靡王税",这是否认了政权,陶渊明简直成了"共产主义者"了。请看陈寅恪先生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桃花源记》为描写当时坞壁之生活,而加以理想化者,并非无根据之文也……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无君臣、官长、尊卑、名分之制度,王介甫《桃源行》’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深得其旨。盖此文乃是自然而非名教之作品,借以表示其不与刘寄奴新政权合作之意也。"不管陶渊明的理想来自何处,他笔下的"准共产主义"却是无法抹去的事实。在我看来陶渊明的否定君权很大胆,这是他的祖师爷们所不敢的。不过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乱"与"篡"使他对君权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忠"晋"使他不屑于承认其他的野心家。不过,陶渊明最终还是无法超脱,只不过由现实遁入精神的追求而已。
其次,陶公在这篇千字文中还表现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及儒家的"制民以产免于饥寒"的王道理想。"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安其居者也;"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者也。我最近在《文汇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说"龙兴武先生在近期出版的《学术月刊》著文说:"陶公笔下的桃花源不是虚无缥缈,它的原型是湖南湘西武陵苗族古代村落。"但我以为陶渊明描绘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而不完全是当时农村的实际景象。